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传奇马武
传奇马武
马武(?-61) 东汉名将。字子张,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湖阳镇)人,"云台二十八将"之 一。初入绿林军,为新市兵将领,后归刘秀,东汉建立后,任捕虏将军,封杨虚侯。
马武少年时为避仇家,客居江夏。王莽末年,竟陵、西阳三老在郡界起义,马武前去投奔,后入绿林军。更始政权建立后,马武被任为侍郎,与刘秀共击王寻,又被拜为振威将军,与尚书令谢躬共击王郎。后刘秀攻克邯郸(参见刘秀统一河北之战),请谢躬和马武等人去置酒高会,想要乘机图谋谢躬,未成。刘秀单独与马武登丛台,从容对马武说:"吾得渔阳、上谷突骑,欲令将军将之,何如?"马武说:"驽怯无方略。"刘秀对说:"将军久将,习兵,岂与我掾史同哉!"(《后汉书·马武列传》)马武由此心归刘秀。谢躬被杀后,马武骑快马到射犬投奔刘秀,刘秀甚悦,引置左右,每当慰劳诸将,马武总是为刘秀斟酒,刘秀非常高兴。刘秀让其率其部下至邺,武叩头不愿,刘秀更加高兴,便随刘秀征战。参与镇压了河北尤来、五幡等起义军。刘秀败于慎水,马武独自殿后,攻击追兵,使义军不能追击。后攻击安次、小广阳,马武常为先锋力战无前,诸将皆率军跟随,大破义农民军,马武率军追至平谷、浚靡而还。刘秀即位后,任马武为侍中、骑都尉,封山都侯。建武四年(28年),马武与虎牙将军盖延等征讨刘永(参见东汉统一关东之战),马武率军攻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下成武、楚丘,因功拜为捕虏将军。建武五年(29年),庞萌反叛,马武率军攻桃城,先与其交战,败其军,光武帝到后,庞萌败走。建武六年(30年)夏,马武与建威大将军耿弇西击隗嚣(参见东汉平陇西之战),汉军进展不利,引兵而回,隗嚣率军猛追,汉军形势危急,马武选精骑殿后,披甲持戟而战,杀数千人,隗嚣引兵而退,诸军才得以回长安。建武十三年(37年),马武增食邑,更封鄃侯。率兵北屯下曲阳,以备匈奴。因杀军吏而获罪,奉命将妻儿送回,交将军印绶,削户五百,定封为杨虚侯。光武帝与功臣诸侯亲切交谈时说:"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高密侯邓禹先回答说:"臣少尝学问,可郡文学博士。"光武帝说:"何言之谦乎?卿邓氏子,志行修整,何为不掾功曹?"其余诸人依次回答,到马武时,马武说:"臣以武勇,可守尉督盗贼。"光武帝笑道:"且勿为盗贼,自致亭长,斯可矣"(《后汉书·马武列传》)。马武生性爱酒,阔达敢言。《后汉书·马武列传》中写道"时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无所避忌。帝故纵之,以为笑乐。"建武二十五年(49年),马武任中郎将,率军击武陵蛮人,回来后,上交印绶。明帝初,西羌攻击陇右,覆军杀将,朝廷深以为患。水平元年(58年)年,朝廷再次拜马武为捕虏将军,中郎将王丰为副将,与监军使者窦固、右辅都尉陈欣,率四万人前去平定(参见东汉与羌的战争)。在金城与羌人交战,斩首六百级。又在洛都谷与羌人交战,结果被羌人所败,死千余人。羌人率众出塞,马武率军追击到东、西邯(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南),大破羌人,斩首四千六百级,俘一千六百人,余众皆降散。马武引兵而还,增邑七百户,其食邑达一千八百户。永平四年(61年),马武去世。
马武(前15-61年),字子张,南阳湖阳人,位列东汉"云台二十八将"居中。
和铫期一样,马武也是民间传说和戏曲中最为人民青睐的东汉大将。传说中的马武疾恶如仇、重情重义、勇猛刚强、质朴可爱,几乎是个完人。
民间传说中的马武和初唐名将、民族英雄尉迟恭(敬德)颇有几分相似。两人都是黑脸,都使金鞭,都被后人敬为门神,马武是和铫期一起当门神,而敬德是和秦琼一起当门神。最为相似的传说是二人都为了救好朋友到皇帝老儿那里大闹。《说唐三传》里敬德为救薛仁贵,《马武捶金砖》里马武为救姚期(历史原型为:卫尉安成侯 铫期),两人同时用金鞭捶打宫门,结果都把鞭子打成两段,两人同时想起当年师傅说过"鞭在人在鞭断人亡"的话,同时举鞭自尽。
看来这两书的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忘了加上一句话:"本剧内容,完全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历史上的马武是黑道出身。他少年时为避仇家,客居江夏。一说以贩马为生,和吴汉是同行。王莽末年,竟陵、西阳三老(相当于现代的居委会主任)在郡界起义,马武前去投奔,开始了占山为寇生涯,后来加入了绿林军。
光武和马武应当很早就相识,两人还是亲戚。马武的弟弟马毅是光武大姐刘黄(就是后来看中大司空宋弘,还硬让光武摁洛阳令董宣脖子的那个湖阳长公主)的丈夫。这在正史中不见记载,但光武的大姐被封为湖阳长公主,应该跟老公的家乡有关,如光武二姐刘元被追封新野长公主,因为光武二姐夫邓晨是新野人。
