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国人民的饭碗,这位高州人走了不平凡的路

稻,是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主粮,在我国、稻谷的年产量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现在,说起水稻,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袁隆平,他在20世纪70年代成功研制出的杂交水稻,因而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实际上,在袁隆平之前,我国就有一个研究水稻杂交育种的著名专家,他的名字叫丁颖。后来被誉为“中国稻作科学之父”。
▲ 中山大学高州中学校友会代表出席丁颖教授令郎弥月志庆
▲ 丁颖
-01-
报考农科,科学救国
1888年11月25日,丁颖出生广东省高州县(原茂名县)谢鸡镇石塘村的一个普通农家,是这个家庭中第12个孩子。
▲ 1958年参观江苏省松江县城东人民公社的水稻田(右1为全国水稻丰产劳模陈永康,右2为丁颖院士,右3为农业部副部长顾大川)
1906年,18岁的丁颖背负着家庭的希望,考上县城的“洋学堂”——高州中学。
入学后,丁颖加入了一个学生组织叫“新高学社”,积极参加其中议论时政、探讨革命理论。
▲ 1958年丁颖院士(前右1)在华南农学院实习农场同学生们一起规划插秧
后来,学社被迫解散,学潮的失败使丁颖陷入迷惘。
他意识到,要变革社会、铲除社会不公太难了。
于是决定潜心学问,走科学救国之路。
▲ 1963年9月在甘肃省榆中县考察水稻时同大队支书张永川(右1)合影
1909年,丁颖中学毕业,当时的学生都趋之若骛地报考文、法、商科,试图谋求一个当官发财的门径。
全优生丁颖看到乡亲们食不果腹的惨况,决定报考农科。
▲ 1963年8月丁颖考察新疆自治区农科院
1912年,留学大潮兴起,丁颖向往日本先进的农业技术,便决定远渡重洋前往日本留学。
1919年毕业时,适逢国内掀起“五四”运动,丁颖积极参加东京留学生为声援祖国的学生运动上街游行示威,受到日本军警的血腥镇压,气愤之余,他不思久留,决定辍学回国。先后在高州中学、高州农校任教,后来任广东省教育厅督学。
▲ 丁颖在看书
本来可以借此在官场步步高升,但耿直的丁颖却对教育界尤其是官场政客的贪污腐败深恶痛绝,决心从此不再涉足官场。
丁颖深深的意识到:若不深造,难以实现“科学救国”的夙愿。于是在1921年再次赶赴日本,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攻读农艺,成为该校第一位研修稻作学的中国留学生。
1924年,36岁的丁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学士学位。
为了“要使吃不尽苦头的农民与现代科学发生联系”的理想,他前后出国一共深造了11年。
-02-
勤奋务农,稻作之父
丁颖回国后,在广东大学农科学院(中山大学农学院前身)出任教授。在以丁颖为首的农学家们的多年努力下,中国的稻作学科体系才逐渐建立。
当时中国这盛产稻米的大国,每年竟要进口洋米七八百万担,1000多万两白银源源外流,而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更是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
▲ 丁颖在实验场
当局的麻木不仁,没有财力兴修水利;而农民又没钱,买不起肥料。看到这一现实,丁颖调整科研计划,认为精心培育良种才是实际可行的增产手段。
▲ 丁颖在实验室
可是农科研究困难重重,没有仪器设备,他因陋就简,以身作则和员工一起干。生活难以为继,依旧用自己工资和微博家产来补贴经费拮据。
他大力征集良种,反复提纯、复壮,终于筛选出84个良种,供应农民生产需求。他以科学家的敏锐,大胆地利用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
▲ 丁颖在下棋
1926年选育出,产量高抗性强的“中山一号”。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把野生稻的种质成功地转移到栽培稻中的创举。
1927年,他费尽口舌才拿到政府可怜的260元开办费,又变卖祖产补充经费匮乏,在茂名县公馆圩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稻作专业研究机构——南路稻作试验场,以育种为主,同时开展灌溉、施肥、气象、稻作分类等研究。
▲ 丁颖在试验田里
1930年开始,他又先后开辟了石牌稻作试验总场和虎门(沙田)、东江(梅县)、北江(曲江)等试验分场,之后10余年间,几个试验场共育出良种60多种,广泛推广到南粤大地。
在抗日战争期间,丁颖随中大三迁校址,颠沛流离,1940迁址粤北时,他出任农学院院长,因他在农学界威望已高,一批国内顶级的农学专家应他邀请欣然冒着炮火来任教,使中大农学院一时才俊云集。

