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第8章)

第8章  春闱夺魁  金秋提亲
转眼之间,719年的春闱就到来了。
科举考试主要分为常科、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由京师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和各地方州县学馆出身、通过学校的选拔考试合格后举荐到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常科的科目有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经、进士是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重诗赋和策论,明经重帖经和墨义。相比明经,进士及第要困难得多,故坊间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唐朝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王维的目标就是进士及第。
经过数月准备,王缙、崔兴宗的书法、帖经、墨义都已不错,但诗赋尚未精熟,暂不参加京兆府试,王维独自前往。
719年的京兆府试,诗题是《清如玉壶冰》,出自南朝诗人鲍照所写的五言古诗《代白头吟》中的前两句诗——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表达了诗人向往正直、高洁的品格。
考生应试作诗,一律要在诗题前加“赋得”二字,即《赋得清如玉壶冰》。
王维铺纸磨墨,思忖片刻,便提笔写道:“玉壶何用好,偏许素冰居。未共销丹日,还同照绮疏。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馀。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王维用平淡清远的笔墨,写出了玉壶冰一般的坚贞和月一般的高洁。尤其是最后一句“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将玉壶冰尊称为君子,表面上说自愧不如,其实表达了他对玉壶冰的欣赏和认同,堪称点睛之笔。
考官们看了王维的诗作,大为赞赏,加上玉真公主的鼎力举荐,因此,此次京兆府试的解元,毫无悬念地花落王维。
消息传来,王维心中欢畅。通过了府试,就可以参加明年春天尚书省举行的礼部试。如果进士及第,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迎娶璎珞了。
王缙和崔兴宗似乎比王维还要激动。“摩诘兄,我这几天经常听到喜鹊在枝头叫唤,心里想着必定有喜事临门,今日果然应验了!”
“是啊,大哥,咱们速速回家禀告母亲,让母亲也高兴高兴!”
“夏卿,兴宗,明年京兆府试,你俩也莫妄自菲薄,定要去尝试一番才好。”
“摩诘兄,你把你用过的笔赠我和夏卿兄,好让我们也沾沾你的才气!”崔兴宗嘻嘻笑道。
说笑间,綦毋潜、卢象、崔颢等人也来到云来客栈,纷纷向王维道喜。王维自然是一番谦逊之辞,因为他明白,明年春闱之后,方可真正尘埃落定。
十多天后,当王维、王缙回到蒲州老家时,王维心里想着两件事。一是向母亲报喜,二是求母亲向崔府提亲。
看着眼前意气奋发、气宇轩昂的王维,王夫人一脸欣慰道:“摩诘,皇天不负有心人,这些年来,你的不容易,阿娘都知道。夏卿,你也要学大哥这股子拼劲。你们如果都成才了,阿娘就可以向你们阿爷交代了。”
“阿娘,您含辛茹苦抚育我们成人,我和弟妹们一定谨记在心,不让阿娘失望。”王维深知母亲的不易,一脸动容道。
“大哥,二哥,快给我们说说京城的事吧。”弟妹们团团围在王维、王缙身边,想听大哥、二哥说说京城的所见所闻。
于是,王维就从何为科举取士说起,讲到岐王、玉真公主的知遇之恩,讲到綦毋潜、崔兴宗等至交好友,最后,将话题落在了璎珞身上。
“阿娘,兴宗有一双胞胎姊姊,名叫璎珞。儿曾随兴宗前往崔府作客,有幸见到了璎珞,温柔贤淑,蕙质兰心,深得儿心。”虽然王维极力保持平静,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出了他话里话外的激动。和那个在弟妹面前一向沉着稳重的大哥,似乎判若两人。
“摩诘,你快到'弱冠之年’,是该谈婚论嫁了。倒是阿娘糊涂,一时竟没有想到。你说的崔家,可是博陵崔家?”王夫人先是有些意外,继而便一阵欢喜,这不是双喜临门么?
