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的大师(15)-米勒与巴比松画派

让·弗朗索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

巴比松画派(Barbizon school)是指一群活动于1830至1880年间,在邻近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镇的法国风景画家,他们形成了一个非正式的流派,或者说是艺术家群体。他们是第一批直接对照自然写生的画家,而不是在画室中创作风景画。这种创作态度和他们的对于田园风光和人物的真实写照影响了印象主义的画风。巴比松画派的领袖人物是西奥多·卢梭(Théodore Rousseau,1812-1867)和查理·法兰斯瓦·杜比尼(Charles Franois Daubigny,1817-1878)。有些画家虽然也与他们交往,但绘画风格却不相同,如卡米耶·柯罗(Camille Corot,1796-1875),他的风景少一些真实却弥漫着光影;弗朗西斯·米勒(Fran-ois Millet,1814-1875)对生活在这里的农民的兴趣远大于田园本身。

米勒油画《拾穗 者》

CCTV记录片

世界名画(15)华丽的大师-米勒与巴比松画派

让·弗朗索瓦·米勒 Jean-Francois Millet 〔1814-1875年〕,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他出身于农民世家,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天才,受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

巴比松画派米勒油画作品赏析《晚祷》﹝The Angelus﹞1857 ~ 1859 年,油彩画布,55.5 x 66 公分奥塞美术馆,巴黎,法国

让-弗朗索瓦·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画室里的同学都瞧不起米勒,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老师也看不惯米勒,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实在厌恶巴黎,说这个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当他走进卢浮宫的大厅时惊喜地说:“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播种者》﹝The Sower﹞1850 ~ 1851 年,油彩画布,102 x 82 公分波士顿美术馆,美国

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穷困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米勒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有一次米勒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使他伤透了心。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春》﹝Spring﹞1868 ~ 1873 年,油彩画布,86 x 111 公分奥塞美术馆,巴黎,法国

从靠卖画艰难地糊口开始,贬笔洛可可风格的香艳绘画,这期间,无疑也给米勒的艺术生涯打下饱含凄凉、辛酸而又扎实的艺术功底。直至画家寄居枫丹白露的巴比松村,用写实的乡村风景画,开启法国巴比松派(Barbizon School),绘出了乡村中的树木、田野,以及劳动者的敦厚、朴实,使世人被画家笔下乡村中的优雅而感动,被画家神来的油墨表现所折服。

《牧羊女》布面油画 81×101厘米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18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米勒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这时米勒已35岁。在巴比松村米勒结识了柯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米勒一住就是27年之久。

《种植马铃薯者》 1861年

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米勒的生活异常困苦,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米勒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

《农民插入嫁接树》

米勒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 。以后相继创作了《拾穗者》和《晚钟》等名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