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犁牛之子骍且角(6-6)

孔子认为,用人不能只一味强调、重视人的出身,而是要看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和突出的才干。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就应该受到重用,也一定会受到重用。
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注释】
谓:评论、评价。
犁牛:即耕牛。
骍(xīng)且角:祭祀用的牛,毛色为红,角长得端正。骍,红色。
用:用于祭祀。
山川:山川之神。这里比喻上层统治者。
其舍诸:其,有“怎么会”的意思。舍,舍弃。诸,“之于”二字的合音。
【译文】
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论语·雍也》开篇,冉雍被孔子称赞为“可使南面”。而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冉雍的父亲地位低贱,冉雍可能因为自己的出身而感到自卑。孔子以耕牛产下的小牛作比喻,以教育冉雍不要自卑。
《朱子集注》引“范氏曰:以瞽瞍(gǔ sǒu)为父而有舜,以鲧为父而有禹。古之圣贤,不系于世类,尚矣。子能改父之过,变恶以为美,则可谓孝矣。”舜是人们公认的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排在首位。“瞽”即眼睛瞎。舜的父亲并非真正的眼瞎,而是看不清是非善恶,和眼瞎没什么两样。舜的父亲娶了继母,并且和继母一起合谋害舜,是典型的“不仁”。但是舜仍然保持对父母的“孝”,最后称颂于乡里,进而感动了“尧”而将帝位禅让给舜。鲧是禹的父亲,治理江河时一味采用“堵”的方法,劳民伤财而水患得不到治理。大禹继承父业,不以围堵而以疏通之法治水,最后取得成功。由此证明“古之圣贤,不系于世类”,圣贤没有世袭也无法世袭,并非父母是圣贤,儿子才能是圣贤。父母是圣贤,儿子也未必是圣贤;更没有天生的圣贤,都是自己修炼得来。
有人认为,“犁牛”也有用来指代杂毛牛。耕牛肯定不能做祭品用,杂毛牛更不能用作祭品。 “犁牛之子骍且角”,完全满足作为祭品的条件,山川之神肯定会接受。孔子认为,即使父亲有恶,也不会影响儿子行善。冉雍是一个贤德之人,“可使南面”,应该被当世任用。
孔子所说的“犁牛”并非狭隘地指代冉雍的父亲,而是泛指所有人。任何时代都需要经世治国之才,“仲弓可使南面”,就是难得的治国良才。而春秋时代一直沿用世袭制度,有其父必有其子、子承父业是根深蒂固的观念。孔子并不赞成这种制度,认为治国安邦必须以选贤任能为首要,不能只看祖宗八代是否居于高官要职,而要准确把握本人是否拥有贤德才华,真正做到选贤任能,唯德才并举,唯德才是举。
孔子以犁牛之子譬喻用人之道,反映了儒家举荐贤才的思想和反对任人唯亲的主张,既是给当时统治者提出的一个治国劝诫,又是给后世留下的一剂治世良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