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历时一年桓振终被斩杀,司马德宗复位东晋复活 2024-05-11 16:58:49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53篇元兴三年(公元404年)五月,刘毅进抵巴陵,斩杀王稚徽。何无忌和刘道规分别进攻桓谦驻守的马头和桓蔚驻守的龙泉,全都击破。何无忌打算乘胜直指江陵,刘道规道:“兵法屈申有时,不可苟进。桓家世代居住西楚,百姓对他们效忠已成习惯。况且,桓振勇冠三军,我们很难在战场上夺取胜利。应该养精蓄锐,慢慢以计取之。”何无忌不听,执意出击,桓振在灵溪迎战,冯该也率军支援。结果,晋军大败,被杀千余人,退回寻阳,何无忌和刘毅等上书请求处罚。刘裕因刘毅是统帅的缘故,免除他的青州刺史职务。随后,桓振以桓蔚为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在此之前,巴东太守柳约之、建平太守罗述和征虏司马甄季之听说桓玄已死,率舰队从白帝东下,抵达枝江,准备攻打江陵。听说何无忌战败的消息后,他们不敢继续再进,向后撤退。不久,罗述和甄季之都患上疾病,柳约之向桓振诈降,打算在内部突袭,因阴谋泄露被杀。柳约之的司马时延祖和涪陵太守文处茂集结残兵败将,退保涪陵。六月,益州刺史毛璩派麾下将领攻打汉中,斩杀桓玄任命的梁州刺史桓希,毛璩自领梁州刺史,趁乱扩大地盘。之后,双方因疲惫不堪、粮草不继心照不宣的暂时停战。九月,刁骋因谋反被诛杀,刁氏在江南的一支就此灭绝。刁氏十分富有,奴仆宾客横行霸道,垄断山林和湖泊物产,成为京口的祸害。刘裕将刁氏财产全部散发,命百姓能拿多少就拿多少,结果一整天都没拿完。当时,州郡饥馑困顿,靠着刁氏的财产,竟得以渡过难关。十月,刘毅、何无忌和刘道规再度从寻阳西上,桓振派镇东将军冯该据守长江东岸,扬武将军孟山图据守鲁山城,辅国将军桓仙客据守偃月垒,军队共有一万人,水陆呼应。刘毅攻打鲁山城,刘道规攻打偃月垒,何无忌扼守中流,战斗一直从早晨激战到中午。最终,晋军大获全胜,生擒孟山图和桓仙客,冯该逃奔石城。十二月,刘毅等攻克巴陵。刘毅号令严明,军纪整齐,所经过的地方,百姓安居乐业,刘裕重新以他为兖州刺史。桓氏那边,桓振以桓放之为益州刺史,驻军西陵。文处茂击败桓放之,桓放之逃回江陵。这一年,因为桓玄之乱,东晋百姓纷纷扶老携幼逃到淮河以北,路上络绎不绝。高层争权夺利,受苦的永远是老百姓。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正月,南阳太守鲁宗之发动军队袭击襄阳,桓蔚失败后逃往江陵。正月初七,刘毅等人抵达马头。桓振挟持司马德宗屯据在江津,派使节请求割据江州和荆州,以送回司马德宗作为交换条件。刘毅等人没有答应,或者说不敢答应。正月初九,鲁宗之在柞溪将桓振的部将温楷击败,进屯纪南。桓振留下桓谦、冯该镇守江陵,亲率部队与鲁宗之展开决战,大破之。趁着桓振不在,刘毅在豫章口击败冯该,挺进江陵,桓谦弃城而逃。也许是走得太匆忙,也许是故意的,桓谦没有带走司马德宗。于是,刘毅等人进入江陵,抓住卞范之等人,全部杀掉。桓振回师,望见城中大火四起,知道江陵已被攻陷,部众全部溃散,他自己单马逃到涢川。正月十三,脱离桓氏魔掌的司马德宗下诏称,将国家的重大事件处理权全部交给刘毅。此时的刘毅虽然不敢当真,但内心深处已经有了一些小想法。正月十六,司马德宗下令大赦,改元义熙,只有桓氏家族不加原宥。因为桓冲忠于王室的缘故,特别赦免了他的孙子桓胤。随后,以鲁宗之为雍州刺史,毛璩为征西将军及都督益、梁、秦、凉、宁五州诸军事,毛璩的弟弟毛瑾为梁、秦二州刺史,毛瑷为宁州刺史。不久,刘怀肃(刘怀敬之弟)在石城追上冯该并把他杀了,桓谦、桓怡、桓蔚、桓谧、何澹之、温楷等人都逃至后秦。二月初五,东晋留台准备皇帝专用的车驾仪仗,去江陵迎接司马德宗,刘毅和刘道规留在夏口驻扎,何无忌陪同护卫司马德宗还都。三月,桓振自郧城发兵袭击江陵,荆州刺史司马休之迎战。结果,司马休之大败,逃奔襄阳,桓振再次占领江陵。刘怀肃从云杜带兵迅速赶到,在沙桥与桓振展开决战。刘毅又派广武将军唐兴前来助战,终于杀死桓振,重新夺回江陵。桓振虽死,但不管怎么说,他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还能屡次击败晋军,确实是个人才,如果桓玄早点用他,胜负真的不可预料。三月十三,司马德宗抵达建康。第二天,文武百官前往宫门拜见请罪,司马德宗下诏所有人官复原职。至此,失去皇位一年多、又被桓玄、桓振裹挟漂泊近一年的司马德宗终于重返建康。能够捡回一条命,真的是祖上烧高香了。殷仲文及时悬崖勒马,送回两位皇后,不仅免除一死,还再度担任尚书。为了站稳脚跟,他开始不遗余力的刷存在感。当时,朝廷历经丧乱,音乐设施损毁严重,殷仲文向刘裕进言,请求重建。刘裕道:“现在没时间做这些事,况且我也不懂。”殷仲文道:“如果你喜欢它,那就自然懂了。”刘裕毫不客气道:“正因为懂了就会喜爱,所以我才不去学它。”怼得殷仲文哑口无言。三月十九,东晋朝廷以琅邪王司马德文为大司马,武陵王司马遵为太保,刘裕为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原任的徐、青二州刺史仍然兼任。刘毅为左将军,何无忌为右将军、督豫州、扬州五郡诸军事、豫州刺史,刘道规为辅国将军、督淮北诸军事、并州刺史,魏咏之为征虏将军、吴国内史。