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第27讲
起
高1第2讲
今天我们继续结合唐诗讲解炼字。
初级年级的课程中,我们讲过起承转合,但并没有逐字讲解,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利用高2年级共4讲课的时间,逐字讲解起承转合,目的是为了大家在写诗的时候,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起承转合、运用起承转合。
《孟子》书中写到“鸡鸣而起”。这是先秦感于物而后动的实际例子,诸如后来的闻鸡起舞,先起而后舞,前提是闻鸡叫。起的具体含义是指,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然后才可以“起”。
《说文》中说:起=走+己;显然,这个解释,与小篆的字型,并不相符。小篆字型中,已和己,是完全不同的字型,区别很大,小篆中的“起”字,其右边的字,就字型来看,是已而不是己,已,表示一个阶段的结束,但不是永远的结束。一个阶段结束再加上走,是另外阶段的开始,这就是起字。
起==夭+已+止。走=夭+止。夭,象形。小篆字形,像头部屈曲的样子。本义:屈,摧折。像一个人歪着头。《诗经》中有“桃之夭夭”,形容。显然,夭是美好的意思;止呢?“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像脚趾头,下面像脚面和脚掌。本义:脚,同本义。止,下基也。像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说文》。
起,简单地讲,就是脚(止)已经(已)走到了好的东西(夭)面前(要准备“动”)。起,到写律诗当中,说的是前面的准备工作都是好的,至少不是负面的,这就要求我们写诗之前把负面的东西要剔除掉,避免负面的东西走到诗里。也就是要求我们不能有负面的准备,这是起字本身含义决定的。
在初级年级的时候,我们讲过起承转合这个律诗最基本的骨架出自西汉时期的枚乘。因此,必须按照枚乘当时的小篆的字义来释疑,而不可能是根据后世300多年后的说文对“起”字的解释释疑,更不应该用今天的现代汉语来释义起字。今天的现代汉语关于“起”字的解释有很多种,都跟起承转合几乎毫无关系。“起”字没有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解释,不可能像橡皮泥一样,想捏成什么就是什么,“起”的意思是唯一的。
枚乘所说的“起”,与孔子所说的“感于物而后动”,二者近似。具体表现为,感于物而后动这句话,并不仅仅是感,必须有后动,后动,才是其中更重要的内容,如果只是关注到了感而忽略了后面的动,这个感就是没有意义的,感的目的是为了动,孔子的原话,清楚的表明了这一点。动,不仅不可以少,更是最后的目的,是要向外传达的目的。纵观历史,不管道家还是儒家,要传达的无一不是好的,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传达真善美,所以,写诗之前,要做的一定是好的准备。
当起承转合中的“起”与六义中的“兴”相结合的时候,就有了“兴起”一说。还记得我们初1第5讲的时候,我们讲到什么是赋比兴,其中有这么一说,东汉的郑玄: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劝之。很显然,在当时,兴就是好的意思。其实,“兴起”二字,一开始并不是指诗歌,出自《孟子》一书。“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孟子的原意是指能够影响百世的人及其言语或事迹,原书中举例的人物有文王、孔子、伯夷、柳下惠四人,这些人都是一种公众性的人物,都是好人,孟子说他们的言和行,能够对后来者产生正面的影响。按照郑玄的说话,就是当时的孟子,“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就取了文王、孔子、伯夷、柳下惠等人的善事来说话。用我们今天现代汉语来说,就是用好人好事,先进模范的事迹来教育人。起和兴起,放在诗歌里面来讲,就是律诗作品要对百世造成的影响,且这个影响必须是正面的,而非负面影响,正如起字的本义及兴字的本义一样,起是正面的;兴,是六义中的风雅颂赋比兴的“兴”,六义从“义”,“义”,毫无疑问也是正面的。兴起说的就是对后世的正面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作品的内容,还包括其格律和章法。比如,音律尊黄帝,内容尊六义等。孔子在《论语》中说:“《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这已经充分说明了《诗经》作品,全部是正面的诗,绝无负面的诗。也就是说,完全符合“起”和“兴起”。可以这么说,作品越正面,就越成功,当然,这种正面不是喊口号,还是实实在在的物,就如同《孟子》书中的文王、孔子、伯夷、柳下惠都是实实在在的人一样。枚乘在起承转合中使用了“起”字来表示第一部分的内容,与起字的本义以及兴起是完全符合的。请看例诗: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
