『常用便方』内科: 治黄疸便方系列
治黄疸便方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证的一种疾患,其中尤以目睛黄染为主要特征。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变、胆道疾患、溶血性黄疽、钩端螺旋体病等。方1【组成】葱白30 克、新鲜车前草叶45 克、粳米适量。【用法】将葱白、鲜车前草叶洗净切碎,水煎去渣,放入粳米煮为稀粥,早晚各服:次。【主治】阳黄,证见身黄如桔色,目睛亦黄,发热口渴,溲如茶色,呕恶纳差,腹胀胁痛,便秘,苔黄腻,脉弦数。方2【组成】威灵仙30 克、鸡蛋1 个、米醋少许。【用法】共用水煮半小时,去渣及蛋壳,调入米醋10 毫升,连汤服。【主治】阳黄,湿重于热,头重身困,胸院痞满,腹胀便渡,身目黄而欠鲜明,舌苔厚腻微黄,脉象弦滑或孺缓。方3【组成】大田螺10~20 只、黄酒半小杯。【用法】田螺洗净取出螺肉加入黄酒拌和炖熟,饮汤。每日1 次。【主治】湿热黄疸(阳黄),小便不利。【组成】蟹、黄酒适量。【用法】蟹锻存性研未,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 丸,自开水送下,每日2 次。【主治】湿热黄疸。方5【组成】淡竹叶30 克、白酒500 毫升。【用法】淡竹叶洗净剪短,放入纱布袋扎紧口入酒浸泡,密封3 天即成。酌量饮服。【主治】黄疸,小便黄赤不利。方6【组成】绿茶0.5~1 克、鲜白茅根50~100 克或干品25~50 克、鲜车前草150 克或干品75 克。【用法】白茅根、车前草加水300 毫升,煮沸10 分钟,加绿茶,分2次服。日服1 剂。【主治】湿热黄疽。方7【组成】丝瓜根5 棵、黄酒60 毫升。【用法】丝瓜根洗净切细捣烂,用水一大碗煎八分去渣候温,用黄酒冲服。【主治】黄疸,身目黄如金色。方8【组成】秦艽40 克、酒250 毫升。【用法】以酒浸3~5 日,每日1~2 次,每次1 小盅饮服。【主治】黄疸。方9【组成】猪胆1 个,白酒适量。【用法】将新鲜猎胆汁,冲入1 杯白酒内,每日3 次,每次空心温饮1~2 口。每日1 个猪胆,5 日为一个疗程。【主治】阳黄。方10【组成】生姜、鲜茵陈各适量。【用法】共捣烂取汁服,每日2~3 次。【主治】阳黄。方11【组成】干姜、白芥子各适量。【用法】共研细未,贮瓶备用。每取药未适量加温开水调如膏状敷脐孔,上盖纱布,胶布固定,口中觉有辣味时除去。每天1 次,10 次为一疗程。【主治】阴黄,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炯熏,纳少院闷,腹胀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腻,脉孺缓。方12【组成】茵陈60 克,附子、干姜各30 克。【用法】共研细未炒热,填满脐孔,取剩余部分布包裹干脐上,外用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 次。病愈停药。【主治】阴黄。方13【组成】茵陈15 克、干姜6 克、红糖适量。【用法】先煎茵陈、干姜,去渣取汁,溶入红糖代茶饮。【主治】阴黄。方14【组成】生姜、半夏各适量。【用法】水煎去渣,分服。【主治】阴黄兼见干呕者。方15【组成】炮姜、附子、茵陈各3 克。【用法】水煎服。【主治】阴黄冷汗不止。方16【组成】生姜适量。【用法】偎熟去皮,捣烂取汁,入麻油少许,点两眼大小眼角。【主治】伤寒五六日周身发黄。方17【组成】绿茶1~3 克、食醋15 毫升。【用法】同置杯中加开水300 毫升浸泡5 分钟,分3 次服,日服1 剂。【主治】黄疸。方18【组成】茶叶120 克、黑矾120 克。【用法】共研细末,枣肉为丸,每丸重9 克,每日服1 次,每次服3 丸。【主治】周身黄疸。方19【组成】鸡蛋1 个、米醋60 毫升。【用法】鸡蛋连壳烧炭存性,研未,用米醋调匀,顿服,每日1 次。【主治】黄疸。方20【组成】紫皮大蒜3~5 枚,益肝散(青黛4 份,甜瓜蒂2 份,冰片1克,茵陈末0.5 克)。【用法】共捣如泥,放玻璃器皿内,倒扣于上臂三角肌上端皮肤上,绷带固定,24 小时取下,皮肤上出现水泡。常规消毒后将水泡中液体用无茵注射器吸出,涂上1%龙胆紫,加盖消毒敷料保护,胶布固定,一般3~5 天愈合。每2~3 周治疗1 次,每3 次为一疗程。左右臂交替敷贴,一般不超过2个疗程。每次应偏离上次瘢痕。一般治疗3 次,未满3 次而肝功恢复正常者应停止治疗。【主治】急黄、阳黄。【说明】急黄,指黄疽发病急骤,其色迅速加深如金,高热烦渴,神昏谵语,胁痛腹满,或见则血、便血,肌肤瘀斑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