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自己的否定,都是无意识双重标准惹的祸|店长专栏

店长专栏/不定期更新

最近答题类游戏很火爆,偶然看到一篇公号分析的文章,提到了曾经早就风靡全国的答题类电视节目,文章作者就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和小伙伴做答题卡,分别扮演主持人和参赛者的游戏。

看到这里,我的小学记忆也被突然唤起,不过我那个时候不是做答题卡,而是在课间举办抽奖活动,最受欢迎的时候抽奖的队伍能从教室最后排到教室门口。

当时我会为了抽奖活动设计流程环节,制定规则,抽奖的门票用什么兑换,奖项如何设置,找谁去哪搞一些有意思的奖品等等,现在想来还是挺了不起的事儿,可是曾经很长的时间里,我都不认为这有什么好值得自我肯定的。

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跨越了2000年这个时代交换的坎儿,一切新鲜玩意儿都层出不穷地冒出来了,电脑、游戏机这些炫酷前卫的装备,能让拥有这些装备的同学在班里轻松得到所有的关注。

字里行间很显然,我不是这些装备的主人,唯一能帮助我得到关注的就是学习成绩,可期末考试双百的新鲜劲儿,真是放学铃声响起的瞬间就没了,这种关注不持久,而且很容易形成心理落差。总之,单纯学习成绩好并不是酷小孩儿。

火爆启动抽奖活动

怎么办呢?某种需求得不到满足,那就创造机会好了。正巧当时在图片社工作的舅舅有很多内部周边福利,每次来看我的时候都给我带来一些,制作精良的贴画啦,篮球明星的漫画小人儿雕塑啦,可以随意摆弄的机器人模型啦等等。

光是放在桌子上摆弄,有点无趣,我就随手用铅笔盒,做了几个阄放进去让周围几个邻桌抽奖玩,结果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我意识到这事儿靠谱,于是当天晚上回到家就开始琢磨具体的流程,制作好外形和功能性俱佳的抽奖盒,第二天启动抽奖活动。

想要的关注在抽奖活动越办越好的过程中得到满足,从之前期待上课能通过好好回答老师的问题,得到官方关注,开始慢慢期待下课能好好办抽奖活动,得到地下关注。

大人们无聊的教育

如果这个时候能有个成年人来告诉我,“王瑞,能想出这么有意思的活动,很棒哦”,可能我对自我的接受和肯定就能够早早建立起来了,很可惜,从未出现过这样一个人。班主任说,“王瑞啊,最近心思怎么不在学习上了,这样很危险”;父母说,“你每天捣鼓的都是什么玩意儿,小心点你”。

如果历史可以被重新设计,我希望班主任可以让我承包班级的文娱活动方案设计,我希望父母愿意花时间跟我一起完善活动流程,贡献更多的素材。可惜啊可惜,啥也没有,真遗憾。

我在想,如果当时班里举办抽奖活动的不是我,而是邻座的小朋友,我应该会特别羡慕、甚至嫉妒,“哇,Ta怎么能想出这么有意思的活动呢,好棒”。可事实上我从来没有发自内心地认同过,自己好像真的做得不错的那一面,这种双重标准怎么来的呢?明明同样的一件事情,别人做了和自己做了,评价怎么会差这么多?

有刁民修改了我们的归因方式

一件事情发生了,造成了某种结果,我们认为是什么属性的原因造成的,就构成了我们的归因方式。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的归因理解方式,一共分为四种:能力、任务难度、努力和运气。其中,能力是最稳定的向内归因,运气是最不稳定的向外归因。

哪种归因方式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否定自己呢?那就是:自己做成了某件事,就是因为任务简单或者运气不错;而别人做成了某件事,就是因为人家能力强或者足够努力。

唉。

怎么那么巧,你被命运分配的都是简单的任务,而且好运全给你呢?没点实力,岂不是很危险?

其实我们也不是生而低估自己的,只是我们成长的环境在偷偷地、未经我们同意地,在修改着我们的归因方式。当不谙世事的我们被频繁地告知,自己考好了就是题简单,人家考好了就是实至名归,也许一开始我们会质疑,但是次数足够多的时候,我们是真的会相信的。

于是这种归因方式便渐渐地稳定下来,速度快到我们根本来不及意识到自己在否定自己,就已经把自己否定了。

不想再做待宰的羔羊

既然这种归因方式不是写在基因里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让它慢慢滚出我们的身体了,挺占地儿的。坦白讲,我是在去美国那两年才慢慢把归因方式调整过来的。曾经我就是典型的——

“哦,这次考得不错,大概是题比较简单吧”

“成功申到了全美top30的学校,哦,大概今年刚好没什么人申吧”

“全英文的paper得了A,哦,大概这个老师比较心软吧”

......

在美国经历了什么才终于扔掉这种自我否定的归因方式呢?同学和老师们浸泡式的肯定和支持。

一块做项目的小组同学会说,“呀,你一个人来美国学习和生活,很了不起啊”,虽然中国人去了明明都是很独立地学习和生活,没什么特别的;

在我自认为问了教授一个很白痴的问题之后,教授夸张地说,“呀,这个问题很不错,刚才上课怎么没问呢,值得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就是因为觉得太白痴了,所以才怕在课上出洋相;

被一起模拟咨询没几天的搭档偶然知道当天是我生日,竟然第二天送了我一些小礼物,让我感觉到自己是很重要的,虽然对方似乎对谁都这样;

......

这些曾经得到的肯定反馈,实话讲,我并不觉得百分之百真的是因为我棒出了什么高度,客观来说,这只是他们在社交当中的一种习惯,我们可以认为是礼貌。但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都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我需要肯定反馈的时候,他们说了或者做了出来,这就够了,这,真的就够了。

就好像小学做抽奖活动的时候,我也不是要大人们给我颁个什么奖,随口说一句“很棒”就够了,真的就够了。

写到这,突然更加明确安慰记的初心,什么是把心理学变成生活方式,就是如果你身边得不到应该有的积极反馈,我们可以,而这样就够了。

新年第一个重要心理武器——

#我很棒#因为我很认真地对待每一位咨询的来访者

欢迎大家以#我很棒#开头留言

get2018新技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