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书法:尖劲遒美
文徵明,原名壁,字徵明,
四十二岁起更字为徵仲,
祖籍衡山,所以又号衡山居士,
世人称“文衡山”。
文徵明与沈周、唐伯虎、仇英
合称为“吴门四家”,
他又与祝允明、唐伯虎、徐祯卿
合称为“吴中四才子”。
文徵明诗书画兼擅,书法更是诸体皆能,
才能卓著,被推为继沈周后的吴门书派领导人。
文徵明画像
中国古代文人大都追求做一个“通儒”,
而不像现在“各有专攻”。
明代苏州地区的文人更是追求广博和多能,
文徵明诗文书画兼擅,堪称其中的典型。
他在书法方面兼擅多种字体,
并且精于鉴赏,能篆刻,是一位全能艺术家。
《隶书跋范庵书石湖诗》 《隶书毛先生践行诗》
文徵明书法师李应祯,
【亮宝楼文博 | “国朝第一”李应祯书法】
李应祯又书学欧阳询、颜真卿,
得蔡邕用笔之法。
文徵明作为李应祯的学生,
也必然得欧、颜、蔡之法。
除了受当时的老师李应祯影响,
文徵明也从历代的法帖中吸取书艺精华。
他先后对唐代和魏晋流传的法帖认真临习,
让他的书法既有阳刚之美,又充满古意。
对历代法帖的学习让他的书法最终涅槃重生,
达到了书艺高峰。
文徵明《行书尺牍册》(苏博)
文徵明从二十二岁时才开始真正学习书法,
但他文才日进,“颖异挺拔”。
之后又广泛学习前代名迹,
篆隶楷行草皆有造诣,尤精小楷。
他起初学习宋元墨迹,
苏轼、赵孟頫的书迹都曾成为他的学书范本,
之后又学习“二王”和钟繇。
取法广博使得文徵明的书法温润秀劲,
法度谨严却不失生动之姿,
具有晋唐书法韵味的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
文徵明小楷册页《草堂十志》局部
【此件册页小楷字迹清秀、婀娜多姿,是文徵明传世之作中的一件精品。纵23.2厘米,横28.4厘米,钤有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故宫博物院藏。】
李应祯学习欧体,作为李应祯的学生,
文徵明在五十岁之前也深受欧阳询书法风格的影响。
文徵明早期作品《落花诗》即是他在三十五岁时所写,
此册流露出欧书笔意,堪称精品,
除稍乏天然之趣及文徵明书法,
特有的略带拘谨的稚拙外,
其书法上的种种技术及功力都是毫不逊色的。
《落花诗局部》 1504 年 纸本
【沈周老年丧子,赋得《落花诗》十首以寄托哀思】
文徵明的小楷,早期宗法钟繇、二王,
结体宽拙、尚留隶意,
如三十四岁书《赵孟頫尺牍二帖》跋文;
四十二岁书《书太上常清静经》入赵孟頫笔意,
起笔及横捺处尖细,结体宽舒秀逸,笔法灵动多变;
四十四岁作跋《欧阳修付书局帖》
近钟繇、倪瓒、结字宽正,笔势劲利,
竖笔开头与捺笔中段常带有,
赵孟頫风格的装饰性弧线;
文徵明中期小楷如六十岁作《前赤壁赋》结体宽博,
脱隶意而出高古气韵。
晚岁小楷如八十二岁作《书醉翁亭记》结体严密,
疏密有度,力透毫端,似有率更之险峻,
更有铁画银钩的晋唐遗风,为晚年精品。
又如八十六岁作《后赤壁赋》结体瘦劲,
圭角尽去,简质精妙。
左到右依次为:
34岁书《赵孟頫尺牍二贴》
42岁《书太上常清静经》
44岁《欧阳修付书局贴》
60岁《前赤壁赋》
82岁《书醉翁亭记》
86岁《后赤壁赋》
文徵明早期行书多署“文壁”款。
如早期“文壁”款《松下听泉图》跋文;
三十八岁作《雨馀春树》跋文,
四十四岁所作《疏林茅屋》跋文。
三幅书画上的跋文均为早期书法,
笔触清秀细弱欠沉着,提按不明显,
字势拉长,圈转牵连处显得局促而生涩;
38岁作《雨馀春树》跋文
早年“文壁”款《松下听泉图》跋文
44岁所作《疏林茅屋》跋文
中期作品如:六十岁作《草书千字文》、
六十岁作《秋葵折枝》跋文、
七十二岁作《临沈周金鸡图》跋文,
运笔渐沉着稳健,线条变化多样,牵丝自然;
60岁作《草书千字文》
63岁作《秋葵折枝》跋文
72岁作《临沈周金鸡图》跋文
文徵明晚年的书法大胆创新,
在追求法度之外抒发个人意趣,
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八十九岁书《独乐园图并书记》,
结体宽舒圆润,去尽少年圭角,
牵丝黏连,圆转映带,
飞白自然不失沉着,温润而遒媚,
为晚年难得之精品。
而九十岁所作行书《张一川小传册》
则辞世当年所书,结体疏朗,行笔流畅,
提按分明,无丝毫怠意,
更现实出文徵明业精于勤的书课精神,令人佩服。
85岁作《行书西苑诗》
89岁书《独乐园图并书记》
90岁所作行书《张一川小传册》
张萱在《西园题跋·题京兆真迹卷》中写到:“人不可以无年,即临池家,年亦不可少也。近代如文太史徵仲、祝京兆希哲二公,余数见真迹,徵仲虽年已耳顺,书学尚未精工,结体时有出入。六十以往,稍稍合作。八十九十,始觉从心。”张萱认为文徵明的书法到八十、九十才可以称得上是从心之作。
文徵明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
仍然保持着旺盛的书写激情,
作品数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九十岁作《题宋高宗赐岳飞手敕》,
以长笔外拓的山谷风格书写,苍拙遒劲,
可知其耄耋期依旧苍劲有力,毫无涣散之态。
90岁作《题宋高宗赐岳飞手敕》
文徵明一门,其子孙后代也都文人辈出。
最近的要数文彭、文嘉兄弟,
承父之学,却不囿其父。
文彭在篆刻方面乃开山立派之人,
仿黄庭坚大字行书与父像极,
甚至有言传为父代笔之说;
文嘉在绘画上成就显著,“得待诏一体”。
家属中累代善书画者,见于著录达三十多人,
绵延到清中叶。世家相传,虽然面貌有别,
但是都是在继承家风的基础上发展创造,影响深远。
《清史稿》中有载,在明清之际,
工书者学书渊源首推文徵明与董其昌。
可见文徵明书法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