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药物相关性胆管消失综合征
导读
胆管消失综合征(VBDS)是由各种不同的病因导致的肝内胆管逐渐丧失,包括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缺血缺氧、肿瘤、感染、免疫紊乱、药物、特发性成人肝内胆管缺失症等。其中,药物性肝损伤(DILI)相关的VBDS(D-VBDS)是VBDS的重要病因之一。
D-VBDS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胆汁淤积,定义为持续黄疸>6个月,或者无黄疸而持续生物化学指标异常[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异常]>1年。组织学表现为肝内部分胆管树持续进行性破坏和消失(胆管消失>50%)。
本文主要总结了可引起D-VBDS的药物、D-VBDS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可引起胆管损伤消失及胆汁淤积的药物比较多,包括抗生素类(如阿莫西林和/或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莫西沙星等)、抗高血压药、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洛索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抗惊厥药、降脂药、降糖药和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唑尼沙胺、丙戊酸等)。
其中,最易导致D-VBDS的药物主要为抗生素类和非甾体抗炎药。
D-VBDS主要依靠肝脏组织学检查来确诊,必须进行肝穿刺活检。目前国内对于D-VBDS的诊断标准是:汇管区小叶间胆管至少缺失50%。为求准确,肝组织活检标本中应至少包括11个以上的汇管区,理想的状态是不少于20个汇管区。
小叶间胆管缺失可与胆管增生同时存在,必须将这些新生成的假性胆管与实际的胆管区别开来。区别在于:正常胆管平行于大小相当的肝动脉分支,增生的胆管通常出现在小叶内或界板附近。
当存在严重的炎症时,胆管可能被炎症细胞所掩盖,肝组织CK7、CK19免疫组织化学可以显示肝内小胆管的数量与分布,有助于提高D-VBDS诊断的准确性,也被用于一些D-VBDS病例的辅助诊断。
对于D-VBDS的治疗,首先是快速停用致病药物,如果病情持续存在,必须同时治疗胆汁淤积和相关瘙痒症状。
目前对于本病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当怀疑存在免疫变应性机制时,强烈建议使用熊去氧胆酸(保护胆道上皮完整性)或糖皮质激素,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治疗方法似乎并没有太大效果,肝移植可能也是一种治疗选择。
本病的预后转归视情况而定,与胆管损伤的数量、波及范围、胆管细胞的再生情况等多种综合因素有关。多数患者停药之后预后较好,药物诱导的胆管损伤通常可在停药后消退,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恢复正常。
但部分患者的胆汁淤积可持续数月至数年,由于D-VBDS复杂且通常不可预测的病程,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肝硬化、肝衰竭和死亡,预后不良。
参考文献:
[1] 张佳凤, 张培建. 药物相关性胆管消失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2,15(03):205-207.
[2] 陈芳, 涂相林. 胆管消失综合征的再认识[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6,24(23):3445-3453.
[3] 叶立红, 王翀奎, 张海丛, 等. 药物相关性胆管消失综合征的临床病理特征[J].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7,25(04):317-320.
[4] Bessone F, Hernández N, Tanno M, et al. Drug-Induced Vanishing Bile Duct Syndrome: From Pathogenesis to Diagnosis and Therapeutics[J]. Semin Liver Dis. 2021 Jun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