“是的,若阿娘为儿择妇,儿的心里,只有璎珞一人。”虽然当着弟妹的面,但王维已顾不了那么多,一口气说出了这句在心里藏了那么久的话。弟妹们在一旁挤眉弄眼,无不替大哥开心。
“摩诘,阿娘相信你的眼力。你喜欢的女子,阿娘自然也是欢喜的。即便我们王家有些般配不上,阿娘也会好好替你谋划。”
王维本来还有些担心母亲不愿出面提亲,因为怕被外人议论王家高攀了崔家,想不到母亲竟一口答应了。看着母亲夹杂着银丝的鬓发,王维情不自禁地跪了下去:“多谢阿娘成全。”
“傻孩子,阿娘一定为你风风光光地迎娶崔家大娘。”
“太好咯,大哥要提亲咯,我们有阿嫂咯!”弟妹们无不欢呼雀跃,沉浸在了久违的喜悦中。
这一年,王维19岁,璎珞15岁,正是最好的年华。
唐代婚俗极其繁复,从提亲到成亲,需经过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等六礼。
明白王维的心思后,王夫人请来官媒,将王维姓名、排行、生辰八字等一一写在大红庚帖上,预备好各色聘礼,和王维一起前往崔府提亲。
崔府那边,崔兴宗早已向父母透露王维对璎珞的心意,崔父崔母对王维本就欢喜,听说他对璎珞的这番深情后,自然愈发欢喜。崔父乐呵呵地对夫人说:“咱们女儿能有如此好姻缘,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这日,天高云淡,晴空万里,当王家的马车缓缓停在崔府大门口时,王维一时竟有些恍惚。
去年秋天来崔府时,他第一次见到了身着女儿装的璎珞,想不到时隔一年,此次前来,竟是提亲了!
这世间,有白首如新,也有倾盖如故。他和璎珞,从相识到如今,其实也不过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但在他心里,却似乎已经认识她很久、很久了……
接到门人传报后,崔父崔母忙喜盈盈地迎了出来,和王维母亲彼此见过,互相问候了一番。王维母亲出自博陵崔氏,和崔大郎祖上有些渊源。大家一见如故,很是投缘。
“王夫人,这是犬子兴宗,这是小女璎珞。”王夫人走进堂舍后,崔大郎便向王夫人介绍道。
“兴宗见过夫人,夫人一路车马劳顿,辛苦了。”兴宗恭恭敬敬地向王夫人行了一礼。
“璎珞见过夫人,夫人请用茶。”王夫人落座后,璎珞双手奉茶,恭恭敬敬地端到了她的面前。
王夫人笑呵呵地看着璎珞,从她手中接过茶盏,连连赞叹道:“崔老爷和崔夫人有如此佳儿佳女,当真好福气。”
璎珞垂眸一笑,向王夫人福了一福,便乖巧地站在了一旁。
“王夫人过奖了!令郎才华横溢、天赋过人,老夫夫妇好生欢喜!”崔大郎朗声笑道,言语中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当双方长辈忙着寒暄时,王维眼里却只有璎珞一人。
一年不见,璎珞出落得愈发清丽脱俗。只见她身着嫩芽儿绿宽袖短襦,下配石榴红六幅长裙。如瀑的秀发上,特地簪了去年那根玲珑剔透的玉簪,将她本就粉嫩的脸庞衬托得愈发柔美,王维不觉看得痴了。
“摩诘兄,如此大好秋色,咱们到附近走走如何?璎珞,你要不要一起?”王维的神情都被兴宗看在眼里,他灵机一动,计上心头。
王维当然明白兴宗的意思,但也不好立即应承。他看了看璎珞,璎珞也是抿嘴一笑,低头不语。
倒是崔大郎心领神会,捋着长须道:“咱们在屋里说话,你们不妨去外面散散,否则也拘得慌。”
三人闻言,都如释重负,脚步轻盈地走出崔府,往屋后的竹林走去。
对于这片竹林,王维印象深刻。他去年来崔府时,曾在这里听到璎珞银铃般的笑声。他对璎珞,既是“一见钟情”,也是“一听倾心”。当璎珞银铃般的笑声飘入他耳中时,他听到了爱的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的声音。
三人沿着蜿蜒曲折的林间小路,不紧不慢地走着。忽然,兴宗捂住肚子,眉头紧皱道:“哎呦,我肚子有些不舒坦,大概早起贪嘴吃多了。摩诘兄,你陪璎珞走走,我去去就来。”
说完,不等王维和璎珞反应过来,就一溜烟地往山下跑去。
看着兴宗转瞬间消失了踪影,王维哑然失笑,摇了摇头:“兴宗还是如此淘气,这么大了还贪嘴……”
才说到一半,王维忽然明白过来,兴宗这不是故意给他和璎珞创造独处的机会么?
自去年秋天和璎珞分别以来,他曾无数次憧憬,何时才能和璎珞重逢?重逢之时,他有好多好多话想对她说。没想到,今日终于重逢了!幸福来得如此突然。
此时此刻,璎珞如此真实地站在他的面前,距离他只有几步之遥,他心中不由一阵激荡。
“璎珞,你瘦了。”一阵山风从竹林间穿过,沙沙作响。王维上前一步,久久凝视着垂眸摆弄长裙飘带的璎珞。相对无言中,似有一股暖流在彼此之间流淌。就在下一秒,王维情不自禁地伸出手去,紧紧握住了璎珞的双手。
