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人”有毒

“筛人”有毒    作者:南勇

  在法治模式下,人才的发掘与任用体制是所谓的精英政策,即一种基于应试(或考核)制度的人才淘汰机制。淘汰机制就像一个大筛子,筛眼非常细小。能钻过这些筛眼的人永远是极少数,所以这些人就是金子,理应被重用;而钻不过这些筛眼的人永远是绝大多数,这些人全部都是沙子,活该被淘汰。

  事实真是这样吗?

  未必。用筛子筛人的方法是极其危险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哪种生物比人更复杂,更多面,更具潜力和无穷无尽的可能性,所以,硬要拿一大堆标准去“衡量”人的潜力与可能性的做法是极其荒谬的。长期以来,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任何一种考试或选拔制度的存在都是权宜之计,完全治标不治本。这种制度的存在与其说是为了选拔真正的精英,不如说是对机会和资源有限性的一种妥协。说得稍微夸张点,考试这种东西的本质其实与抓阄无异:冰棍只有两根,但人有十个。怎么办?那就通过抓阄来决定好了。当然,我不否认考试这种形式的存在也许能让更有资格吃冰棍的人增加吃到冰棍的机会。但这个东西与其说是一种必然,不如说是一种偶然。因为是否有资格吃冰棍这件事的标准本身就是极其不确定的,很难做到真正的实至名归。

  事实胜于雄辩。大量被筛眼挡住的沙子最后却成为真正的金子,而大量钻过筛眼的金子最后却不可救药地沦为了沙子。

  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谓比比皆是。

  众所周知,真正的港姐冠军是很难成为银幕巨星的,而那些货真价实的银幕巨星往往来自港姐竞选淘汰者的行列;真正的巨贾大腕往往来自三流学校,而一流学校的毕业生充其量只能给这些大腕当高级打工仔……

  这些铁一般的事实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人不是豆子,不能用筛子来挑。否则,即便你筛出了合标准的豆子,也会发现这些豆子的芯都是烂的,看你傻不傻眼。

  那位说了:那你说怎么办?不让筛人,我们应该怎么选人、用人?难不成打开大门让人随便进?

  对,正确的做法就是这个“随便进”。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以“人”这个物种是不能用某种形式的标尺去衡量的,必须用心去感受。这样的感受过程绝对需要充足的时间,所谓“日久见人心”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只有打开大门让尽可能多的人进来,并让他们彻底放松、尽情表现(或者换一种邪恶一点的说法:让他们尽情暴露),你才能真正做到“识人”,并真正挑到“对”的人。否则,如果你硬要拿一把尺子去衡量,并把门槛设得太高,把门缝关得太死的话,不但你的选择余地会大大变小,而且你也不可能做到“识人”。因为如此高的门槛、如此窄的门缝会逼着被挑选的人做戏,好让他们至少看起来能更符合你的要求。这种表演会欺骗你的直觉甚至理性,让你在不知不觉中着了他们的道,并在他们真正进门之后才惊觉上当。俗话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人家都进来了,再踢走人家是一件既伤神又伤身更伤财的事情,实在是得不偿失,悔不当初。既然如此,还不如敞开大门,让大家自由进出,但并不给其正式身份,用一个比较长的试用期去好好地观察,好好地感受,最终你的选择一定八九不离十。

  其实,找员工和找老公是一个道理。“高富帅”只是一把尺,这个东西不可能测量出人心,所以相当不靠谱。真想挑到对的人,真想一辈子不离婚,幸福一辈子,就不能靠尺子去量,而必须耐下性子来拿出大量的时间去相处。否则,一旦结了婚,将生米煮成熟饭,再想离婚,代价可就太大了。

  总之,“识人”的关键在于人性的暴露,而要想让一个人无法表演、做戏,彻底暴露自己,只有给他充分的时间和极度放松的环境才行。而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与这个原则背道而驰的,我们在挑人的时候,时间卡得太死,环境收得太紧,这等于是上赶着逼着人家做戏给你看,主动鼓励人家忽悠你。而我们却沾沾自喜,居然真的自以为凭借所谓“阅人无数”的眼光和一大堆不着四六的所谓“瞬间识人术”(比如说某种近似于相面的迷信方式,再比如说某些故弄玄虚实则不切实际的问答环节)就能一举“识人”,为自己挑到最对的人,实在是让人笑掉大牙。

  再重复一遍:人不是“挑”出来的,而是“处”出来的。记住这句话,你将豁然开朗,海阔天空。

摘自《经典美文》

(0)

相关推荐

  • 烧茶迎客

    农村人热情好客,有客人来了,讲究的人家都要烧茶. 所谓烧茶不仅指给客人上杯热茶,而是要有烧的动作,端上来的除了茶之外,还有食品. 平常的日子,家里来了贵客.父亲在客厅给客人泡茶.敬烟,母亲从鸡窝里摸出 ...

