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6-13)

孔子认为,儒有“君子儒”和“小人儒”,一个人应该做“君子儒”而不能做“小人儒”,努力成为地位高贵、通晓礼法,具有理想人格的人,而不是成为地位低贱、不通礼仪、品格平庸的人。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注释】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后亦称卜子夏,春秋末晋国温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小孔子44岁,孔门十哲之一。
女:汝,你,指子夏。
君子、小人:君子指有修养的人,小人则相反。这里君子指立志造福天下苍生的人,小人是只顾成就自己的人。
儒:一种行业。
【译文】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之儒,不要做小人之儒。”
孔子以前,“儒”属于一种行业。自孔子广收弟子开始,逐渐创立儒家学派,形成儒家学说。本章所论“儒”当作为一种行业。同一行业,往往会因人品高下、志趣大小而有君子、小人之别,孔子设教的目的是希望弟子成为儒中君子,而不应成为儒中小人。
什么是君子儒?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大学》所论“八目”,正是学儒之人的必修课。物由心生,格物、致知、诚意,都是为了正心,正心的目的则是为了修身,身修则能家齐,家齐而推动国治、天下平。君子儒就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而学,以利天下人为己任,完全彻底放下一己私利,既让自己修身明德,又助天下人修身明德,进而带动天下人一同成就仁德圣贤之道,就能实现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什么是小人儒?小人儒就是求学、好学皆是为己,其格物、致知、诚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是为了自己正心、修身,再前进一步,即使真正做到踏踏实实正心、修身,至多也只是达到齐家的层面,心中没有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境界。
如何成就君子儒?关键在于好学。学什么?学礼。礼是圣人仁德的自然流露,不是圣人故意编造出来专门约束他人的行为规范。所以,学儒即是学礼。如何学?先从形式上入手,从外在的行为表现学起,逐渐养成习惯,习惯即成自然,外在的礼仪渐渐转化为内心的自觉。当一切言行都自觉服从礼的规范,一个人便从模仿圣人逐步成长为具备圣贤仁德的人,这就是“克己复礼”,这就叫“仁”。具备圣贤仁德的儒就是君子儒。
一个人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甚至沉溺于典籍而游离于世道,或专求于训诂而忽视于义理,即使学问做得再深、文章写得再好、学理讲得再透,也难以担当为政的重任。这与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相去甚远,定为孔子所不容。
子夏擅长文学,有如冉求擅长于政事且着力于技艺,孔子曾提醒冉求要在“道”上用功一样,本章孔子也意在提醒子夏,不能只在文学上发力,而是要树立正确的学儒目标,在“道”上有所建树,将儒家学说作为教育自己的手段、引导他人的方式、治国理政的方略,真正“为君子儒”而不是“为小人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