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7】背诵如同“搭积木”

一切有方法,学习有方法,背诵一样有方法。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应该说我也不掌握。但当我的孩子面临背诵困境的时候,我站出来对孩子说:你若还没找到更好的方法,不妨先用老爸的方法,总比没有方法死记硬背要强吧。孩子想了想,点了点头。此处无掌声,但听“敲黑板”的声响——究竟该咋背呢?
网友面前,都是学生。班门弄斧,大家别笑。其实我的所谓方法就是学会在脑海中虚拟记忆脚手架,即:先绘出便于记忆整体架构的思维导图,然后顺着大小分叉,像搭积木一样背诵出完整内容。只要脑中有图,别说顺着背,跳着背、倒着背都不成问题。下面,以今天辅导孩子背诵的刚在课堂上学过的《秋天的雨》为例,作一说明。
第一遍速览,掌握全文结构和总体逻辑,进而将每一部分再作肢解细分,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拓扑状记忆导图,每个基本记忆单元就像一个小积木,大的记忆单元就像大积木。如该文虽分为五个自然段,但可以概括为:第一段是中心图(或房顶)——钥匙似的雨,打开秋天门,正所谓一层秋雨一层凉。第二段是视觉分叉一(或柱子)——雨的颜色,其中细分为银杏黄、枫叶红、田野金黄、橘柿橙红、菊花仙子五彩缤纷五个分支(或砖头)。第三段是嗅觉分叉二——雨的气味,其中细分为梨香、菠萝甜、苹果味、橘子味四个分支。第四段是听觉分叉三——雨的声音,其中细分为喜鹊、松鼠、青蛙、松柏、杨树、柳树闻秋而动六个分支,外加第五段附赠收尾的两首歌。至此,结构梳理完毕。后面的背诵工作就简单了。第二遍精读,在记忆每一句的同时为导图丰富色彩和线条,可先易后难;第三遍组装,像搭积木一样,先逐个分支记忆,再整段整篇背诵;第四遍复查,针对精背中多次记错的地方重点纠正。完活。
另外特别巧合的是,孩子正在读的英语课本里,Lesson11有一段两个孩子的对话说:When is your birthday? It's on July 4th. When were you born? I was born on June 1st. 居然跟他同桌与他的情况完全吻合:一个是美国独立日,一个是国际儿童节。无巧不成书,因巧成课文。在相对头疼的背诵之余,这个小插曲还是蛮有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