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超越》读书笔记之1.2
1.2A——哲学与实践
在上一章哲学与现实里,俞吾金教授提到哲学对现实的超越,既不能匆忙跟随现实下结论,又不能轻率地以凌驾于现实之上的姿态去指导现实,也就是说,哲学不能和现实贴得太紧和太近,要有自己的相对超脱的位置。我的理解因为现实经常翻来覆去的折腾,一会儿肯定自己从前的否定,一会儿否定自己曾经的肯定,只有在现实经过时间的沉淀之后,我们才能作出哲学意义上有价值的提炼,即使是被事后证明的大家,能够与现实同步发出真知灼见,我们也只有在他被时间证明之后才认可他的正确,比如胡适和他的“少谈些主义,多研究问题”,这样就从现实引出实践的概念。
俞吾金教授认为,和一般人认为的哲学很重视实践的概念相反,实际上实践是被忽视得最厉害的哲学概念,比如说,有些早已被实践证明了对错的争论,人们却总是纠缠在理论的范畴争来争去,又比如说,人们重视用理论驳斥理论,却忽略用实践(的结果)去验证理论,“史学家们长期为之争论不休的难题,常常是被考古学家的锄头解决的”。
哲学教科书里,实践在认识论范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俞吾金教授认为,不止于此,实践在整个哲学范畴内,都应该拥有这样的地位,包括自然观、社会历史观、方法论、范畴论与认识论。
实践与自然观
脱离人,脱离人的实践活动的孤立抽象的自然,对人来说是无意义的,也就是说,如果自然没有和人发生关系那么它对人来说相当于不存在,而人与自然的链接就在实践里面,把实践作为自然观的基础,“人化了的自然”才能纳入哲学体系。
实践与社会历史观
人的活动是社会历史观的中心,这种人类活动就是实践。
实践与方法论
黑格尔的辩证法最后落脚于精神世界,马克思的辩证法最后落脚于实践中的人。
实践与范畴论
从逻辑范畴形成发展史来看,它离不开人的实践,实践同样是范畴论的基础和出发点。列宁:人的实践活动必须亿万次地使人的意识去重复各种不同的逻辑的格,以便这些格能够获得公理的意义。列宁还在这段话的旁边批道:逻辑范畴和人的实践。
1.2B——哲学与人(这部分我认为是本书的第一个精华部分)
人是哲学永恒的主题。人思考人,人探索人,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思想潮流。从西方哲学史看,人的问题的大讨论经历了三次大的起落。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随着经济和文化上的繁荣,雅典人看到了自己的劳动产生的辉煌的成果,意识到自己和动物之间的差别,从自然界动物界中抬起了自己高傲的头颅,“人是万物的尺度”。以苏格拉底为代表,掀起了人的问题的探讨的第一次高潮。德尔斐神庙的格言“认识你自己”正是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主旋律。
在亚里士多德之后,希腊社会衰落了,人们突然感受到,历史和命运是不可抗拒的,于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倡导的理性和美德,被变形为伊壁鸠鲁的享乐主义和斐洛的神秘主义,情感取代了理性,信仰取代了思索,渐渐地,人们的一切精神活动都没入宗教的洪涛之中,人,再次被淹没了,这一苦刑持续了上千年,对应的是欧洲中世纪的漫漫长夜,宗教裁判所成了最高的权威,禁欲主义成了基督徒生活的最高准则。人们战战兢兢跪倒在上帝脚下,只能在来世和彼岸世界憧憬着自己的幸福生活。
第二次起落起源于十四—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和随之而来的宗教改革运动,“提香油画里的鲜艳夺目的肉体,也都是在宣扬新教。他的维纳斯的腰肢是比德国修士张贴在威丁堡教堂门口的檄文更加彻底的檄文”。到了十七—十八世纪,以天赋人权为口号的人道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时代等待着伟人出现,而伟人也终于出现了,他就是康德,康德是从严格的哲学意义上来思考人探讨人的第一位哲学家。康德关于“人是目的”的著名口号,既是对封建专制的无情控诉,又是对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理论超越。在康德的带领下,德国人用自己的脑袋和著作去冲击旧世界,由此在旧世界的废墟上诞生了三座高层建筑:认识论、伦理学、美学。在所有的领域中,康德都把人尊为太阳,把世界看着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正是康德,掀起了人的问题探讨的第二次高潮。
待到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的时代,哲学家们的目光主要停留在知识论上,最后,被康德从宗教的重轭下解放出来的人,又被重新推入到以知识论为中心的形而上学的深渊中。费尔巴哈:我在黑格尔逻辑学的哲学面前发抖,正如生命在死亡面前发抖一样。
第三次起落就是把人从知识论的沼泽中解放出来(第一次是从自然哲学中解放出来,第二次是从宗教中解放出来),这一次的高潮是通过两个不同方向促成起来,一是非理性主义方向,肇始人克尔凯郭尔和叔本华,二是理性主义方向,代表人物是费尔巴哈。
克尔凯郭尔指责黑格尔过分强调国家社会和团体的作用,把活生生的个人完全窒息了。另外,知识并不是万能,知识不能消解一个人内心的孤独、烦恼和畏惧,萨特:人类的痛苦情欲辛劳是一些原先的实在,它们是不可克服的,也不是知识所能改变的。所以,克尔凯郭尔主张哲学再也不能去高谈虚无缥缈的玄理了,它的真正出发点和对象是“孤独的个人”。克尔凯郭尔开创了存在主义思潮的先河。
