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美国军火业的发迹史,卖军火卖成世界霸主!

美国的军火出口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此前主要以内销自用为主。军火贸易的巨额利润让美国人大开眼界,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美国商人参与其间,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军火生产。一时间,美国军火商们不问青红皂白,不论“协约国”还是“同盟国”,不管侵略者还是被侵略者,谁要军火就卖给谁。

美国成为二战盟军军火主要供应者

德国曾一再警告美国不许向协约国提供军火物质,但要钱不要命的美国军火商根本不听警告。1915年2月4日,德国宣布对英国诸岛实行潜艇封锁,扬言“对所有敌舰将不经警告就被击沉,甚至包括中立国的船只在内”。利欲熏心的美国军火商不肯就此作罢,满载军火的商船依然穿梭往来不断。5月7日,英国邮轮“露西塔尼亚”号被德军潜艇击沉后,美国军火商也没有停止他们的军火贸易。德军原本不想得罪美国,所以一直不肯对美国商船下手。1917年2月3日,德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又将美国的荷萨德尼克号商船击沉。在利益的驱动下,美国军火商并不引以为戒,反而铤而走险,继续向交战各国出售军火物质。直到3月18日德军潜艇再次炮击美国商船,将三艘美国商船击沉后,美国军火商才有所收敛。但自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宣战后,美国商船得到海军的保护,美国的军火商又开始活跃起来。

每小时就能生产一架轰炸机

美国的军火业崛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二次世界大战较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加规模空前,先后参战的国家和地区达61个,20多亿人口卷入了这场战争,其中参战军队达1.1亿人。一战军费开支共为2080亿美元,二战则高达13520亿美元,是一战的6倍多。巨额军费开支的背后是巨大的军火消耗量。对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已经尝到甜头的美国军火厂商们来说,这更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珍珠港事件”前,美国以中立国的身份向交战各国出售军火物质。1941年12月美国宣布参战后,罗斯福总统号召全国一切力量支持盟军对德意日法西斯作战。

自从罗斯福提出要把美国发展成为世界上“民主国家的兵工厂”后,美国的军火生产迅速扩大起来。无数民用工厂改装为生产军需物资的工厂。从巨大的集团工业到乡村的简易车间,一切可用的厂房和机器设备都转向军工生产。汽车工业几乎全都改为制造飞机、坦克、卡车、吉普车,其他轻工企业则制造机关枪、步枪、雷管、炮弹,化工企业则生产炸药和TNT。日夜运转的生产线吸纳了更多的就业者,失业人数从1940年的900万下降到1944年的67万,而这67万人大多是因极特殊的条件限制不能工作的。

二战美军机库

不仅如此,兵工场还吸纳了大量中学生和原已退休的老工人。“新政”未能消灭的经济萧条,在战争中被彻底根除,未能充分使用的资源和人力都得到了适当的利用。各兵工企业通过使用新的制造技术,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发展到后来,凯撒工业集团在加里福尼亚的瑞池曼德造船厂每天可建造一艘自由舰,福特公司在密歇根红河的飞机制造厂平均每小时就可生产一架B-24轰炸机。从1940年7月至1945年7月,美国总共生产了29.66万余架飞机、7万多艘战舰、八万多辆坦克。二战结束时美国的军火出口几乎占了全球的一半。1943年美国军工业产值达375亿美元,接近苏联(39亿美元)、德国(138亿美元)和英国(111亿美元)三国军工业产值之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