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曾是中国贸易中心,因一场大火而消失
■文丨市井财经专栏作家 叶克飞
数年前,我去广州探访十三行批发市场时,意外碰上了商户聚集。
十三行批发市场历史悠久,是广州乃至全国全国最大、最集中的服装批发基地。它以十三行路为中心,涵盖故衣街和十三行豆栏上街等,形成物流商业圈。那天,商户们正在抗议租金太贵导致生意惨淡。据说,当时十三行批发市场的商铺租金已经贵到吓人,两平方米的铺位月租达到十几万元,每平方米均价甚至高于纽约五大道。
商户们之所以难以为继,一方面是因为租金高,另一方面也因为电商的发展,那些尚未转型的传统实体店商户无法抵挡电商的崛起。
几年后,电商覆盖更广,不知当年那些商户如今境况如何?
记得那天站在喧嚣吵杂的十三行路上,早已见不到让此街得名的广州十三行旧迹,但我突然想起,这条街上的风云变幻,似乎总与大时代有关。就像曾经日进斗金的传统实体店被电商打得风雨飘摇一样,当年的十三行,在“一口通商”的庇护下鼎盛一时,却也在国门被强行打开后遭到终结。
十三行堪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后辉煌
在广州的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名单中,早已不存旧迹的十三行自然未被列入其中。但在广州这个历史悠久的大港,十三行堪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最后辉煌。
十三行的“行”,指对外贸易的“牙行”,又叫“洋行”或“洋货行”。所谓“牙行”,即古代商贸交易中负责“评物价”、“通商贾”的机构。
宋代有了官牙、私牙之分,明代经营“牙行”者则有资产门槛,达到门槛后由官府批准并发放执业凭证和账簿,绝大部分商品批发交易都必须通过“牙行”。清朝开关初期,政府对外贸易十分混乱,广州大量牙行应运而生,成为贸易纽带。
有说法认为十三行源于明代,其实大谬。十三行始于康熙年间,《广东十三行考》记载“粤海设关之年(康熙二十四年,即1685年)可确定已有十三行”,吴晗认同这一说法,并进而根据《啸亭杂录》的记载,认为这是吴兴祚始任两广总督到粤海设关之年任内时期的事,因而断定“则十三行之立,当为康熙二一至二四年(1682—1685)四年间事。”
当时,广东官府招募了一批牙行,指定他们与外商做生意并代海关征缴关税。当时有总商六家,副商七家,所以叫“十三行”。此后,洋行数目变动不定,最多时有26家,最少只有4家,但“十三行”则成了约定俗成的称谓。
1720年,广州公行众商盟誓,商定建立“公行”,议定收购与出售货物的价格以及行商之间承担生意的份额,行规共十三条。不过,这一组织十分松散,也没有呈请朝廷批准,加上外商反对,运作并不正常,次年被官方废止。1745年,清廷实施“保商”制度,行行互保,同行歇业,公行有义务分摊债务。外商如果出了问题,保商负连带责任。
1757年底,清廷宣布限定粤海关“一口通商”,大大限制了海上贸易,却成就了广州。
1760年,九家行商再次呈请设立“公行”,垄断对外贸易。因为要代表朝廷管理海路邦交和贸易事务,具有半官方性质,因而西方人称这些行商为“皇商”。但到了1770 年,公行再度裁撤。
公行之所以两度被裁撤,是因为公行所制定的行规,固然可以约束不法,但也形成垄断。外商为打破垄断,难免会采用收买个别行商或贿赂官府等手段,使之难以维系。此外,行商之间也会为利益而互相倾轧,外商趁虚而入,使得公行出现亏损和债务,行商因对债务负有连带责任,所以不断倒闭,也是公行难以持久的原因。
直到1782年,公行制度才真正确立。为了避免此前的倒闭潮,公行还利用行佣积累起来的公所基金,用以清偿行商的拖欠、罚款等,以维护稳定。至此,粤海关名义上专管对外贸易和征收关税,实务则全归十三行主持,成为了清朝海上贸易核心,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后的贸易中心。
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市井财经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