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 | 过“陰曆年”,是每個中國人心底的情結
我們中國的曆法,大家都喜歡用陰曆,過正月要拜年,就是夏曆的遺風。殷商的正月建醜——以十二月作正月。周朝的正月建子,以十一月作正月。夏朝的正月建寅——就是我們慣用的陰曆正月。中國人幾千年來都是過的陰曆年,這就是“夏之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過的也是陰曆年,越南、朝鮮、緬甸、東南亞各國,統統是我們的文化,幾千年來他們都是過陰曆年。
我們推翻清朝,成立民國,實行過陽曆年以後,有人寫了一副對聯,傳說是湖南的名士葉德輝寫的。這副對聯說:
“男女平權,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陰陽合曆,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
講文化,牽涉到這些地方要注意,表面上看起來好像都是不相干的地方,但往往關係到國家的命運,也是國家大事最重要的地方。這副對聯代表了這個時代,“你過你的年,我過我的年”。就看過年這件事,我們這個時代,幾十年來沒協調、合作,老百姓內心對這政策始終不能適應配合。不要說民心——老百姓心理,關起門來講,我們今天在座的這些老古董,憑良心想一想,自己喜歡過陽曆年還是陰曆年?老實說,都喜歡過陰曆年。
——《論語別裁》
我們中國人,到現在沿用的,很多都是夏朝的文化,譬如過陰曆年,這是夏朝的文化;過清明等,是夏朝跟周朝聯合起來的文化。因為夏朝以陰曆的正月為正月,周朝是以我們陰曆的十一月當正月,商朝是以我們陰曆的十二月當正月。我們現在還喜歡過陰曆年,這是幾千年文化的根,變不了的。
所以我經常說,看文化的“廢興存亡”,就可以看到文化的力量,研究起來,科學哲學的問題很大了。譬如我講到《易經》的文化,中國人過年門口貼一個“三陽開泰”,很多年前在臺灣,《易經》沒有太提倡的時候,有人寫成“三羊開太”,好像吃火鍋,要太太來開似的。
“三陽開泰”怎麼來的呢?那是八卦,是一畫一畫來做代表的,也與二十四節氣有關。陰曆的十一月就是子月,子月有一個節氣叫做“冬至”,冬至一陽生,畫卦是一個陽爻,就是地球吸收了太陽的熱能,到了地心,地面上很冷,地心裡開始有一個熱的陽了,所以冬至後井水是溫熱的。到了十二月是二陽生,到了正月就三陽生,所以叫做三陽開泰。為什麼叫泰卦呢?上面是三個陰爻,代表是坤卦,坤是地;下面這三筆陽爻,代表天,是地天卦,這個卦名叫《地天泰》,所以正月是三陽開泰。到了二月陽能從地氣又上升,這個卦又變了,叫做《雷天大壯》。我們介紹這個是說明夏朝文化的存在,所以說,文化是超越了“廢興存亡”的範圍。
講到“廢興存亡”四個字,我們看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它所有的階段,拿佛學的名詞來講,只不過是分段生死,也就是“廢興存亡”而已;而這個民族的文化是永恆不斷、綿綿不絕的。所以我們要由這個精神去瞭解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歷史。尤其是青年同學們注意,這個時代正是“廢興存亡”的關鍵,只是年輕人挑不起這個“廢興存亡”的擔子,但是也不可被歷史的演變壓倒而失去信心。
剛才我來上課前,正好看到菲律賓的僑領在電視臺講,過去華僑在外面以中文為主,現在因為英文流行了,年輕的學生對中文都不重視了。這是個大問題,當時我就有一個感想,重視不重視是看我們自己民族站不站得起來,中華民族真站得起來,照樣會受重視。這也是“廢興存亡”的問題,不要因偶然一段的悲哀,自己就垮下去了,這不是我們的精神。
——《孟子與離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