与此相应的是,叔本华开了唯意志主义的先河,叔本华断言,理性对知识的渴求远不是人类生活的主要内容,理性充其量不过是意志的奴仆和工具,生活意志才是人存在的根本标志,意志的本质是盲目的欲望和冲动,而欲望和冲动又是无止境的,因此人永远只能陷入痛苦之中,人生实际上总是一场悲剧,只在细节上才有喜剧的意味。
作为理性主义代表人物的费尔巴哈同样激烈地抨击黑格尔对人的漠视,“观察自然,观察人吧,在这儿你可以看到哲学的秘密”,但在他那儿,人仍然是一个抽象的无生命的玩偶,现实的活生生的人仍然蜗居在舞台深处。只有马克思的学说才为人的问题的探讨奠定了真正的科学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从其产生发展过程来看,它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潮,但它一经产生,其作用和影响就不会局限在某一个时代之内。马克思主义包含了人道主义中的某些原则,比如尊重人格,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等。我们曾经抨击人道主义这些说法的抽象性,但正是因为它们是抽象的,才具有很广泛性,而不独属于某个阶级或者群体。
人道主义的基础是人性问题,关于人性有两种见解,一种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动物性)与社会属性的对立统一,另一种认为,人性专指人的社会属性。为了扬弃费尔巴哈对人的自然属性的倚重,马克思强调得更多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得出马克思忽视人的自然属性的结论。这样的观点见诸于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和由恩格斯完成马克思遗愿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里。
人的社会属性主要是理性理智范围内的东西,人的自然属性主要是本能欲望方面的东西,真正现实的人,是两方面的统一体,文学作品所要刻划的,无非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间的冲突,诚然,人的社会属性是浸润一切的,但人永远不可能把自然属性从自己身上放逐出去,人仍然是动物。
马克思主义与人性异化
所谓异化,也就是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分化、或创造出客体,客体反过来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与主体相对离。俞吾金老师这本书出版于1986年,所以我们在阅读时要对年代背景对他的论述深入程度和详细程度的影响心里有数,关于异化,我见过的最生动的比喻来自王若水,比如母亲生了儿子,儿子长大后成了逆子反过来欺压母亲;又比如人民孕育了政党和领袖,后者反过来骑在了人民的头上。
异化理论涉及到的三个人: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黑格尔把自然界看作绝对理念的异化,又把劳动和异化结合在一起,认为工人生产出的商品是对工人劳动的异化。费尔巴哈把异化概念导入宗教领域,得出了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的革命性结论。马克思创立了异化劳动的学说。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首次提出的概念。又称劳动异化。马克思用它来概括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他认为,劳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的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其具体表现是:①人的原子化。②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即人同自由自觉的活动及其创造的对象世界相异化。③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④人同人相异化。因为当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劳动活动以及自己的类本质相对立的时候,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
——头条百科
最后我要再表达一下,这本书里俞吾金教授把马克思哲学思想放到了最崇高的地位,这是有时代和地域背景的,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不可超越的,因为它是开放的、不断自我扬弃的体系的论述,我也认为,如果一个学说到后来把自己创立之时的重要观点都扬弃了,这时讨论它是不是不可超越也就仅仅是语意上的意义了。但在1987年寒假,我读到俞吾金教授这本书时的确是感受到非常非常大的震撼,在前面部分的读书笔记里,我把时间错记成1984年了,在此更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