璎珞一怔,想从他掌中抽出手来,却反而被他握得更紧了些。他的手指稳定而有力,他的手掌温暖而干爽,仿佛有股酥酥麻麻的暖流从被他握住的地方直接蹿入了大脑,大脑里顿时一片空白。
她似乎听到自己在对他说:“王君,你也瘦了。”然后,终于鼓起勇气,抬起眼眸,刚好对上了他正低头凝视她的眼神。他的眼神,一如既往的明亮、深邃,带着让她迷恋的温润和深情。
“璎珞,还叫我王君么?”王维的笑容愈发和煦,眼神愈发深邃,仿佛一直可以看到她的内心深处。
璎珞只觉得一颗心跳得愈发厉害,几乎快要从胸腔中喷薄而出了,脸颊上更是一阵阵发烫,咬了咬牙,轻启朱唇道:“摩诘……”
璎珞还没说完,只觉得王维手上微一用力,她就几乎是晕眩般地跌入了一个温暖的怀抱。良久之后,她听到他在她头顶满足地、深深地叹了口气:“璎珞,你不知道,我有多么多么想你。”
刹那间,璎珞只觉得周围的一切似乎都消失了。这一切,美好得不像是真的。直到闻到他身上那熟悉的清朗气息时,才相信这一切原来都是真的。
“璎珞,你可愿意嫁给我?”王维的声音像是从天边传来,又像是从心底发出,让璎珞一时恍如梦中,不知今夕何夕。
好半晌后,璎珞才回过神来,压住心头的激荡,抬头看着王维道:“摩诘,其实,我一直想问你,咱们只见过两次,你为何……”话到嘴边,终究还是不好意思再问下去。
王维自然听懂了她的意思,搂住璎珞的手臂不由紧了一紧,在她耳畔笑道:“傻璎珞,我也不知为何,容我回去仔细思量一番,可好?”
璎珞心底早已一片柔软。这个男子的笑容和声音,实在让她没有一丝抵抗力。她闭上眼睛,伏在他的胸口,甜甜地笑了。
“璎珞。”
“嗯?”
“无事,只是,想叫你一声。”
一时间,璎珞只觉心中欢喜,就连眼前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都美好得让人沉醉……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从竹林中传来一阵沙沙的响声。
“莫非兴宗回来了?”璎珞心中一突,忙退后一步,向山下远远地望了望。其实,哪是兴宗的脚步声,只是风吹过竹叶时发出的声音。
王维哈哈一笑,上前轻轻一拉,便又将璎珞环入了怀中:“傻璎珞,便是被兴宗看到了也不打紧。从今日起,我便是他的姊夫了。”
听到“姊夫”二字,璎珞耳后不由一阵发烫,垂眸娇羞道:“说起来,兴宗还是咱们的良媒呢!”
“是的,待咱们成亲之时,咱们定要好好敬兴宗几杯,让他一醉方休才好。”王维朗声笑道,“日头快下山了,你身子柔弱,万一被山风吹着了倒是不好,咱们回去吧。”
“好。不过,我可不是弱女子,你难道忘了,你第一次见到我时,我比兴宗还利落呢!”
看着眼前巧笑嫣然、明眸善睐的璎珞,王维忍不住刮了一下璎珞的鼻子,并将璎珞的手指轻轻包在自己的掌心,含笑说了下去:“我怎会忘呢?那天,你虽是一身少年打扮,但你的眼神却让我念念不忘。我很诧异,一个少年,怎会有这样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后来,我捡到了你掉落的丝帕,上面竟还有我的诗。再后来,我从兴宗口中得知,你竟是女扮男装。那一刻,我方信世间真有'缘分天定’这回事。”
随着王维的讲述,璎珞的思绪也飞回到了一年多前。是啊,若非缘分天定,他在河东蒲州,她在河北定州,怎会相逢在长安街头?若非缘分天定,他们即便相逢在长安街头,也只是匆匆而过的过客,怎会有后面一连串的故事?若非缘分天定,他们怎会跨越千山万水地相逢、相识、相爱呢?
璎珞正神思千里时,王维继续说了下去:“再后来,我随兴宗来你家,终于见到了一身女儿装的你。虽说只是第二次见面,但在我心里,却仿佛已经认识你很久很久了……”
说着,王维把璎珞的手拢在一起按在了自己胸口,久久凝视着她的眼眸:“璎珞,你信么?当你款款向我走来时,我便知道,这辈子,我的妻子,就是你了!”
璎珞的手被王维紧紧按在胸口,即便隔着夹袍,也能感觉到他那一下又一下又急又快的心跳声,顺着手心向她传来。他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她都能感同身受。因为,那也正是她的感觉,从她第一眼看见他时就有的感觉。
当兴宗告诉她,那个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王维,正是她在元宵节酒楼偶遇的那个温润男子时,她不就有了一种莫名的惊喜和期待么?
后来,当兴宗带他来家中做客,当她听到他在堂舍随口吟诗,当他悉心教她弹琴,当他托兴宗转交她丝帕和信笺……他就这样一步一步走进了她的心里,占据了她的全部心思。
她渐渐明白,她过去的十五年人生,只是为了等他出现的那一刻!(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此物最相思——第159章

