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为什么被称为“第二任父母”?|优秀老师必备的四大心理特质
你这辈子,遇到过好老师吗?
面对一群被定义为“问题儿童”,让人头疼的“野”孩子们,体罚是唯一的约束方法吗?
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男主马修却不这样认为,在他看来,辅育院的体罚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让孩子们更加叛逆。
从此,马修便开始了孤独的“改变之路”:
犯了错的孩子,被马修悄悄掩护,尽量不让他们去接受简单粗暴的体罚;
在孩子们偷了他的乐谱时,他没有陷入愤怒,而是发现了他们的兴趣所在;
在校长命令孩子终止“合唱团”的时候,马修为了让孩子们得到改变,将“合唱团”转为暗中练习......
虽然马修最终还是离开了孩子们,但他带来的温暖,却在悄悄地改变着孩子们的命运。
遇见一位好的老师,真的可以改变很多学生的人生。
“让我对讨厌的学科产生兴趣。”
“让自卑的我变得越来越自信。”
“虽然我是学渣,但还是很期待听他的每一次课。”
“勇敢、责任、毅力、体谅……从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太多好习惯,可以践行终身。”
为什么一位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力这么大呢?
因为在教育中,他们有这样四个心理特质:
1
顺应心理
并不是要事事都顺着孩子,就是“以退为进”的教育方法。顺应心理是先理解和肯定孩子,然后在孩子感到开心的基础上,提出建议,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在《放牛班的春天》中,我们会发现,校长事实的体罚和恐吓,对学生的教育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反而把学生推到了老师的对立面,让学生更加热衷于和老师“斗智斗勇”。
具有顺应心理的老师,会让孩子从心里接受自己,并愿意听自己的建议。他们不会把自己固定在老师这个位置上,用高姿态去批评、说教孩子,他们更具有同理心,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2
赞赏心理
罗尔斯很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上小学的时候经常逃学、打架。在一次逃学中,校长皮尔保罗抓住了他,令人意外的是,校长没有批评和惩罚他,反而由衷地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这句话让小罗尔斯的心里一震,从此,“纽约州州长”成了他的目标,终于在51岁时,他成为了真正的纽约州州长。
“赞赏”如同是激发孩子信心的阿拉丁神灯,会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美国心理学之父的威廉·詹姆士有一句名言:“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这也就是典型的罗森塔尔效应,当我们对孩子有积极的回应和态度时,孩子对自己的态度便也会发生改变。
有赞赏心理的老师善于表扬学生,振奋孩子的内心,从而改变孩子的命运。
3
接纳心理
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孔子说:“有教无类。”
就如比尔盖茨所说的改变了自己生命的老师Blanche Caffiere.
比尔盖茨是在四年级的时候遇到Blanche Caffiere老师的,那个时候,比尔盖茨有很多的缺点,比如邋遢、书写很差。但是在学校图书馆工作的Blanche Caffiere却接纳了比尔盖茨的这些缺点。
她认真听比尔盖茨天真的话,还会花时间和比尔盖茨交流读书后的感悟,这让比尔盖茨从自己的缺点中走了出来,变得更加优秀。
在孔老夫子的眼里,不管是智者还是愚者,都是可以通过教育消除差别的。
在有接纳心理的老师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他们不会随便给孩子下定义,或给孩子一个固定的角色。 每个人都有缺点,但缺点却不一定是坏的,用平和的心态接纳它,和缺点相伴的优点便会显现出来。
4
“无为”心理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在书里强调,无论管理还是教育,其实选择助推方式是最能事半功倍,而助推就是无为的最高境界。“助推”不是强势改变他人的心理与行为习惯,而是通过对他人心理的研究,顺势推出相应的政策引导他人。
陶行知先生的“四颗糖”便有这样的效果:
身为校长的陶行知先生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时,便把他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在外了解情况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男孩没有等来劈头盖脸的批评,而是得到了一颗糖,是陶行知对他先到办公室的奖励;
紧接着,男孩又得到了第二颗糖,这是陶行知对他及时停止打架的奖励;
在男孩的疑惑中,他又得到了第三颗糖,陶行知说:“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
这时,得到肯定的男孩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打架。”
就这样,男孩又得到了第四颗糖的奖励。
比起说教和惩罚,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也更容易改变孩子的认知。
具有“无为”心理的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让孩子感觉不到被教育。
好老师是光,会照亮一生;是人生一辈子的温暖底色。
成为一个好老师的过程是很难的,所幸的是,在现在的教育行业中,具有这四个心理特质的好老师越来越多。
在这个教师节,谢谢一直辛勤付出的老师们,授予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做人,引导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妨评论区留言,分享下影响你一生的好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