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安墩,访太平天国奉王古隆贤故居和墓塚
老鸦布村路口的路碑,下面写有古隆贤的生平简介
早已听闻惠东县安墩镇曾出过一位太平天国的奉王古隆贤,但因太平天国后期封的王太多太滥,比起早期的东南西北翼五王来说,后期封的王含金量没那么大,知名度也比较小,因此我对古隆贤也没太多了解。日前,偶然在网上得知惠东安墩镇古隆贤的墓塚还在,我把这个消息发到交流群,没多久群里安墩的朋友“小样”又报料说,古隆贤在老家的故居也还保存着。于是,利用周末时间,约上三几骑友,用骑行的方式去安墩走访了古隆贤的故居和墓塚。感谢安墩朋友“小样”的热情接待和带路!
古隆贤的老宅
古隆贤(1826-1875),广东归善县老鸦布(今惠东县安墩镇葵双村委老鸦布村民小组)人。据介绍,古隆贤6岁随父前往广西,以打铁谋生。后来他加入了洪秀全的拜上帝教,并随太平军参加了金田起义。一开始他只是负责看管马匹、做火头军,但因骁勇善战,逐渐升任为高级军官。1862年(清同治元年)春因军功被封为奉王。次年10月,因太平军内部争斗,古隆贤自感前途渺茫,献出皖南石埭、太平、旌德三县地盘,领7万太平军,向湘军曾国藩手下的清总兵朱品隆投降。清军将其所部7万军众只留下千余人,其余全部遣散,赏给古隆贤“游击虚衔顶戴,以昭激劝”。不久后古隆贤解甲归田,返回老家安墩老鸦布,兴建家宅,娶妻生子,生下6男1女。后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病故,葬于安墩宝安村红珠坳。在太平天国高级将领中,能够得以寿终正寝的,怕不多见吧?
古隆贤老宅的围门和辅助建筑,多以泥砖砌墙
古隆贤返回老家后,对家乡做了不少好事。他组织民众筑山塘、开水圳,灌溉“望天田”40多亩;在村里创办私塾,教育家族子弟;还组织民众铲除恶霸私设的税卡,还乡里太平。因此,当地古氏后人对他还是颇为推崇,年年都到他坟墓去祭祀。
古隆贤老宅的灰塑和壁画,看上去比较粗糙
古隆贤的故宅位于安墩镇葵双村委老鸦布村民小组,坐西朝东,面向安墩河。当地人称他的老宅上三下三,二头横,包斗方,“金包银”,即外面是青砖里面是黄泥砖。这座有160多年历史的老宅,尽管年久失修,多处残破倒塌,但总体结构还保存完好。除主楼外墙砌以青砖外,内墙和其他辅助用房多用泥砖砌墙。看内部装饰和外墙的壁画、灰塑,也较为粗糙,看上去并不算是大富人家。
古隆贤老宅墙上的枪眼
老宅一角放置着一块疑似练功石的石器,不知是否古隆贤曾经用过?
古隆贤的墓地在老鸦布村北面约5公里处的宝安村红珠坳,现为惠东县不可移动文物点,在墓后立了一块不锈钢的牌子。他的墓坐北向南,墓室以灰沙砌筑,墓前两侧有一对石鼓,彰显着墓主人的身份。细看他的墓碑,上面纪年写的是“天运乙亥年孟春日吉旦安厝”,而不是按惯例写清朝皇帝的年号,令人感到费解。在网上搜查相关资料,原来,“天运”纪年的使用,还是跟清代民间秘密结社及其反清思想有关。只是,在墓碑上他名讳前的官衔,写着“皇清诰授武功将军协镇都督府衔、钦赐花翎尽先补用参将”,又接受皇清诰封的官衔,似乎有些自相矛盾吧。
古隆贤的墓地
古隆贤墓的文物公示牌
特别的是,在古隆贤墓的旁边还有一座“马坟”,埋葬的是他的战马。据古氏后人称,古隆贤去世后第二天,他的马也跟着死了,他的后代就把他的马也一起葬在旁边,伴其左右,并一同接受他后人的拜祭。我们看到的“马坟”,没有墓室和墓碑,只是像是在山坡上挖出的坟墓模样,前面有烧香拜祭的迹象。
古隆贤墓前的石鼓
古隆贤墓旁边的“马坟”
150多年过去了,历史的风云早已消散。作为古隆贤,他戎马半生,又投靠清朝,是非功过,也早已随着安墩河水,汇入茫茫大海中了。
古隆贤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