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拍不出《三体》,为什么不给好莱坞拍?刘慈欣这番话太真实了
对于中国的科幻小说界而言,刘慈欣可以说是一个神话。
科幻这个题材,长期以来都被视为冷门中的冷门,但刘慈欣,可以说是一个凭一己之力,将冷门变成热门、乃至“烫门”的天才小说家。
除了畅销全球的《三体》系列之外,以他的短篇小说《流浪地球》为基础创作的同名电影,也被誉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神话。
受文化基础、创作环境、剧本和技术条件等多个方面的制约,中国科幻题材电影的变现能力一直不被业界看好。但《流浪地球》却在一片唱衰中横空出世,至今仍是中国影史票房榜上的前三位。
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如此受中国市场欢迎,归根结底,是因为他的构筑的科幻世界,是中国人的科幻世界。
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在审视“文明”这一创作母题时,先天就比建国史只有三位数的美国有着更成熟、更缜密的看法。
《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以中国人为本位的故事。中国人的观念里,没有好莱坞那种居高临下的“拯救”世界的视角,在我们看来,世界与我们,本就是一个共同体,中华文明与世界共同生长、共同流亡,共同重获新生。
《流浪地球》证明了一件事:只有中国人,才能讲好属于中国人的科幻故事。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好莱坞多次递出橄榄枝,刘慈欣也依然坚持把《三体》,这部获得了有“科幻界的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的巨作留给了中国。
与短篇小说《流浪地球》相比,作为长篇小说的《三体》,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大幅度扩展和塑造了属于刘慈欣的、属于中国人的时空观和宇宙观。
因此,我们虽然成功地拍拍出了《流浪地球》,但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拍出《三体》。
必须承认的是,现在的中国,电影工业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发展程度远不及美国好莱坞。《三体》可以说是全球科幻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中很多需要特效处理的概念和关键情节,以现在中国的技术水平来看,是无法呈现在大荧幕上的。
但刘慈欣表示,即使他有生之年看不到《三体》登上大银幕,他也不会把这部科幻作品交给好莱坞,因为《三体》作为一部成熟的作品,它的思想内核是中国人的思考,也只有中国人能理解。
好莱坞的技术优势,并不足以弥补西方文明,尤其是美洲文明在时空观和文明观上与中华文明的认知偏差。
在解释这个说法时,刘慈欣给出了两个理由,令全场叹服。
三体并非一个黑白分明的故事《三体》所探讨的主题之一,在于宇宙这一框架下,不同形态文明之间的竞争,而这种竞争,虽然你死我活,本身却并没有对错之分。
(1)好奇心和探索没有对错
《三体》的故事源于人类文明对地外文明的好奇。这种好奇促使着人们一次次向宇宙发声,招来了随后的浩劫,人类文明更是因此一度陷入灭绝的危机当中。
但这种“好奇”是错误的吗?人们向宇宙发声,是错误的吗?
(2)三体人和人类没有对错
我们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自然觉得觊觎地球的三体文明是错误的,但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三体人的入侵,又何尝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契机?三体人是否也依然有着为自己的文明求得生存空间的权利?
然而,在好莱坞的框架下,电影必须要存在一个为所有牺牲承担责任的反派。对于刘慈欣和中国读者而言,无论小说中的哪一方,被这种片面的善恶观塑造,都是极其让人不喜的。
2.《三体》并非好莱坞推崇的主流文化
《三体》本身,是一部提出疑问,让读者思考的作品,而非一味说教,将对错灌输给读者的作品。这与好莱坞所代表的西方文明的“价值观输出”这一观点有着本质的区别。
可以这么说,读《三体》,是一个思考中华文明独有的认识世界的方式的过程。
《三体》中,没有好莱坞所推崇的“人本位”的观点,而更多的是“寄蜉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种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独特的中国智慧。《三体》让全球着迷的魅力,也正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