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这 7 个学习原则,在努力也没用
今天又是赶在 12 点前写完,太紧张了,太刺激了,虽然这个系列读的人不多,但我写的是真开心,希望你跟我一起开启这段阅读之旅。
解读 1:看看今天的阅读成果,惊呆了!
开始前要先说另一本书《原则》,说的是要把经验总结成条例,方便以后参照。
原则就是你做事的依据,特别是在遇到一些事,不知道该怎么应对的时候,比如,一个人暂时生活落魄很需要钱,但他的原则是想做一个好人,那在怎么样也不会去伤害别人赚钱。
这个就是原则的价值,虽然有些事你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但是依靠这些原则,依然可以帮你做出选择。
学习也有一些原则,虽然有些学习方法你不懂,但是你了解这些底层原理,你就会更加坚定的,更加灵活的运用这些原则。
说起学习,其实每个人都会学习,而且学习不一定要看书,小时候人会通过模仿学习,别人做什么,自己会模仿跟着做,比如,玩过家家。
但是,模仿是很初级的学习方式, 学习了如何学习,能让我们更聪明,更高效的学习。
不过,比起学习方法,我其实更好奇大脑是怎么运转的,就好像我们是机器人,但是并不了解运行机制是什么。
在开始之前,要先说一个颠覆性观点,人一出生就已经学会了所有知识。
平时有句话叫“从小学的”意思是从小看学,其实也在表达另一个含义,人小时候什么都不懂,需要从小学习才懂那么多知识。
但是经过科学实验证明,人的有些知识是天生的,这些知识叫“知识的知识”。
什么是知识的知识?
有些知识是原生的,先验的存在,有了它才有后面的一切。
比如,水果,这个就是先于一切水果的存在,如果没有水果在概念,其他什么苹果,香蕉,葡萄,你都无法学习。
如果你的大脑没有数字感知能力,那你也无法学会数学,有人大脑受到损伤之后,只能通过画画的方式记录数字。
爱德华·威尔逊在《创造的起源》这本书里,就提到过“先备学习”的概念,人的大脑从出生并不是白版,而是已经预装了很多知识。
就想手机出厂,就已经有了很多功能,比如, 打电话,发短信,拍照,音乐,之后,你才会根据需要装微信,淘宝这些软件。
人在出生时也是如此,比如,对光线、声音、语言、危险、都已经被写在基因里了,天生就会。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先备学习,我们才可能学习后天的这些知识。
你想想,一个人都对数字都没有感觉,怎么可能学会加减法呢?
但是,这些先备知识并不多,还有很多知识都留给了后天学习,不然婴儿的压力太大了。
从这里也可以论证出来,人为什么要学习,因为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规划好,哪些是天生的知识,哪些是需要后天学习的知识。
这个就是先天和后天的道理,有了先天预装的知识,还需要后天学习配合,才会得到完美的自己。
明白这个道理,在加上昨天讲的底层逻辑,也是这个道理,人有了先天知识,才能学会后天知识。
同样,你懂了这些底层原则,才能学会哪些学习方法。
今天分享 7 个学习的底层原则。
1.模型框架
所谓学习,本质上就是训练我们大脑内部的模型。
所谓模型,就跟我们理解的套路差不多,当然模型远比套路高级,但是这样有利于你快速理解。
你看套路是什么特点,就是一套一套的,不是一个方法,而是一连串的方法使用。
你怎么套路别人, 肯定是你对这件事的理解超过别人,你能用模型看透事物本质,用这个套路模型,能让你观察到核心特质,还能用来解释现实问题背后的逻辑,分析里面的套路是怎么回事,甚至还可以预测事件的发展。
比如,现在软件的花钱拉新服务,在推广的时候都是先花钱抢占市场,先把其他竞争者打跑,然后在未来慢慢形成垄断赚钱。
你用这个模型,看近几年的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各种 APP 都是用这个套路。
你学会这个模型,就可以理解很多事件的规律,所以说,学习就是训练模型思维能力,找到规律,通过真实世界的互动,反馈来调整哪些参数的过程。
2.知识分层
分层是学习的重要原则,无论是知识还是功能,它都是分层的。
比如,我们说的语言,最底层是发音识别,往上是字词,在网上是语法,接着是句子,再往上是意思,每一次都有自己的规律。
有人不识字,但是也能正常说话,有人识字,但写不出文章,就是被不同的层级分离。
