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书画家——郑柏林
郑柏林,号牛耶,1961年生,副研究员,中国艺术节基金会艺术委员会委员,动物画家。他以独特的技法,表现草原动物及牧民生活,作品清新、自然,灵动,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艺术感染力,其动物画作品独树一帜。出版有(牛的画法)、(郑柏林画牛)、(郑柏林作品选)、郑柏林画集)等画册,2012年8月,作品(孺子牛)参加文化部在伦敦举办的“中国艺术展”。2015年作品由中国新闻社海外华文媒体平台,向海外华人华商区全面展示。现居北京。
画牛话牛
在几千年的人类社会文明中,牛为人们的生活贡献了一切。它勤劳朴实的性情,甘于奉献的品格,忍辱负重的气量,坚韧不拔的毅力,是人生的楷模,它吃的是草,挤的是奶。郭沫若先生曾将牛赞美为国兽,牛是人们喜爱和崇尚的动物。
记得小时候,生产队养了十几头牛,两三匹马,两三头驴。牛吃的草料最粗糙,干的活却最繁重。田间的耕种,运送粪土,将收获的庄稼运到场院等都要靠十几头牛不停地劳作。毛驴只是干些零活,几匹马多是跑长途,为生产队挣些外快。
有时听到远处传来驾驾驾、吁吁吁的吆呵声,知道那是姥爷赶着牛车过来了,父亲总是说:啥样的牲畜都会让他使坏了,因为姥爷不停地、无意的吆呵声,牛也就听而不闻不理会了。
那时家里吃的米面都是靠我们这些十来岁的孩子牵着毛驴驮上粮食到外村去磨面、搓米,有一次,饲养处里的毛驴都去干活了,我和一个小伙伴只好各牵着一头牛去外村磨面,听大人说:牛背是活动的,不好驮东西,那个小伙伴胆子大,骑上了驮着粮食的牛背,这让他尝到了从牛背上掉下来的滋味。农村的孩子放学回家都要干各种农活,可是包产到户最需要劳力的时候,我却去外面读书了,记得放假回家,看到家里养了一头公牛,那块头真是魁武、壮实,太强健了。一天父亲赶着它在稻田里耕地,快黄昏了还没收工,这头公牛一气之下将父亲撞倒在泥水里,顿时父亲脸上失去了血色,是不远处干活的人把父亲搀扶到家里。真应了李可染先生在题画牛中的一句话:“牛性温驯,时亦强犟。”牛要是发起威来,是无人能阻挡的。
在中国画中,先人们留下了很多画牛的作品。黄胄先生在画牛题跋中写道:“古代画牛者甚多,现在传世作品如(五牛图),宋人(牧牛图)、(百牛图),到明代常见专门工画牛者,清代即不多见,工于牛者竞一人皆无,尤其工笔无人问津,待有志者下工夫创造新风。” 我九八年临摹了一些刘奎龄先生的作品,中国动物画自刘先生才有了生气和灵动,我认为他是中国画动物之爷,他的儿子刘继先生同样开创了动物画新风。临摹了两个月,我想能不能借鉴刘先生的画法,进行自己的创作呢,我就试着画虎,但是画虎不容易搜集素材,我又想到了牛,那时候农村还有少量的牛,我骑上自行车到山村寻找创作素材-牛,机械化的发展削弱了牛的作用,基本上见到的都是奶牛,偶尔看到耕地或拉车的黄牛,就像见到宝贝一样。后来朋友带我到内蒙古大草原,看到了一群群,一片片的牛,它们在一起嬉戏或吃草,没有了在农村的劳累和牛棚里的呆滞,具有了动物的天生活泼和灵动,皮毛也更丰富,为我的创作提供了不断的源泉。
十几年画牛,从开始探索尝试,到现在的注重用笔用墨,熟练地控制和运用水在生宣纸上的游动,在构图上努力组织各种牛的动作神态,充分体现牛的自然天性,在皮毛的处理上,将繁索的纹理借助水在宣纸上自然变化,减少笔墨的雕琢痕迹,使画面既有牛的皮毛质感,又有中国画的笔墨韵味,走出了自己以形写神的独特创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