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秦汉)(十一:韩信被杀、流放彭越、英布谋反)
中国古代史(秦汉)(十一:韩信被杀、流放彭越、英布谋反)
公元前196年
韩信被杀:狡兔死走狗烹
公元前196年,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死在长安。杀他的人是皇后吕雉。
据说,韩信的死法很特别,他整个人被吊在一口钟上,然后被一群宫女,用手持削尖的竹子,刺成了筛子。韩信在楚汉争霸中立有大功,刘邦曾立誓许他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兵器不死。要不违背誓言杀掉韩信,用钟口罩住他的身子,就是不见天,把人吊起来双脚悬空,就是不见地,用尖锐的竹子伤人致死,也算不上用了兵器。吕雉在韩信的死法上别出心裁,是为了保全刘邦名声,不违背这对君臣间的生死承诺。不过,刘邦的誓言纯属欲盖弥彰,他信誓旦旦地保证韩信不死时,早就起了杀韩信的心思。
其实,在与汉帝国和刘邦的交往中,韩信的一生中,一直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生死的边缘徘徊。最初加入刘邦阵营的韩信,是走在钢丝上的。跟着刘邦入蜀时,韩信官职卑微,犯了事儿连坐,差点被杀,幸而夏侯婴所救。受到萧何举荐,拜为大将军后,韩信的攻略方向是魏赵燕齐,打的每场仗,几乎都是生死之战。刘邦和项羽在荥阳对阵,每次韩信大胜,汉军使者就来收取精兵,拉到荥阳前线。余下的老弱病残,都留给韩信。对阵赵国的战斗最为艰难,背水一战最终胜利算是九死一生。
随着韩信在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刘邦对他的猜忌越来越重。平定齐国后,趁刘邦危急要挟刘邦封他齐王。刘邦为控制韩信的军权,也曾做过努力。楚军曾将刘邦围在成皋,刘邦突围后来到韩信军营,趁他没起床夺下了兵符,不过这都没能控制韩信实力的发展壮大。楚汉决战阶段,韩信击败龙且率领的二十万大军,以齐王的身份,成为楚汉之间举足轻重的力量。盱眙人武涉为韩信分析天下大势,说刘邦为人反复无常,几次差点死在项羽手里,项羽心软放了他,可刘邦转身就带兵开战,他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尽吞天下,你现在为刘邦打仗,将来也不会有立足之地,不如和楚联合,三分天下。但韩信感念刘邦恩德,他说刘邦用我为上将军,把他的衣服给我穿了,他的饭食给我吃了,我说的计策他都听了,我才有今天。背叛信任自己的人是不祥之兆,就算将来我死了,也不后悔。此后,齐国辨士蒯通为韩信提过更详细的楚汉齐三分之策,但韩信没有走上自立的道路。楚汉间的战斗天平倾斜的很快,不久项羽垓下战败乌江自刎,韩信被徙封楚王,对刘邦的威胁变低。项羽的旧将钟离昧逃亡到楚国,劝说韩信举兵反汉,韩信不从。第二年陈平献计,刘邦诈游云梦,韩信被抓回长安,降为淮阴侯。此后,韩信开始了在长安为期五年的政治生活,他耻于和周勃、灌婴等汉将同列,与刘邦的关系也不好,经常托病不朝,地位跌到低谷。
五年后的一天,汉将陈豨调任赵国国相,离开长安,韩信对他说出了心里话。他说你这一去,长安里讲你谋反的谗言源源不断,陛下就会亲自带兵讨伐。真到了那步,咱们可以里应外合。不到一年,陈豨果然起兵,但韩信没等来陈豨的消息,他等来的是带着谎言的萧何。萧何告诉韩信,叛变的陈豨已在前线战死,群臣皆贺,就算你有病在身,好歹勉强进宫一次。于是韩信进宫了。不过等着韩信的,却是吕后的铜钟、吊绳和竹刺。