马毅和光武二姐及几个外甥女都在棘阳一战中遇难,至今棘阳仍保留马毅的墓碑。
昆阳大战中,马武还是和光武等人共同浴血奋战的十三太保之一。
虽然有亲戚关系,还曾共同患难,但马武与光武并不是同一派系。
当时绿林军中分为以王匡、王凤、朱鲔为首的新市军,以陈牧、廖湛为首的平林军,以王常、张昂、成丹、马武为首的下江军和以刘演、刘秀为首的舂陵军。刘演虽然功劳大威望高,但他真正的兵力是最单薄的。兵力最多战斗力最强的是王常的下江军,王常心属刘演,但无奈部下不从,他们觉得刘演为人太过严厉,让他当皇帝大家没什么好下场,于是推举新市军中的寸功未立胆小怕事的汉氏宗亲、光武的族兄更始将军刘玄当皇帝。马武当时是站在推举刘玄那一边的。
当时各为其主,马武所起的作用也不是决定性的。光武当然不会因为这一点而记恨于马武。
后来刘秀在河北平王郎时,更始皇帝任命马武为振威将军,跟从尚书令谢躬协助刘秀共击王郎。刘秀攻克邯郸后想解除谢躬的兵权,于是摆下鸿门宴,请谢躬和马武等人去置酒高会,想要乘机图谋谢躬,但由于当时马武就坐在谢躬身边,刘秀手下都不敢动手。于是刘秀单独与马武登丛台,从容对马武说:"吾得渔阳、上谷突骑,欲令将军将之,何如?"马武谦虚地说:"驽怯无方略。"刘秀对说:"将军久将习兵,岂与我掾史同哉!"(《后汉书·马武列传》)刘秀拉拢人才确实有一套,一下子能把自己最精锐的骑兵让马武统领,很让马武感激,此时马武已心归刘秀。
之后光武与更始决裂,但他还是邀谢躬出兵共同剿灭河北境内其他农民军,谢躬虽不想背更始,但想到是讨贼也就答应了。谢躬与起义军打了一仗,战败后不小心落到了吴汉手里,也该谢躬倒霉,被吴汉找个借口杀了。
谢躬这个人其实是不错的,当年光武十三太保突重围搬兵,就是向谢躬求救,他也算有恩于光武,至少有恩于大汉。关于谢躬之死是有争议的,有人说是刘秀的意思,吴汉不过是一把杀人的刀;也有人说是吴汉自作主张,先斩后奏,以吴汉的性格,他到是真的能干出来。
谢躬被杀后,马武得知消息,不去投近在咫尺的吴汉,而是骑快马到射犬去投奔刘秀。
二十八宿中,马武是最后一个归顺到光武麾下的。
应当说刘秀很喜欢马武这样的勇将,经常让他陪伴左右。马武也学会了拍马屁,每当光武慰劳诸将时,马武总是为刘秀斟酒,刘秀非常高兴。
马武参与了镇压了河北尤来、五幡等起义军的战役。当刘秀败于慎水时,马武独自殿后,攻击追兵,使义军不能追击光武。后攻击安次、小广阳,马武常为先锋,力战无前,诸将皆率军跟随,大破义农民军,马武率军追至平谷、浚靡而还。
马武打仗确实挺厉害,有书记载马武善使用盾牌。"马武部下有弁目数十人。皆擅盾牌。每战辄先躯,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矢石如雨。不能伤其毫发,大小数十战,累建奇功。"
马武身经百战,一生戎马。直到汉明帝刘庄时,马武仍未卸甲。当时西羌攻击陇右,公元58年,朝廷命马武率王丰、窦固等人率四万人前去平定。在金城与羌人交战,斩首600级。又在洛都谷与羌人交战,结果被羌人所败,死千余人。羌人率众出塞,马武率军追击到东、西邯,大破羌人,斩首4600级,俘1600人,余众皆降散。
当时的马武已经是年过七十的老人了。
马武与另外一位老当益壮的马将军马援有过共同出征的经历。
建武二十四年,南方武陵武溪蛮暴动,光武帝派马援率领马武、耿舒等人率四万人远征武陵。后来马援病死在军中。由于对行军路线有分歧,马援生前同马武、耿舒有过争执,马援死后,耿舒写信给他的哥哥耿弇,告了马援一状,说到马援的一些指挥失误。耿弇收到此信,当即奏知皇帝。光武帝就派虎贲中郎将梁松去责问马援,并命他代监马援的部队。梁松与马援有旧恨,乘机诬陷马援。光武帝大怒,追收马援印绶。马援开始了长期的蒙冤。
马武虽然没有参与对马援的迫害,但他也没有主动站出来为马援说句公道话,作为当事人之一,眼睁睁看着一代忠良名誉扫地。这是马武的一个污点,可能是年纪大了,顾虑多了,毕竟拿着金鞭敲打宫门的场面只能在戏曲中出现。
马武晚年也确实能够善终,他比马援要幸运多了。
光武晚年时,仍活在他身边的功臣已经不多了。有一次光武帝与功臣诸侯亲切交谈时说:"诸位如果不是跟着我,你们说说你们会干什么。"高密侯邓禹先回答说:"我小时候喜欢做学问,应该能当个文学博士教书先生吧。"光武帝说:"仲华太谦虚了,凭你的本事当个功曹问题不大。"其余诸人依次回答,轮到马武时,马老头说:"我生性勇猛,可以在县里抓强盗,当个保安团长。"光武帝和他开玩笑说:"你自己本身就是强盗,你不当贼就不错了,还抓贼呢。我看你能当个村长。"
另外马武生性爱酒,阔达敢言。《后汉书·马武列传》中写道"时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长,无所避忌。帝故纵之,以为笑乐。"
永平四年(61年),马武去世。他是二十八宿中最后一个去世的。
马武生年记载不详,有文献说他生于公元前16年,比光武大十岁,从他的经历看,是比较可信的,如果真是这样,他死时已经77岁,在当时算是相当高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