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笔下的庐山又是怎样的庐山? 2024-07-29 09:21:37 诗词可以抒情,还可以说理。 读“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们明白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们懂得最美好的风景,往往最短暂;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知道希望永在前方;……许多诗人都写过哲理诗,对于诗词君而言,印象最深的哲理诗,是小学课本上苏轼的《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语文课本上,《题西林壁》背后有四个大字:背诵全文。从此这首诗就印在我的脑海中。鲜为人知的是,《题西林壁》是苏轼游庐山时所作。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从黄州被调到汝州,路过九江时,与友人参寥子游览了庐山。 苏轼有一篇文章叫《自记庐山诗》,详细地记录了写作《题西林壁》的过程。这是苏轼第一次来庐山,“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见,殆应接不暇”。庐山的风景秀丽奇绝,苏轼想好好的欣赏庐山的风景,于是在开头便说了“遂发意不欲作诗”。可是,来到庐山,庐山的僧俗百姓都认识苏轼,苏轼非常感动,于是自嘲说,前面说不写诗的想法过太荒谬,不知不觉吟出一首五绝:芒鞍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感动于庐山僧俗百姓的欢迎,苏轼心情大好,第一首出来后,苏轼一口气又写了两首五绝: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自昔忆清赏,初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两首诗写出了初游庐山的惊喜,苏轼早年就知道了庐山风景的俊秀,而今真个到庐山,恍在梦中。游览庐山时,苏轼看到了李白的诗和徐凝的庐山诗,写就了第四首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众所周知,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徐凝的《庐山瀑布》,同为名作。《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对于李白的诗作,苏轼大加赞赏,说李白的诗是千古名句。后两句说庐山水再多,也洗不清徐凝的这首恶诗。徐凝的《庐山瀑布》并非真的是恶诗,只是苏轼将李白诗与徐凝诗对比,认为李白的诗更为出色。 此番游庐山,苏轼十分尽兴,一共游了十多天,庐山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看也看不够。最后,苏轼与参廖子同游了西林壁,写下这首传世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次的游庐山,苏轼写下了五首庐山诗,最后在《题西林壁》中画上了完满的句号。西林,是庐山上的西林寺。 在庐山游览了十多天,苏轼将庐山可谓是看个清清楚楚、真真切切,可是,苏轼还是说: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各不同。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后两句是议论: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全诗融景物、感情和哲思于一体,传颂不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为千古名句。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所以,不能见庐山的全貌。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人往往受限于自己的具体处境,而对事物的认知偏于一隅,得不出全面的结论。只有跳出事物之外来认识事物,才有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知。 赞 (0) 相关推荐 《题西林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苏轼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吗! 中国的诗词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仍在以它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滋养着坚持品读古诗词的人们.沿着历史的长河溯流而上,我们总能捡拾到古代文人墨客于中华山水之间留下的那些经典之作,读来朗朗上口.妙趣无穷. 苏轼的& ... 苏轼题在寺庙墙壁上的一首诗,写出深刻人生哲理,百读不厌 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静下来,读读诗吧. [缘起] 你去过庐山吗?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境内,山高1400多米,景色秀丽,有"匡庐奇秀甲天下". 唐宋那会儿,江西省等南 ... 游览庐山美景后,李白白居易苏轼各写一首千古名篇,谁意境更高? 江西庐山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区,从古至今,一直受到骚人雅客们的偏爱.唐朝李白.白居易和宋朝的苏轼,都曾登庐山,亲近自然,并受到庐山风景的启发,写下了各自的诗歌名篇. 三位诗人在三个不同的时间节点来到庐山, ... 苏轼临终前写下一首庐山诗,仅28字,却道尽人生三重境界,不免唏嘘感慨 假如你想找一名古人去旅行,一定不要找李白,他太过于狂傲,不知天高地厚:也不要找杜甫,他的命太苦,对生活没有信心:要找就找苏东坡,他是一个懂得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有趣的人. 这句话是余光中说的,这么一句普通 ... 苏轼临终前1首诗《庐山烟雨》/《观潮》,短短4句,道尽人生3境界,多数人只到第2层 对于人生境界的感悟,从古至今都有不同的理解. 如今,大多数人比较认同中国哲学家冯友兰所说: '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 苏轼笔下的春天,就是最美的春日诗词 <蝶恋花·春景> 宋代: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何处无芳 ... 李白写下千古名句,他抄袭后成千古名句,苏轼骂抄者又是千古名句 在我国5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华夏大地诞生出了许多灿烂夺目的文化,其中,诗词文化无疑便是最广为流传的一个,几乎每个人都能轻松背诵出一首古诗出来.而说到诗词,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人物,往往都是李白,他不仅仅 ... 苏轼笔下的秋天,写尽人生的百味! 秋天在许多诗人的眼里,总是凄凉怅惆的,而在北宋大诗人苏轼的笔下秋诗什么样的呢?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荷花凋谢,菊花的 ... 苏轼笔下的“月”之意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1076年中秋之夜,苏轼在密州太守任上看到月亮时的祈愿:"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这是被贬黄州时,苏轼酒后夜行蕲水之畔看到 ... 《诗经》里的菟丝子,既是诗人笔下爱情,又是医家方中良药【一点资讯】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朱莎 爰采唐矣?沬之乡矣. 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鄘风·桑中> 这是<诗经>中的一 ... 苏轼笔下的3座楼,对应人生3层境:深爱哪一首,你就在哪一层 2021-04-15 10:52 华人号:中国文化 丰子恺先生曾经写道: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分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 王国维先 ... 苏轼笔下的春天,诗情画意,写尽人生百味! 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看到远山渐绿的颜色,那是春的语言: 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看到枝头重现的雀跃,那是春的呢喃: 向阳草木青,明媚春光暖,春天有太多的面目. 李白眼中的春天是:"寒雪梅中尽,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