结论:削弱了汉朝初年异姓诸侯王的势力。
公元前196年
流放彭越:被骗走的诸侯王
公元前196年,梁王彭越以平头百姓的身份,被刘邦流放到蜀地。他的罪名是不忠诚。
其实,在刘邦建立汉帝国的过程中,彭越一直很忠诚。彭越是昌邑人,身处乱世的他,少年时就做了强盗,陈胜和项梁起兵的时候,很多同伴都去投奔,他们告诉彭越说,如今豪杰争相叛秦,你可以过来一起。彭越却说,现在是二龙相斗,我想再等一等。很快彭越就看清了形势,大约在一年后,彭越率兵投奔刘邦,帮助刘邦攻打昌邑。
项羽分封诸侯后,彭越手下的人已经发展到一万多,但他没有臣服项羽,而是在齐王田荣举兵反对项羽时,一起加入了反项羽的阵营。等到刘邦率兵,从三秦之地出兵,彭越被任命为魏国相国,此后在楚汉争霸的过程中,彭越一直在楚国的敌后战场搞游击作战,断掉楚国的粮食通道。汉高祖五年,项羽率主力转战他处,彭越趁机收复了三十多座城池,收获了粮食十万斛,为刘邦提供军粮。
不过,与韩信的情况相似,在最终对楚用兵的问题上,彭越和刘邦产生了隔阂。楚汉争霸进入决战阶段时,刘邦的兵力仍然不足,他希望彭越和韩信加入最后的对楚作战。但在对抗楚国的作战上,彭越和韩信的战略地图和刘邦不同,二人并非跟随刘邦一同作战,而是各有战场,韩信在齐国,彭越在梁国。为了能够使彭越迅速加入对楚决战,张良建议刘邦说,彭越很早就想在魏地称王的想法,不如和他约定,彭越为梁王。收到封王的消息后,彭越从梁国地界赶来,参与了垓下之围,项羽败亡后,彭越又回到了梁国。此后,他一直和长安保持联系,直到被杀的前一年。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安稳日子的到来,韩信和张敖被相继废掉王爵后,彭越心有余悸,意识到自己成了刘邦的眼中钉。
汉高祖十一年,汉将陈豨在代地发动叛乱,刘邦亲自带兵征伐。经过梁国境内时,刘邦向梁王彭越征兵,彭越说自己有病在身,只派了一名将领前去。刘邦对彭越的做法很不满,于是刘邦派人去责备彭越。彭越听了汉朝使者的一通责备,心里发慌,想要亲自去见刘邦。但他手底下的将领扈辄觉得不妥,他说大王最开始并没有亲自去,现在挨了一通骂,反倒去了,只怕见了刘邦,会被人家抓住。依我看,倒不如发兵谋反。扈辄的话不是毫无根据,几年以前,楚王韩信就是在迎接刘邦的时候,被捉回到长安的。彭越不愿就此起兵,仍说自己病重,不去见刘邦。
没过多久,彭越手下一个大臣犯事,不愿意等死,跑到长安告了彭越一状,刘邦以此为借口把彭越抓起来,关在洛阳。根据司法部门的查证,彭越谋反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所以上奏刘邦,请示意见。刘邦决定把彭越贬为庶人,流放到蜀地。流放途中的彭越,见到了从长安赶往洛阳的吕后,他哭哭啼啼跟吕皇后诉说自己的无辜,希望能够得到释放,回到自己的老家。吕皇后答应了他,带着彭越回到了洛阳。到了洛阳,吕皇后没有兑现诺言,她的想法更狠,他对刘邦说,彭越不是简单人物,如果把他流放到蜀地,只怕会留下后患,不如直接把他杀掉。刘邦同意了皇后的意见,彭越再次被人状告谋反,这一次,处罚方式更为严厉,廷尉王恬的意见是对彭越进行族诛。就这样,“不忠诚”的彭越死了,他的梁国也被废除,对刘邦和汉帝国威胁的诸侯势力,又少了一个。
结论:汉初异姓诸侯王的势力被进一步削弱。
彭越知名度不高,不表示能力不强,他可是汉初十大将之一。
