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感冒,不是风寒也不是风热,而是风寒湿型,这个方子专治!
一说到感冒的分型,大多数人首先就会想到风寒和风热。风寒类型的,首先考虑的,就是麻黄汤和桂枝汤这一类;风热类型的,首先考虑的是银翘散或者桑菊饮之类的。大家往往很容易忘记,还有一种类型是风寒湿型感冒。
什么叫风寒湿型外感呢?就是感受的这个邪气,不只是风,也不只是寒,还夹杂着湿。说到这个“湿”,我有特别深刻的感受。我之前在湖南生活,湿气一直很严重的,冬天把衣服挂阳台上,一个冬天都可能不会干。湖南的冬天气温也很低,这种寒和湿结合在一起,人的感受就是特别冷。
前段时间搬来大理,大理的气温其实跟湖南差不多多少,最低温度也只有四五度,我就很好奇:为什么在大理就没有冷的感觉呢?
后来找到了答案,大理在冬天会比较干,干冷和湿冷是不一样的,干冷会舒服一些,不会有太冷的感受。
说到这治感冒啊,得看病人所在的环境,如果是在寒湿的环境里得了感冒,那很可能就会是寒湿型感冒。在中国,湿气较重的几个省有湖南,湖北,广东,海南还有沿海的一些城市。这些湿气较重地方得的感冒,就得把湿邪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进去。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方子,就是专门用来治疗风寒湿型感冒的。
这个方子便是《张元素》先生的“九味羌活汤”。张元素先生的医术非常高超,是金元四大家之一。张元素先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既能虚心学习古方思路,同时又不拘泥古方,善于总结自己的实战经验,这首“九味羌活汤”就是它的代表之作。
九味羌活汤:羌活5g,防风5g,苍术5g,细辛1g,川芎3g,白芷3g,生地3g,黄芩3g,炙甘草3g。
这个方子总共9味药,以羌活为君药,所以叫做九味羌活汤。
这首方子,看起来是9个不太相关的药组合起来的,实则不然,这个方子配方思路明确,用药合理,而且运用门槛很低,适用范围很广。
首先,这个方子最重要的君药,便是羌活。羌活是一个风药,最擅长疏散上半身的风邪,羌活不只是散风还是祛湿,不只是祛湿,羌活还能散寒。也就是说,羌活一个药,就能把体表受的风寒湿邪散出去了。
一个好汉三个帮。接下来的这些药,都是来协助羌活的。防风帮助羌活,可以更好地散风;苍术帮助羌活,更好地祛湿;细辛帮助羌活,更好地散寒;川芎,帮助羌活疏通气血;白芷,专治阳明经头痛,帮助羌活更好地散风寒。
最后呢,考虑到这些散风寒湿邪的药物,它们都有温燥之性,过于温燥的话容易伤阴,于是加了生地和黄芩来反佐一下药性。加上炙甘草来调和药性。
从祛邪角度来理解这首方子,这个方子可以驱风,可以散寒,可以祛湿,所以针对风寒湿型感冒,这首方子是再适合不过了。
其实,这首方子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这首方子把六经辨证的思想都涵盖其中。
伤寒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六经辩证,从太阳到阳明,到少阳,再到太阴,少阴,最后到厥阴,一个病的传变会按照这样的规律走。
伤寒论里定义的病,只有6个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等等,每个病都有具体的方子来对应。
而张元素先生把六经治病的思路融入到这一个方子里,邪气从外往里走,需要经过6道门,张元素先生在每道门都设置一个关卡,这样邪气就没法往里走,邪气只能选择外出,多么巧妙的智慧啊。
那怎么在6道门设置关卡呢?
这张方子里,羌活走的是太阳经,是负责第1道门的关卡;
白芷走的是阳明经,是负责第2道门的关卡;
黄芩走的是少阳经,是负责第3道门的关卡;
苍术走的是太阴经,是负责第4道门的关卡;
细辛走的是少阴经,是负责第5道门的关卡;
川芎走的是厥阴经,是负责第6道门的关卡。
还有一个防风,走的是十二经,相当于一个全能守卫,能守住所有的关卡。
这就是张元素先生博古通今,知常达变,不拘泥又能融会贯通的地方。
之前有很多朋友喜欢问我,九味羌活汤和桂枝汤,麻黄汤这类方子都主要是针对风寒的,那它们的主要区别在哪?到底该选择哪个方子来用呢?
我来说说它们的区别。
首先,它们的组方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经方更像是有的放矢,靶向明确,只要命中,效果突出。而九味羌活汤这样的时方,更像是一把散弹枪,一次可以发出多发子弹,命中率更高,但效果打了折扣。也就是说,如果咱们对自己的辩证没有十足把握,用九味羌活汤的命中率会更高一些。
其次,九味羌活汤的靶向是风寒湿,强调了湿邪这个因素。很多朋友会问:那我怎么知道有没有感受湿邪呢?可以从2点来确定。第一,病人身处环境是不是湿气很重的环境?第二,有没有湿邪的病理反应。一般来说,湿邪侵犯人体,最突出的症状,会让人头身沉重、酸楚疼痛。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感冒了,出现了身体非常沉重,肌肉里像注了水一样,脚上像绑了个铅球一样,那说明是感受了湿邪,这样的感冒,用九味羌活汤就会更适合一些。
郑重提醒:
本号提到的方子,仅供学习交流用,切勿盲目试药。
每天留言太多,赤脚只能回复前100条,请原谅理解。
喜欢的话,不妨点个“在看”,就是对我最好的支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