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
岭北回征棹,巴东问故人。
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例1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
例2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例3
这些例诗,我们在高1第2讲明理这个内容的时候就已经强调过的,起句中所有那些物和象,就是见端,换句话讲,这些东西是没什么争议的。例如,沿溯就是沿溯,不能说成追溯,云海就是云海,不能说成雾海。原因很简单,只因为这些都是端,是不容置疑的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客观实在。
除了见端,这些物象也见了本分。如:沿溯,除了是水外,还顺流逆流,《水经注》中有“沿溯九渡”之说,云海呢?除了是云,还有高,远,空等含义;至于例3中的“鸡黍”,除了表面招待客人的饭菜的意思外,更是有更加深层次的汉语,《后汉书·独行传·范式》就有关于它的典故,后以“鸡黍约”为友谊深长、聚会守信之典。这些就是本分,这些就是兴起!具体说就是:沿溯、云海和鸡黍这三个物象本身,就是一个“已”,是“起”字中的“已”的那个部分,是前一个阶段的结束,但不是真正的结束,后面紧跟着的就是感于物而后动。
起句中物的选择跟是不是真实存在的没有多大关系,重要的是符合不符合“起”的要求。
举例说,花有各种各样的花,但每一种花所代表的意思是不一样的,不能因为它们都有香气,都漂亮就可以相互替代。桃花、李花、梅花、芍药、棠棣等都是花,但是,棠棣跟桃花就根本不是一样的,它们表示什么内容是跟它代表的故事有关的,因此,所选的这个“起”就要符合它。选物,就要注意它的个性特征,看看是否符合“起”,如果不注意这个,只在意共性,就无法达到“格物致知”和“感于物而后动”的目的,甚至有些时候可能还会用错,最后导致作者完全误会作者的意思和立场。
那我们自己在创作的过程当中,要如何做到符合要求兴起呢?小结一下,有下面两种办法:
(1)可以学习唐朝诗人那样,像他们那样,从记载中去选择最合适的物来兴来起。
(2)从当今社会的普世价值观或大众的共识方面考虑,进行选择。实际举例说龟鹤延年,寿比南山,竹的虚心,莲花的出污泥而不染,梅花的不畏严寒,芭蕉的坚定,等等。
这个选择是非常多的,几乎所有的普世价值观和共识,均可以通过仔细斟酌而选择到最合适的事或物。这个世界,从不缺乏美,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在信息时代、网络时代,这样那样的共识,传播的速度很快,其数量远远超过唐朝。比如唐人就不知道有文天祥、李清照等,我们就知道,所以,我们要做起来,比唐人应该更加容易一些,仁义道德,真善美,我们的周围都不缺乏。圆月,弯月,明月,在唐诗中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所代表的含义,唐人说的青山绿水,跟我们现在说的青山绿水不是一码事,我们所说的青山绿水都只是简单景色,而唐人的标准不是这样的,他们在选物的时候,都是从格律和章法方面考虑的,所以,既然是写律诗,我们就要尽可能继承唐人的标准,不能随意创作。而要做到这样,唯一的办法就是积累,只有积累多了,做的时候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就跟我们刷信用卡一样,卡里的钱多,刷起来才可以无拘无束。
起句中这种物象的选择标准,这种章法,有一个名字,就是“的”。
“的”是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我们先看截图:
的=白+勺
甲骨文,白,是表示清晰看到,旁边的是上了箭的弓,表示一种指向,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目的、目标之类,成语有的放矢,说的就是这个“的”。起句有“的”,表示起句中有一个物是明白的,是有针对性的,是带有一定目的的,而不是随意而为之。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他们在起句中所用的物,都是有一定指向的,这就是“的”。唐诗中类似“的”有很多很多,比如:筮水灵源浚,因山祔礼崇。这是权德舆的诗,这个起句中的“筮水”就是一种继承,《孝经》,《史记》,《汉书》,《后汉书》,都有。唐诗里起句中“的”大多都是起句的第一个物,有时也不是第一个物,有时甚至还是非物。这个章法就是“的”。“的”不是乱来的,“的”的前提是脑袋里有万物,比如:明月千里寄相思,说明明月就跟相思有关,如果你想写的东西跟相思有关,你就可以在万物中选择“明月”用在起句中。又比如在我们现代生活中,我们普遍认为东风代表着春天,所以,当我们写春天的时候,就可以把东风放在起句中;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以,当我们选择“枯藤”放在起句的话,就肯定符合“断肠人”这个主题。其他还有很多,比如梧桐是跟秋有关的,而南山、西山、蓬山等都有自己的特殊含义,我们在写作律诗的时候,切记不能随意拿来,简单地把东风和南山当作是东边来的风或者南边的山,这样做,就是大错特错了。
