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看待方言和普通话?

耶律楚材 / 文

汉语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内部差异很大的语言,各个时代汉语都存在着不同的方言,古往今来,来自祖国不同地区的人在互相的交流中也意识到了方言的差异,并发展出了各个时代的汉民族共同语,并也有了很多这方面的思考,我们今天来聊聊老祖宗们是怎么看待方言、共同语的。

唐人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今人都能成诵,这可能是古人对方言的记述中最为知名的。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方言的存在,出外的人都会意识到外地的人说的话和老家人是不一样的,会形成对方言差异的朴素认识,池鱼思故渊,思念故乡是人之常情,思念故乡的同时也会对故乡的方言怀有思念的情感,这一点上,祖先和我们是一样的,是故贺知章写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诗。

但古人并非完全对方言抱有正面的情感。民族共同语形成之后,因为得到国家行政和文教力量的加持同社会的客观需要,加上儒家价值观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方言是被视为民族共同语匡正的对象的,被视为是不正确、标准的:南朝人颜之推就推崇金陵、洛下的方言为正音,说北方部分地区的方言杂有“夷虏”语言的成分,南方的方言则染上了“吴越”语言的成分。颜之推的说法还算客气的,孟子就毫不留情地发明了“南蛮鴃舌”这个词——至今仍然被一些北方人用来讥讽南人“语音不正”。在当代社会,歧视别人的方言或者对自己的方言感到自卑都是不可取的,这点想必不用多说。

就这两点来看,中国人的方言观还是具有一定延续性的。但古今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那就是古人没有系统的方言保护观念,相比起来,不少古人可能更热衷于学习共同语。对方言的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中所占的地位实际上不高,成果也不太被社会主流和政府所重视:就算是在元代基于首都语音编写的韵书《中原音韵》在清代《四库全书》的编撰过程中也都只归在集部的词曲类——只服务于唱北曲;明清南方不少地方有出现一些学官话的教材,或者教授官话的机构,甚至出现了热衷于说官话的人,但系统记录本地方言的著作则少很多,方言文学的规模和影响力也都有限。对方言的保护观念主要还是在近代西方语言学传入中国后,人们意识到方言的价值,加上体会到方言受到普通话的冲击的社会现实逐渐发展出来的,最终形成并成为较为广泛的社会共识可能是在近二十年。

汉民族共同语历史悠久,早在先秦就有“雅言”的称呼,论语就记载了孔子在正式场合会使用“雅言”,杨伯峻在其《论语译注》中直接把“雅言”解释为“普通话”。古代知识分子对于共同语几乎是清一色的赞叹、追捧甚至美化:前面就提到了颜之推的心态,此外,从古人对共同语的称呼就很容易看出这种心态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中国人曾把共同语叫做“雅言”、“正音”、“正字”,在许多古人心中,共同语就是“雅正”的,和方言被称为“乡谈”、“白话”、“白字”相对应,这些名字不仅被士大夫使用,“正音”、“正字”也是明清两代闽语区不少地方社会各阶层常见的对共同语的称呼,可见,我国古代社会对共同语的态度总体上来说还是非常正面的

研究和实践都表明,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绝对不是二元对立的,完全是有共存共荣的可能的。部分古人对方言怀着的“匡正”心理——不管是以自己的方言还是共同语出发,都是不可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言,都有自己无改的乡音,这种带有偏见的观念,我们绝对不应该继续延续,不管是为了方言的保护还是全国人民的团结;而古人对共同语的推崇虽然可能过头了点,强调共同语的“正“,而不是我们今天强调的”普遍共通“(普通话),但对我们也有不少启示:共同语是一个国家内部交流、团结的重要基石,象征着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共同语,各地的交流都将成为问题,甚至从泉州到福州都需要翻译,这样一来,社会动荡、分裂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我们在学好方言的同时也应该学好普通话,说好普通话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的方言。

文稿:耶律楚材

图片:百度 觅元素

排版:飞天小黑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