不久,以魏咏之为荆州刺史,代替司马休之。然而,别人都兴高采烈的接受任命,刘裕却坚决辞让。司马德宗又加封他为录尚书事,刘裕还是不肯接受,几次请求回到属地。难道还嫌小?司马德文有点慌,命令文武百官一起敦促、规劝刘裕,司马德宗甚至亲自驾临刘裕的宅第。刘裕不胜其烦,再次前往宫门拜见,陈述理由。最后,司马德宗终于同意他回到属地。以刘裕的功劳,不管授予什么官职都是理所应当的,也没人敢说三道四,但他为何如此坚决的拒绝呢?说到底,刘裕是一个注重实际的人,在他眼里,当下最重要的是回到京口重建北府兵,而不是留在建康享受所谓的高官厚禄。 赞 (0) 相关推荐 从西晋到隋的时代 南北朝之一、刘裕 一.南北朝之要述 南北朝(420-589),实为南朝与北朝.时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处于分裂状态.始于元熙二年(420年),东晋晋恭帝禅让于刘裕,刘宋始建,止于陈后主帧明三年(589年)隋灭陈国," ... 江陵争夺战:谯国桓氏重返荆州,江陵城几度易手,桓楚难阻覆灭 东晋末期,建立桓楚政权的桓玄死后,一直作为上游荆州治所的江陵城中,又发生了几次颇为激烈的城池攻守.争夺战.而交战的双方发生在,以桓振.桓谦等为代表的桓楚残留势力,以及以刘毅.何无忌等为代表的东晋新兴势 ... 宣城桓氏家族续考(下) 宣 城 桓 氏 家 族 续 考 陆再奇 六 宣城桓氏第六代桓振.桓亮考 宣城桓氏第六代史载男十一人.女一人,分别是:平南将军.镇南将军.江州刺史.湘州刺史桓亮,义兴郡王.辅国将军桓濬,西昌县王桓邈,豫 ... 激荡四百年:萧宝卷迷之自信终被宰,历时一年萧衍王业奠基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78篇 萧衍率军兵围建康宫城时,杨公则驻扎在领军府垒北楼,与南掖门正好相对.他曾登楼观战,城中遥望麾盖,用神锋弩射击,穿透胡床,左右都大惊失色,杨公则 ... 激荡四百年:沈田子以一千斩杀一万,王镇恶出奇兵收复长安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89篇 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七月,刘裕抵达陕城,沈田子和傅弘之率兵进入武关,后秦守将纷纷弃城而走,沈田子等进驻青泥. 姚泓命给事黄门侍郎姚和都驻 ... 激荡四百年:修建龙城慕容皝自求燕王,刘翔出使东晋用心良苦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19篇 咸康五年(公元339年)十月,慕容皝自认为称王没有得到晋室的任命,派长史刘翔.参军鞠运前往建康进献俘虏和战利品.报告功绩,说明假摄称王的意愿, ... 激荡四百年:司马保不自量力终至覆灭,张寔意外被杀前凉成乐土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74篇 长安沦陷,司马业既死,长安以西还有两股势力尚未臣服汉国,分别是西平公张寔和南阳王司马保,前者盘踞姑臧,后者坐镇上邽.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立场摇摆 ... 激荡四百年:祖逖历经波折终入谯城,司马睿惺惺作态继位为帝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68篇 祖逖在没有得到司马睿实质支持下,自行渡过长江,在淮阴召集了两千士卒,然后进至芦洲.随着兵力的增多,他看上了谯城,想要以谯城为根据地. 谯城的地理 ... 激荡四百年:刘道济滥政益州内乱,平定叛乱竟历时五年之久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22篇 虽然接连经历了谢晦之乱和北伐之败,但在刘义隆的努力下,刘宋还是渡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政局趋稳,百姓获安. 然而,在距离建康最为遥远的益州,刘宋 ... 激荡四百年:众大臣拖字诀拖死桓温,桓冲顾全大局谢安崛起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71篇 宁康元年(公元373年)二月,桓温入朝晋见,司马曜让吏部尚书谢安.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 对于桓温此番入朝的目的,朝野众说纷纭,有人说桓温要杀 ... 激荡四百年:段龛狂妄自大激怒慕容俊,慕容恪历时一年平叛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43篇 慕容翰的儿子慕容钩和青州刺史朱秃共同治理厌次,他自恃是宗室嫡传,经常欺辱朱秃,朱秃对他怀恨在心. 永和十年(公元354年)七月,朱秃突然袭杀慕 ... 激荡四百年:慕容翰心念故国故意放水,慕容皝历时三年平叛成功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08篇 咸和九年(公元334年)二月,慕容仁让亲信翟楷领东夷校尉,原平州别驾庞鉴领辽东相,公然和慕容皝分庭抗礼. 作为配合,段辽派军队袭击徒河,却无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