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乌桥岛 | 往事·乌桥·人间
口述时间:2021年1月19日星期二
口述人:李兰音
记录人:陈子墨(汕头市林百欣中学八年级)
口述地址:乌桥岛老人组
前
言
乌桥岛坐落于迴澜和厦岭之间,是梅溪下游一处临江塭地。因四面环水,交通便利,曾经有许多商人到此谋生,乌桥岛便成了城市工业的次中心。可是好景不长,由于经济重心的转移和社会格局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乌桥人离开了乌桥岛东移,只留下了乌桥老人,孤独地守着属于那个时代的乌桥记忆。或许通过老乌桥人的口述,我们能找回些许零星的记忆碎片。
口
述
1932年,我在岐山出生。还没解放(日伪时期)的那段时间,经常有日本的大飞机来轰炸。那时候艰苦啊,整天活在担惊受怕之中,那时候的人世间那叫个惨乱。16岁时,我就跟随姑母到烟厂里干活,依稀记得,当时是干烟草的活计。
我就这么一直干着,一直干到1950年,工厂倒闭,老板跑路,随即我也失去了工作。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厂里发了两斤大米,我便带着这两斤大米回乡种田了。
三年后,我嫁到了乌桥。我丈夫是乌桥人,姑母在乌桥工作时常去他家吃饭,姑母心存感激,便把我介绍给我丈夫。在乌桥,我与他相识、相知、相爱,我们同甘共苦、海誓山盟,用天地间最坚定的信念,做人间最幸福的夫妻。婚后,我与丈夫来到铁厂工作。刚入门,我做的是学徒工,我丈夫则是炼铁技工。他负责炼铁并打制出刀具,我负责将打好的刀具磨得光滑、锋利。我当时不会算数,后来让班里读过些书的人算算才明白工钱是18元。
靠着一股吃苦的干劲,我当上了厂里三八班的班长。当时班里有两个班长,一个管政治,一个管生产,我是负责生产的班长。当时做班长既要起带头作用,又要指导新学徒工作干活,因为磨制刀具的工作具有很高的危险性,稍有不慎就会丢了性命。为此,厂里还特地带我们到广州观察实习。我还记得当时厂里评先进模范,我总是得奖哩!
那时候我们的刀具在乌桥十分畅销,随之我们的工作量也不断提升,干得好就要干得多,于是我们当时就把刀具藏起来,宁可捂得热热的,也不愿交出去增加工作量。那时候干得可苦了,从中午干到半夜。
乌桥以前可繁华了,厂房沿河建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曾经我常去蒜头场,那儿的蒜头可全身是宝,就连那茎上的蒜叶晒干了都能烧火哩!还有牛奶场,他们专门饲养母牛,挤奶加工后就送到城外、海外、甚至更远的地方。哦,对了,在火车站旁,曾经还有个罗李陈烈士纪念亭,但后来被大飞机给炸毁了。你们可不能忘记先烈们啊,他们为乌桥赴汤蹈火,可是人间的大英雄哩!
后
记
通过李姨的口述,我们了解到了乌桥往日的状貌,感受到老一辈乌桥人对往日的真情。这是他们质朴、细腻而温柔的回忆。可时光一去不复返,谁又能带他们回到那繁华的街区?他们又何曾未在梦中与那素朴的乌桥相逢?正是如此,我们才要抢救这正在流逝的城市记忆,努力让它焕发出新的光彩。在此,我们也呼吁: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中,不要忘记回头,凝视那心中的归宿,凝视那座乌桥岛,凝视它的万家灯火。
点评:
本文看出记录者子墨同学的用心采访和整理。从日伪时期的惨乱,到解放后当上三八班长,许多细节、还有讲话时候的语气词,将讲述者鲜活的生命经历呈现出来。其实,历史是由无数个精彩繁复的细节构成的,抽去这些细节,就只剩下一个苍白的框架和乏味的概念、生硬的说教,也就失去它鲜活的生命力和打动心灵的魅力。这个寒假,“触摸乌桥岛”行动,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跟同学们一同走访、记录口述,听老乌桥人诉说个体在特定时空下的独特经历,体会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家庭和个人的影响与塑造,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学会不断思考,培育家国情怀。
(林琳)
摄影 | 本报记者 张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