唐诗中,起句的第一个物非常重要,这点,大家务必想清楚。起句必须有物,第一个物出现(有时候也不是第一个物),怎么出现,怎么样从万物中挑选出合适的物,怎么样把这个物从脑子里拎出来,又怎么把它写进诗里去,等等,都是要经过一番思考。因此,“的”,感于物而后动,这个物从哪里来,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起句中,修饰一类的词,尽量不要去用。我们现在写诗所用的修饰都是简简单单的修饰,都是没有来历的,这就是没有“的”的表现。我们今天说到明月、皎月,都是为了形容月,根本就不是继承,当然就不会注重它的来历。我们很多人都学过英语,英语中有很多形容词是由名词加前缀和后缀构成的,如:careful=care+ful, peaceful=peace+ful,这种加前缀和后缀的修饰表示的是一种有来历的结果,古汉语中的,皎月、明月、圆月也都是月派生出来的,各自有自己的含义,并不是简单地在“月”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然后,只要是在晚上,我们高兴加哪个形容词就加哪个形容词,这种理解就是错误的。在这一点上,英语倒是跟我们古代汉语是一样的,英语和拉丁语系也是这样。反而是我们现代汉语首先抛弃了我们祖先的文化。
但是,唐人不是这样,李白的青山就是一种继承。这里的青山不是简单的表面的青的山,青山是有来历的,是有自己特殊含义的。杜甫和李商隐起句中的物也是如此,其他唐诗中的物都是如此。
那么,“的”到底有什么要求呢?
(1)必须很清楚明白,是一种共识,是一种众所周知的,不容易产生歧义,最好是一种继承。(如约定俗成的传统文学形象中有:雁表示相思与乡思、松表示长寿、竹表示虚心、梧桐表示秋愁、芭蕉表示忠贞。)
(2)必须有针对性,目的性。
起句的物要告诉大家的应该是一种大家都知道,不会引起非议的东西,读唐诗中所有的物都可以放到起句里去做“的”,这就是继承,当然要符合主题,还要注意给后面的螺旋式上升留下一点空间,太高了,合起来就很难,不行;太低了,合起来就顶多有一个中间高度,就难以达到一个理想的高度,这样也不行。无论是美丽的、或是悲伤的或是这样那样的情绪的,都必然有其因,没有因或因不够充分,对读者的吸引或影响,会影响最后的判断,都不会达到作者期望的结果。这种属于修饰一类的字,随便使用,没有缘由的使用,任意所为,自然是不能准确地为律诗服务的。
唐诗,是先给出条件,然后写出结果,让读者依据条件+结果,作出读者自己主观上的判断,并不直接去强迫读者服从于作者的思想。这是唐诗与今天的诗的重大区别。根本原因在于对“的”字把握不准,在使用非物一类字方面,属于不知道而盲目所为。有的诗读起来像古诗,主要是因为章法和格律,唐诗写愁,跟我们今天的愁,是风马牛不相及。唐诗的愁是通过物来传递感情的,而我们今天的愁,都是直接告诉读者自己很愁,我们今天写女人漂亮都是直接说她如花似玉。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例4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昌龄,大家看看,全诗一字也没有写少女们的容貌,但是通过对池塘里景物的描写,我们都看到了采莲少女们的美貌,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多么朴实的描述,道出了多么深刻的哲理,《春江花月夜》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因此,我们在写律诗的时候,一定运用正确的写作律诗的方法,只有这样,才会写出四平八稳的作品来。所有作业的要求,并非是限制,而正是告诉大家正确的写律诗的方法,这个方法,只能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养成习惯。练习的过程,要求慎重、认真、仔细地对待自己的每一首作品。自己的每一首作品都是你自己的创造,都是你自己的心血,请爱惜、珍惜你自己的心血。而不是随意甚至马虎。
当有一天,我们把这些都做好了,律诗的味道就越来越浓了,我们的作品离唐诗就越来越近了,距离成功也就不再遥远了。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讲提纲:
1、起句要兴起,起句不得负面
2、起句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