学习的时候也是根据分层学习,领域、名词、基础知识、理论、每一次都有不同的知识需要学习。
日常聊天是学习,看视频是学习,听书是学习,看书是学习,但是每一种学习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3.监督学习
上面说模型,其实不是学习出来的,而是建设出来的,通过对现实的反馈,一点点调整最终才成为模型。
比如,火警,同样的火警,也分初级,中级和红色警报,这个就是火警模型。
如果不管灾情大小,都是全体出动对资源也是浪费,根据火情大小合理安排才的正理,这个就是反馈建立模型的过程。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随时提供有效的反馈。
在《刻意练习》中也提到,练习的重点,就是及时反馈。
比如,你投篮,投第一次偏右了一点,力量大了一点,这里就可以得到两个反馈信息,方向和力度,下次就可以根据这个反馈调整,就这样一次次投篮,一次次修正,慢慢就能找到一个误差最低的方式和力度。
你的每一个动作都能收到反馈,既然知道哪里有问题,只要不断调整就好了。
反馈,是学习的关键。
4.任意的震动
有时候你很顺畅的解决了一个问题,但是你并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好方法,如果你就此打住,也许会错过其他更好的方法。
反而,你是经过各种变化,把问题解决,很可能会找到更合适的方法出来。
这个就是任意的震动,有时候经过反复折腾的事,做出来效果反而更好,我们不是也常说“好事多磨”也是这个道理。
你得博览群书开卷有益积极探索,时不时跳跃到别的地方看看。
我们不喜欢混乱,但是混乱也可能带来机遇,混乱能带来惊喜。
危机,危险中也存在机遇。
5.无监督学习
有人能同时给你反馈当然好,但要是没有老师反馈怎么办呢?
这个就是要说到“无监督式学习”,就是说在做的过程,没有人告诉你做的好不好,对不对。
但是只要到了最终结果,就马上就能得到一个反馈。
就好像你做题,做的时候没有人告诉你解题思路对不对,但是交卷以后老师马上会给你打分。
你去下棋也一样,对方不会告诉你走这一步怎么样,但是最终的输赢你一定会找到,
无监督学习只有一个外部反馈,中间哪一步你走的对不对,没有人告诉你。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自己给自己提供反馈,自己既做行动者,又要做批评者。
我们大脑有时候也是这样学习的。小孩学走路,大人并没有告诉他每一步腿迈的对不对 —— 他自己摔倒过几次就有经验了,知道走成什么姿势容易摔倒,然后就会避免走那个姿势。
这个也是贝叶斯推理的底层逻辑,其实很多知识并不神奇,只是我们知道的知识不够多而已。
6.抓住本质
我们经常说要抓住本质,要学会看透问题本质。
但是真让你去抓,其实很难,因为我们很容易被表面问题影响,有时候过多的经验也会影响你的判断,所以我才鼓励大家要多学习底层逻辑。
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这个原因是最核心的,没有这个其他都不成立,这样你看问题就比较透彻了。
就好像上数学课,你学解题学的是套路的一般性,而不是那些例题里特殊的细节。有时候只是换了一个情景,可能同样的题就解不出来了。
你既要善于学习,也要善于忽略,才能抓住本质。
7.内在知识
我们开头说知识的知识,其实就是内在的知识,要善于使用内在知识。
不管一个人狗怎么打扮,他本质还是一条狗,不管这个数字怎么设计,他本质还是一个数字。
每件事都有他的内在知识,就好像人类并不是从零开始学习一样,在你学习的时候都不会孤立的,独立的去学习一个新知识。
都是把新知识看做是跟旧知识的组合,我们出生前,基因就告诉我们如何识别声音和光线,此后,我们才能分辨语言和人脸,才能知道谁是父母家人,所以才学的那么快那么自然。
其实这些原则,都是从机器学习上借鉴过来的, 比较研究机器比研究人类大脑容易多了,你可以随意摆弄机器设备,但不能随意对大脑做实验。
实验现在“反向仿生学”是一个很火的领域,通过研究机器学习,反过来研究人类学习。
从这个上面看,人类的情感是制约学习的很大因素,我们很难把失败不当回事,很难把反馈看做的改进的必要条件。
但是人类的大脑比机器强太多了,明天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