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鲍遗风︱「诗卷」吟来不作英雄泪,犹望荒山霸气吞
旧籍中的管鲍遗风︱「诗卷」吟来不作英雄泪,犹望荒山霸气吞
▲题管仲父墓道
○王三阳
颍水萦纡映酒尊,
一匡旧事已招魂。
瞑烟断碣空依柳,
野树飞鸭半是村。
今古几人追鲍叔,
品题芳草怨王孙。
吟来不作英雄泪,
犹望荒山霸气吞。
注释
王三阳,晋江县人。由进士,万历十六年任颍上县知县。旧志说他优礼学校,肆力风骚。升工部主事。
网上有信息显示,晋江市灵源街道大山后村新街仔边,有缺角进士衙,是一座明代进士的古大厝,乡民称之为“缺角进士衙”,又称“父子进士衙”。厝主王三阳,原名王华源,字乾开,生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王三阳于明隆庆庚午第九名中进士,任刑部观政知,授浙江嘉兴府嘉善县知县、江南凤阳府颍州颍上县知县;壬辰年(公元1592)升南京工部水司主事。其子王寅撰,于明万历乙酉科二十三名中进士。
堂堂进士衙,为何有缺角之说呢?这要从古厝主人王三阳的为人说起。王三阳中进士后,明万历皇帝得知进士的故居极其简陋,其宗祠亦因缺乏资金而迟迟未建成,旋即下旨济资御赐重建其故居和宗祠。王三阳故居重建于公元1585年前后,按规模需征用邻居某寡妇的房地。可是,王三阳不仗其为官权势而强行侵占,而是把故居厅堂的厢房减少盖一间,留住了寡妇的住宅。这样,建成的进士府第就缺了一角,乡里人都叫“缺角进士衙”,还保存到现在。而王三阳那不欺压穷苦人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过管子废祠有感
○钱讷
吾怀管敬仲,
今古称人豪。
佐桓成一匡,
主尊名亦高。
悠悠古颍水,
夙产多俊髦。
斯人不可作,
壮业随烟销。
荒哉一抔土,
四顾何萧骚。
千年俎豆虚,
穹碑没蓬蒿。
寄言后起者,
何当荐一毛。
注释
钱讷,苏州常熟人。由举人,顺治十年任颍上县儒学教谕。旧志说他温良简易,可敬可亲。斤正文课而士之所宗,修理学宫而风气生色。平居讷讷不出口语,及文章道义,沛然若决江河。十年一廨,敝苇遮门,有古人风。
▲管祠怀古
○姚熙臣
千秋霸业随水流,
颍上争传仲父名。
宿草久荒遗碣在,
新祠又见劫灰平。
叔牙风远存知己,
甘里烟销吊故城。
几度凭高增浩叹,
断云残月起秋声。
注释
姚熙臣,贵池人。顺治九年任颍上县儒学训导。旧志说他真率安恬,行言不苟;开讲课艺,授业盈门,大咸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