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雅千年——梅瓶的造型衍变
“梅瓶,小口、宽肩、长身、短颈、足微敛而平底。”
——陈浏的《匋雅》
“梅瓶,口细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宋瓶雅好作此式。”
——许之衡《饮流斋说瓷》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
北宋赵令酬《侯靖录》中说道:“陶人之为器,有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以瓦壶,其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以酒,置书云:酒一经,或二经,至五经焉。他境人有游于是邦,不达其义,闻五经至,束带迎于门,乃知是酒五瓶为五经焉。”
上海博物馆藏的磁州窑梅瓶
磁州窑系有一对为白地黑花梅瓶,瓶身一书“清沽美酒”,一书“醉乡酒海”,也论证梅瓶为酒的具之用。
宋代磁州窑诗纹梅瓶,上有“酒中曾得道,梦里遇神仙”。
宿白先生在《白沙宋墓》里认为一号宋墓壁画所描绘的三处高瓶就是“经瓶”,并说“此种类型的高瓶,是当时我国北方自河南以北,包括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乃至东北、内蒙一带民间流行的一种器物,瓷胎者俗称梅瓶......缸胎者多出河北、内蒙,俗称鸡腿罈。”
不同时期的梅瓶有不同的特点
宋代的梅瓶,多为鸭蛋形,腹较丰,有的小口为洗口,器体一般高且偏瘦,肩部向下斜,足部长而接近于直线,底部比较小,器体的最小直径在肩部之上至口下部,处理手法多样,常有棱角分明的转折,整个形体秀长优美。各地瓷窑都有烧制,但以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
北宋白釉珍珠地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金、南宋时期多为窄肩、瘦长的鸡腿式。其形制犹如契丹人的“鸡腿坛”或“牛腿瓶”。
北宋灰绿釉鸡腿瓶 首都博物馆藏
元代,经瓶多为丰肩,圆腹,带盖,有的盖呈钟形,中有管住形子口,使用时可倒过来当酒杯用。
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元代梅瓶一组
明代的梅瓶造型,比例偏低;口部圆浑厚实,没有明显的线角转折;肩部向上抬起,线条饱满而有力;腹部之下,呈垂直状,有的微向里收;在足部的结束部分,稍向外撇。有的白釉梅瓶肩部有青花楷书“内府”二字,当属宫内用器。从明初贵族墓出土的梅瓶可以看出,明代梅瓶的使用开始形成比较严格的等级制度,往往作为一种贵重的礼器随葬于贵族夫妇合葬的女室中,使梅瓶由酒具变成了礼器。
明代洪武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明代永乐青花海浪白龙纹敞足梅瓶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修复)
明代天顺青花携琴访友图梅瓶
明代梅瓶
清代梅瓶作为纯粹的陈设器,御制官样主导了清代梅瓶的审美趣味,小撇口、束颈、宽肩、鼓腹、下腹斜收、胫部内曲或呈束腰状、胫足部直立或足部外撇,成为清代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梅瓶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