公元前196年
英布谋反:异姓诸侯王的最后抗争
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起兵叛乱。
英布的起兵不是一场偶然。他之所以发动叛乱,原因是刘邦对诸侯王最近一年实行的政治恐怖。不久前,楚王韩信在钟室中被秘密杀害。随后死的是梁王彭越,罪名虽然是谋反,但事实很不清楚。英布还记得他最后见到的彭越,是一盒肉酱。长安朝廷对诸侯王恨之入骨,彭越人死了还不算,还要把他剁成肉泥,包装成礼盒,分发给各地诸侯王,以儆效尤。
见到彭越肉酱的英布内心惊惧,似乎那预示着和彭越一样的人,都不可避免的最终结局。于是,英布暗中整顿兵马,打探消息,等待着长安的风吹草动,防备着同样在暗中筹谋,准备打击自己的力量。
没过多久,刘邦亲自率兵前来,英布和汉帝国之间的战争爆发。不过,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有点滑稽,它起源于一个马屁。英布有个宠爱的姬妾得了病,经常去医生家里询问病症,而这个医生和英布的大臣侍中贲赫是对门。贲赫一看这是好机会啊,就趁机贿赂给姬妾很多钱,要她帮自己在英布面前说好话。收了钱的宠姬侍奉英布时,就夸贲赫是个好人。英布一听这里有问题啊,贲赫好不好,你怎么知道?难不成是红杏出墙了?于是英布下令去抓捕贲赫,贲赫听到消息,一口气跑到了长安,索性告发英布谋反。
长安朝廷对贲赫的言论展开了讨论,萧何认为英布没有理由谋反,建议派人去淮南查验。得知贲赫逃到长安的消息,英布很担心,他害怕贲赫说出自己暗中调集兵马的事情。于是长安的使者一来,英布觉得走投无路,把贲赫全家杀了,竖起了反旗。
刘邦听说了英布反叛的消息,召集众人商议。众将的意见很一致,既然英布反了,收拾掉就是了。滕公夏侯婴心思更细,他把曾在楚国做官的老臣叫来,问询英布的反叛原因。老人说,这也不稀奇,去年朝廷杀了彭越,前年杀了韩信,英布和他们都是一路立功封王的功臣,害怕自己遭殃,所以反了。夏侯婴看老者说得明白,就把他引荐给刘邦亲自问询。
老人对刘邦说,现在英布已经反了,他在战略上大体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袭取吴楚之后进军齐鲁,传檄燕赵,中策是袭取吴楚之后进军韩魏,占据成皋,下策则是用兵之弟集中于南方,依我看,英布会采取下策。刘邦问老者,为何英布偏偏采用下策。老者说英布是囚徒出身,不会为天下人考虑,只会困守一隅。刘邦听了感到胜算在握,亲自出征。
英布同样也在猜测刘邦的动向。起兵时,他对麾下将领说,刘邦已经老了,一定不会亲自带兵赶来。如今韩信和彭越已经死了,其他的将领来,根本不足畏惧。但英布的进军动向不出长安所料,果然集中在南方一隅。英布最初的进军很顺利,他一路向东杀死了荆王刘贾,又渡过淮河攻击楚国,打败了楚王刘交。最后,英布与刘邦的兵马在蕲西相遇(今安徽宿州西部)。两军对垒,刘邦问英布为何要反?英布回答说,没什么原因,就是想当皇帝了。这话气的刘邦大骂。初次的交锋以英布的失败告终。此后,双方又爆发了多次战斗,但英布一方势力较弱,无法抗衡汉帝国的军队,英布率军南渡淮河,向着江南逃亡时,麾下只剩下数百人的队伍。穷途末路的英布一路逃到番阳,在那里,他被当地人在乡村的田舍间杀死了。
英布死后,淮南王的封国仍然存在,但坐王位的换了人,成了刘邦的儿子刘长。
结论:汉初最后一个富于军事实力的异姓诸侯正被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