    第159章  恩泽一场 是夜,月光如水,清风无边. 玉真公主屏退左右,独自缓缓走进用青石围砌.花瓣漂浮的温泉池.透过氤氲的雾气,可以看到池水泛着粼粼波光.这是皇兄十多年前命人为她开凿的温泉,但她却总觉 ...

  • 此物最相思(第352章)

    安禄山去世后,投降安禄山的大唐官员心情各异. 据不完全统计,此时在安伪朝廷担任九品及以上职务的大唐官员共三百多人.其中,有在战场上战败投降的武将,如哥舒翰.达奚珣等:有长安沦陷后被俘虏到洛阳.被迫投降 ...

  • 此物最相思(第351章)

    757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定都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刚好满一周年. 看着洛阳.长安两座都城都已在大燕囊中,李隆基已逃到蜀中让出皇位,李亨组织唐军反攻长安却大败而归,安禄山越想越是痛快,早就传令下去,正月初一 ...

  • 此物最相思(第353章)

    虽然玉真公主早就有心理准备,猜想遭遇国破家亡.爱妃自缢.太子登基等一连串变故后的皇兄,状态一定大不如前. 然而,当她亲眼看到皇兄时,依然还是吃了一惊--他的双肩已经彻底垮了下去,目光中满是浑浊的苍凉, ...

  • 此物最相思(第350章)

    对于崔光远投奔李亨.边令诚被李亨斩杀.房琯战败于陈涛斜等,远在洛阳的王维都一无所知. 不是洛阳消息不通,而是王维有意封闭了自己. 自开蒙读圣贤书的那一天开始,"名节"二字,就如同烙 ...

  • 此物最相思(第354章)

    自玉真公主来到益州陪伴李隆基后,李隆基心中的悲凉和落寞稍稍纾解了一些,精神也渐渐好了起来.加上益州的天气也一日日暖和了,李隆基决定出去走走散散. 益州城东有一座寺庙,名为大慈寺,始建于魏晋时期.据益州 ...

  • 此物最相思(第349章)

    无论是李隆基在益州颁布罪己诏,还是李璘在江陵修筑江淮防线,都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平定叛乱的重任,最终压在了李亨身上. 当李亨在马嵬驿和李隆基分道扬镳时,当李亨历经艰难险阻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州(今宁夏 ...

  • 此物最相思(第347章)

    自从王维答应投降后,安禄山就派人将王维从菩提寺接了出来,安置在洛阳城最为繁华的天津桥附近的宅邸中. 几天后,任命诏书下达,王维被任命为给事中,和陈希烈.张均.张垍等人同朝为官,王维心中的苦闷自不必言说 ...

  • 此物最相思(第348章)

    当王维在安禄山眼皮子底下度日如年时,李白和杜甫也都各自经历着战争带来的磨难. 先说杜甫. 安史之乱爆发前夕,755年十一月,在长安漂泊了多年的杜甫回奉先(今陕西蒲城)看望久未谋面的妻儿.不料刚进家门, ...

  • 此物最相思(第346章)

    当王维被迫投降安禄山时,玉真公主和莲儿终于顺利抵达青城山. 自756年6月17日(农历)在长安金光门和王维分别后,玉真公主和莲儿就一路向青城山赶去.既然李隆基已经确定入蜀,那么,位于蜀中的青城山也定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