  • 母亲做的那一锅豆腐真神秘啊

    小时候,不怎么喜欢吃豆腐,觉得豆腐即涩又苦,除非蘸酱油或者切片腌咸,最好晒成咸豆腐干. 可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包热乎乎的刚出锅的豆腐,正散发着浓浓的家乡的味道,洋溢着热闹的年味.顿时,满脑子都是那锅冒着 ...

  • 做戏

    文/陌柒柒 睁眼是戏,融入是戏,观望是戏,身不由己是戏,活着的人通通都在做戏. 何为戏?笑他人是戏,看他人是戏,入木三分皆为戏. 所谓戏,意见不同,观念不同,三观不同--意见相左的人碰撞,总会闹出戏来 ...

  • 做事与做戏

    现实中可分两种人,一种就是做事的人, 一种就是做戏的人.做戏本身并不可恨, 可恨的是他们往往把自己当作做事的人.

  • 比消极更坏的

    有人问叶圣陶<自嘲>(鲁迅的作品)中,是否有消极因素.叶在回信中称:承询鲁迅先生之诗,足下谓除五六两句外,余皆消极.消极是不错的.我以为消极中寄托真愤慨,鄙视当时的一切坏人坏事,积极意义当 ...

  • 学舞蹈就像个筛子,不断的筛人!

    学舞蹈就像个筛子,不断的筛人.先筛掉异想天开不练功就会的,再筛去三分热度懒散的.继续筛掉不坚持上课,不持续练功的,最后留下了坚持的人,成就持之以恒的态度,学习任何东西都是这样!什么叫练国标的人,练舞的 ...

  • 这猴子咬人有毒,还会冒充眼镜蛇!

    如果有一只又小又萌的猴子,睁着无辜的大眼睛,冲你伸开手臂,摆出"求抱抱"的姿势.你可要三思而后行.如果你遇到的是一只懒猴,那可要准备付出"爱的代价".不小心被它 ...

  • 精辟又噎人有毒的句子,句句直抵内心,发朋友圈秒赞!

    剑耀九天关注2020-12-19 09:18一.别把自己想的太伟大,要知道,在别人的世界里.不管你做得多好,你都只是个配角而已.二.什么事都要先在自身找原因,不要总是苟求他人.鞋子脏了,是因为你走的路 ...

  • 不粘锅是“害人锅”,涂层不仅有毒还致癌?“掌勺人”快看看吧

    家里用得好好的锅,刚买一个月,老妈突然要把它给扔了,都说老人更懂勤俭节约,平时连一张纸巾都要撕成两半用的人,怎么突然今天浪费起来了? "你不懂,不粘锅有毒!还会致癌!网上就是这样说的&quo ...

  • 已有多人误食中毒!这种果实酷似桑葚却有毒

    问: 中毒事件频发!这种果实酷似桑葚却有毒 语音版解答 文字版解答 眼下正是吃桑葚的好时节,这种饱满多汁.甘甜爽口的小浆果让很多人欲罢不能. 然而有一种果实外形与桑葚相近,实际上却有毒性,它就是--马 ...

  • 亲密关系里,8种让人受尽折磨的有毒关系​

    人人都渴望完美的亲密关系,为此我们都曾付出各种努力.在亲密关系里:好的关系,会让双方的身心都得到滋养,越来越甜蜜,越来越幸福.而糟糕的关系,则会让双方身心俱疲,在关系中饱受伤害. 01 一个人苦苦支撑 ...

  • 这个疾病最容易盯上“爱吃”的中国人,不关注早筛的人很危险!

    在胃的疾病中,胃癌是最让人恐惧的一种. 这是一种发生在胃黏膜腺上皮的恶性肿瘤,其中不管肿瘤的大小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凡癌肿仅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者均属早期胃癌. 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年有95万余例胃癌新 ...

  • 北京胸科医院肺癌早筛用上人工智能,这些人最好每年都查查

    早发现.早治疗是目前防治肺癌的最好办法,北京胸科医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肺癌早筛准确性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据统计,该院肺结节诊治中心去年进行肺癌早筛过万例,为环京地区人员会诊993例. 27岁的李 ...

  • 8种让人受尽折磨的“有毒亲密关系”,你是哪一种?

    人人都渴望完美的亲密关系,为此我们都曾付出各种努力.在亲密关系里:好的关系,会让双方的身心都得到滋养,越来越甜蜜,越来越幸福.而糟糕的关系,则会让双方身心俱疲,在关系中饱受伤害. 01.一个人苦苦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