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导读(二)——学而第一(7-16)

贤贤易色


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比孔子小44岁,春秋末年晋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性格阴郁,勇武,为人“好与贤己者处”。以“文学”著称,曾为(jǔ)莒(fǔ)父宰。他提出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他是一位具有独创性因而颇具有异端倾向的思想家,关注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发展出一套偏离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一是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献纳、尽力。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参考】

子夏说:“一个人,能以敬重贤人之心,来替代爱好美色的心;侍奉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时贡献心智不遗余力;同朋友交往,能做到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纵使没有学习过(《诗》、《书》、礼、乐),我也必定认为他很有学识。”

君子不重则不威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dàn)惮改。”

【注释】

(1)重:庄重、自持。

(2)学则不固:一是坚固,指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固陋,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3)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4)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5)不如己:“如”,类似,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6)惮:害怕、畏惧。

【译文参考】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了(《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和技艺)就不会固陋不化;行事当以忠信为主,不与自己不同道的人结交;发现自己有了过失,就不害怕改正。”

慎终追远

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

(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译文参考】

曾子说:“对于父母的丧葬事宜,能够谨慎守礼;对于亡故久远的祖先,仍然不断地追思怀念,自然导致民德之风日趋淳厚善良啊!”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古代的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夫子”。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还是。

【译文参考】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必定听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探求所得,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靠的是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德行所得,他探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不同吧?”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1.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释】

(1)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译文参考】

孔子说;“(当一个人)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过世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长期不改变他父亲一贯的、正向地引领,(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孝了。”

礼之用,和为贵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3)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参考】

有子说:“礼的作用,以和为贵。古代贤王传下来的治世之道,最美好的地方就在这里。不论小事、大事只顾和谐而去迁就,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只)知道和可贵而一味追求和谐,不(知道)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信近于义

1.1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注释】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礼”的标准。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

(4)因:依靠、凭藉。

【译文参考】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承诺才能践行;恭敬要符合于礼,(因知礼有节)才能远离耻辱;遵循(义礼言行交际)就不会背离自己的亲人,也就可以代代相传了。”

敏于事而慎于言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1)就:靠近、看齐。

(2)正:匡正、端正。

【译文参考】

孔子说:“君子在饮食方面不贪求充足,在生活方面不贪求安逸,勤勉任事,出言谨慎,接近有道德学问的人,并匡正自己行为,这样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告诸往而知来者

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释】

(1)谄:巴结、奉承。

(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何如:怎么样?

(3)赐: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还善于经商之道,为孔子弟子中首富。他遗留下来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诚信经商之风,让他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译文参考】

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而不骄奢,(这种人)老师觉得怎么样?”孔子说:“可以算不错了。(但是)不如虽贫穷而乐道,富裕而好礼的人啊!”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加工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精益求精’,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赐呀,(现在)我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因为)你已经能从我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可以举一反三了。”

不患人之不己知

1.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参考】

孔子说:“不必忧患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忧患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0)

相关推荐

  • 《论语》卷19子张篇诗解2学而优仕仁必由内更过人仰道莫不有

    <论语>卷19子张篇诗解2学而优仕仁必由内更过人仰道莫不有 题文诗: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仕.子游曰丧, 致哀而止.子游又曰:吾友张也,为难能也, 然而未仁.曾子之曰:子张外表,堂堂 ...

  • 论语:颜渊死(11-9~11)

    11-9颜回一直在孔子身边为学,深得先生学说之精髓.孔子也视之如自己的儿子,期望他能够成为传道之人.可颜回不幸早逝,孔子悲叹不已.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注 ...

  • 国学经典题库-基础篇

    一.国学经典题库-多选题 1 "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韩愈<进学解>)也就是说"勤"要做到( ...

  • #每日学论语#15.3【2017-7-30】

    #每日学论语#15.3 [原文] 子曰:"赐也,女(rǔ)以予(yú)为(wéi)多学而识(zhì)之者与(yú)?"对曰:"然,非与(yú)?"曰:" ...

  • 《论语》导读(一)——学而第一(1-6)

    一.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至战国前期成书.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l ...

  • 叩鸣录——《论语导读》课程解答(之二)

    某某同学你好: 你在期末作业中所表达的疑惑,我看了颇为感慨,我觉得你可能确实需要一些指引,因此略为解答如下. 你问我如你这样的年轻人到底需要什么,如何挽救?读了你所写的,我觉得首先你可能需要一颗虚心. ...

  • 素说论语:为政篇(16)

    一原文为政第二2. 16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试解]孔老师说:"学和思是统一的,学需要借助思方可蓬勃向上,思需要学的营养才能茁壮成长.学和思不能偏执于一端,就 ...

  • 有机反应类型和有机物结构简式推断:北京丰台高三二模第16题节选

    有机反应类型和有机物结构简式推断:北京丰台高三二模第16题节选

  • 论语集注・学而第一

    学而第一 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凡十六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悦同.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 ...

  • 《论语》二十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的作用和价值 本章为<论语>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3(完结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2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译]孔子说:"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 ...

  • 最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1

    [题解]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 ...

  • 至患还是不知人——《论语》悟读【16】

    江湖泛舟唯艰险,至患还是不识人. <论语>第一篇第十六章: [原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