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要消失的席场弄
虎丘,是苏州的象征,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而虎丘西侧的席场弄,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
西山庙桥
我也是走七里山塘的横七竖八桥,才无意中走到了这里。横跨在山塘河上的七座桥止于西山庙桥,竖八桥则止于万点桥,这两座桥一跨山塘河一沿山塘街,桥面一平一拱,桥洞一方一圆,构成了山塘河上的双桥景观。席场弄就静静地躺在双桥东侧。{下篇说有关东西山庙,桥和虎丘塔的故事}
万点桥
双桥【西山庙桥和万点桥】
说到苏州的草席,出名的是浒墅关,被称为草席之乡,焉不知,苏州最早的草席发祥地是在这一窄窄的、不足千米长的席场弄呢。
隋唐两朝,苏州的草席编制业已经很发达兴旺,北宋明清时期已经作为贡品,和仪征朴席,浙江宁席并称中国三大席。
“织席从来夸虎丘”,苏州织席在全国有名,虎丘织席在苏州有名。席场弄便是虎丘席的场地。
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家织草,户户编席”的景象,渐渐ne
消匿在这断垣残壁中。只有门牌号还保留了“席”的繁体写法,隐隐透着一种关联,引导着我去追溯那一段过往的辉煌和荣光。
巷子里,一片破败狼藉,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间,苍凉又哀伤。已经找不到完整的几户人家了。
野草和藤蔓肆意生长,从荒废的窗口、门边或是某个缝隙探出头来,显示它们不屈的生命力。
虎丘,作为苏州的门面,将被扩展;席场弄将会在苏州的版图上消失。我们没有表决权,也不是历史的选择者,不能决定哪个该留哪个又该舍。唯有用手机多拍几张,留存在记忆里。
毁掉和重建都很容易,只是到那时,我们又该到哪里去凭吊历史,感悟历呢?没有废墟的大地太过拥挤,为什么不能留存一点点呢。
有编号的青砖
引导我走进席场弄的,除了它的变迁,还有它的文化典藏-----苏州评弹《玉蜻蜓》。我 听不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苏州评弹,但是那凄婉的故事还是深深地打动了我。
这是个关于明代首辅申时行身世的故事,也许它是杜撰,但作为故事的场景——法华庵,它确是存在于席场弄尾,是个尼姑修行的场所。直到太平天国被毁。
七十年代,还残存有一口古井和一截断壁,现在则成了虎丘的北侧入口,遗迹荡然无存。剧本到现在还是苏州评弹的保留曲目。
故事说的是:明代阊门富豪门子弟申贵生与妻子不和,在虎丘巧遇青梅竹马的恋人,已出家的庵中三师太智贞,从此,便留宿庵中,不思归家。
后来申贵生染病身亡,智贞产下遗腹子申时行。因畏人言,便托人将婴儿及传家宝玉蜻蜓送还申府。走到山塘桐桥,遇到夜归人豆腐店主,怕被盘问识破,临时放在桥堍。几经波折辗转,最后被苏州知府买去,精心培养下,终在殿试中夺魁,被钦点状元。
后据玉蜻蜓,辨出乃申贵生私生儿子。申时行中举成名后得知身世,便去庵堂认母,情景催人泪下------
此故事纯属杜撰,也因此遭申家后代申诉禁演,从清嘉庆到民国的100多年间,《玉蜻蜓》曾遭5次禁演,但又屡禁屡演,名气越来越响。
据说20世纪30年代,申家后代申振纲还利用当警察厅长的职务之便,又严禁《玉蜻蜓》,还抓捕过艺人。最后达成一个妥协方案:“申贵生”,改“金贵生”。
戏里戏外的人生,都是这么一波三折。
经历了一千多年风风雨雨的席场弄,将要消失,但是《玉蜻蜓》的故事一定会一直流传。这也就是历史传承的魅力。
喜欢的关注。原本不想再写公众号,看着消失的版图,却又不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