▲ 丁颖华农故居

1936年丁颖用栽培稻与印度野生稻杂交,培育出“千粒穗”植株轰动了东亚稻作界。
▲ 丁颖育出的世界第一棵全粒穗
-03-
热爱农学,与农为伍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之后相继当选为前民主德国“柏林德国农业科学院”、前苏联“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通讯院士和前“捷克斯洛伐克农业科学院”荣誉院士。
▲ 科学院授予的最高荣誉
丁颖也曾当选为第一、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首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第一、第二届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第一届广东省科协主席。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科学家”。2009 年被授予新中国成立60 周年“三农”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但出生自农家的丁颖,在跳出农门成为教授后却仍一生愿“与农民为伍”,这源于他对农民、对土地和对自己专业农学的无限热爱。
丁颖还有个相当“土气”的别号,叫“谷种佬”,这是农民兄弟对他的称呼。丁颖长期到广东各地稻作试验场进行培育良种,为了把这些良种推广到农民中去,他费尽心机。后来这些良种令农民增产获益,大家就都亲切地叫他“谷种佬”。
▲ 丁颖在田中
抗战期间,丁颖曾在粤北一条偏僻山路上遭匪徒抢劫,过后,这伙“兄弟”得知被劫者是“谷种佬”时,还特寄回劫去的皮包、烟斗等,并附上简信致歉。这足见“谷种佬”教授在百粤中的声望。
▲ 《中国水稻栽培学》
解放后,百废待兴的建设热潮令丁颖热血澎湃,更争分夺秒地投入工作。
▲ 1955年访问前苏联“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左1为俞大绂院士,左2为丁颖院士,右2为金善宝院士)
1957年丁颖出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首任院长,仍兼任华南农学院院长。

▲ 1957年时任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的丁颖(中)访问前苏联

1963年他以75岁高龄,亲自带队考察西北稻区,从张家口到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陕西等地。由于长途劳顿,回来后感到体力不支,但他依然坚持工作。
▲ 1963年丁颖(左三)在引黄灌区考察水稻生产
1964年10月,丁颖经确诊为肝癌晚期,在京住院仅20天就与世长辞了。
▲ 丁颖遗物:边角磨损的皮包、磨花表面的怀表以及老花镜
在丁颖先生的遗物中,其中有一只怀表和一支自来水笔,这是后辈集款购买祝他60岁诞辰的礼物,丁颖一直使用到1964年去世,成为身上贵重的遗物。
一代中国稻作之父,在为中国农业的奔走中真正的鞠躬尽瘁。
-04-
追忆农事,我辈楷模
在今天华南农业大学的校园里,有一种精神叫丁颖精神。
“笃学明德、躬行践履、建业自强、求精图新”,简单的16个字,就是对丁颖精神内涵的表述。
▲ 丁颖在华农大的铜像
丁颖精神,经过老一辈华农人的言传身教、新一代华农人发扬光大,并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已成为华农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校风的重要象征,是历代华农人永远的精神财富。
▲ 华农附小举行丁颖教授纪念活动
在高州中学内,也有丁颖的雕像。
▲ 丁颖在高州中学的塑像
而在今天的谢鸡镇,也看到很多关于丁颖的存在。
丁颖出生的石塘村,有一间丁颖小学。
▲ 丁颖小学通道
据村民介绍,这里曾经是“丁氏祠堂”,早年丁颖曾为家乡积极捐资兴教,将丁氏祠堂改建成了一所学校,因这里人民公社叫合水社,所以学校最初名为“合水小学”;后来公社解散,学校改名为“石塘小学”。
▲ 丁颖小学
上世纪90年代初,石塘村民为纪念先贤,集资在原址建造新校舍,并更校名为“丁颖小学”。
1998年,为了纪念丁颖诞辰110周年,谢鸡镇政府在六位岭建立了“丁颖纪念馆”和雕像,以表达对丁颖先生的无限缅怀之情。2008年,该馆被评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 旧时丁颖纪念馆
2015年,谢鸡镇政府重新整合资源,以丁颕纪念馆为中心,拆旧新建了丁颖荔枝森林公园,覆盖面积3000多亩。

▲ 丁颖森林公园

在丁颖荔枝森林公园中心,同样建有丁颖的塑像,还有一座亭子叫颕福亭。
▲ 丁颖塑像
▲ 颕福亭
修缮后的颕福亭,飞檐亭楼,古朴雄浑,熠熠生辉,气魄恢宏,美不胜收。
▲ 丁颖塑像和颕福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