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击的角度谈杨氏太极拳的传统练法
我在跟随孙义昭老师学习杨氏太极拳中架子的时候,每个周末去他家里练习,每次都是2小时。一套中架子我整整学了一年的时间,和现在的杨氏太极拳学练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孙老师是按传统的教法教我们并要求我们按传统的练法进行练习。
孙老师的教学主要就是盘架子和推手,每次只教一个式子但要求很严。先开始一定要求我们立身中正、架子四平,尤其是大腿和裆要在一个水平面上。杨氏太极拳中架子每个式子都有几个动作组成,每个动作转化运行时孙老师都要求我们身形不能起伏,到了最后定式的时候还要求我们保持姿势不动五分钟以上才算合格。这种教法和练法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但孙师说当年田兆麟教授门内弟子的时候就是这样要求的,否则都是花架子练不出来技击的功夫。我记得当年刚开始练习时两腿发酸发硬发抖,上楼梯都困难,但三个月之后我就发现自己的两腿力量充沛,走路爬楼梯异常轻松。我把这个阶段的练习称之为太极拳练力的过程,主要练的是腿上的力量,没有这个力量支撑所有太极拳的动作都很难实现技击的应用。这和传统武术站桩训练的目的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杨氏太极拳强调桩要活站不能死站,桩站死了只能是僵力上身。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的是,相比较形意拳和八卦掌,杨氏太极拳这种训练的方法比较容易让初学者训练出下盘的功夫,为后续进一步的技击训练奠定基础。
这样学习了第一路的中架子,等两腿的力量饱满了,定式站他个十分钟都没有问题的时候,孙老师又从头开始教了。他要求姿势保持四平的同时,上肢和身躯要学会放松找劲。上肢放松的窍要在于腋下要空,双肘不可高过手腕,双肩肩井穴要落在两胯的环跳穴上。身躯放松的窍要在于含胸松胯,腰要随意念转动不能呆板。以捋挤两个动作说明,捋时上肢不动腋下含空要有掤劲,前手扶敌肘后手执敌腕,身躯缓缓后坐直到臀部与后足脚跟在一条线上,做到不能再后坐时含胸松胯转腰,上肢配合往下后方合劲,前半段后坐为引为化为捋,后半段转腰松胯为捩为撅为发。待敌欲后撤时再沉裆进胯先肩再肘再腕,双手合劲挤靠敌胸。挤靠时尾闾上提后足蹬地,要做到气贴背脊、沉肩送肘。凡是各式均有类似的松沉找劲之法,这样练习一段时间我发现双腿的负荷更重了,腿劲也更大了,渐渐地就可以有劲沉足跟的感觉了。我把这个阶段的练习称之为太极拳去僵力找活劲的过程。由于明白了各式的用法,练习的兴趣也大大增强了。
这样学习一年以后,整套中架子打得有些摸样了,身体内部滋生出混元劲,孙老师就开始传授推手之法。盘架是练己的功夫,要想技击还需练习推手这种知彼的功夫。初练推手是从打轮开始的。孙老师教的打轮也要求四平架,双臂是要用劲的,但这种劲不是蛮劲和僵劲,而是掤捋挤按四种变化的活劲,背后支撑的就是盘架盘出来的内在混元劲。到了这个阶段就知道腿劲的重要性了,没有双腿的松沉之劲,难以招架对方的逼迫,架子是很容易在打轮互逼中垮掉的。打轮不求变化,练的是在掤劲基础上的听劲,做到随屈就伸、不丢不顶才算合格。在这个时候,学者就会明白盘架和推手的关系,二者互补又相互促进。打轮过关后,孙师会要求一方给另一方喂招喂劲,通过这种方式让学者掌握杨氏太极拳中架子各式在推手中的应用。至于推手的变化练习以更接近技击状态,则是在懂劲以后,在活步推手、大捋和散手里面练习了。孙老师讲,杨氏太极拳的真正技击之法是在烂采花里面体现的,双方不再按编排动作进行练习,完全自由进退自由出招,与自由技击类似仅仅是双臂缠绕不脱手而已。烂采花不仅要不丢不顶,还要讲究一个灵字,只有变化快者才能胜出,体现了由招熟到懂劲再到神明的杨氏太极拳技击训练的过程。按照孙老师的教法和练法,他说三年后就可以从他那里毕业了,可惜当时我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跟他学习了两年未能续学甚是遗憾。
我写上面文字的目的在于告诉大家,传统杨氏太极拳的教法和练法是围绕技击进行的,并不是现在大家看到的样子,其核心就是通过盘架和推手的练习以掌握技击的本质,并没有什么复杂的过程。当然,经过这样的训练是不是就可以和现在的搏击进行较量了,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和现代搏击相比,太极拳的以柔克刚只能是一种理想,在力量和速度方面还是无法与现代搏击相媲美,这不仅是太极拳的问题,也是传统武术共同面临的问题。但是,现在那种只讲用意不用力甚至完全违背科学的教法和练法,脱离了太极拳本为技击之术的根本,对养生有用对技击无益,也不是传统杨氏太极拳本来的面貌,谈何传承与正宗呢?谨以此文及前面各篇文章纪念逝去的杨氏太极拳各位前辈,并抛砖引玉,以期还传统杨氏太极拳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