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十里河关帝庙在何处


清末地图上左安门外的十里河以及楼梓庄,两地都有关帝庙。

  前段时间,北京晚报在《老北京农历五月庙会忙》一文中提到,旧时十里河关帝庙每年五月十一日至十三日举办庙会,而且举办庙会时,会有戏曲表演。但是此文对于十里河关帝庙的旧址以及历史介绍不多,笔者在网上查阅,关于它的资料很少,只有《燕京岁时记》这样记载:“十里河关帝庙,在广渠门外。每至五月,自十一日起,开庙三日,梨园献戏,岁以为常。”这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十里河关帝庙在哪?

  笔者首先在1993年编印的《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上查找,在“十里河”条目里提到,“明清时期,左安门外的官道经过十里河,并在该村设下马铺”。不过文中没有十里河关帝庙的记载。笔者在该书的《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中,看到了朝阳区八处关帝庙的记录,在孙河乡、来广营乡、东坝乡、南磨房乡等地都有关帝庙,唯独不见十里河关帝庙的记载。按照如今的位置关系来看,名录上位于南磨房乡南楼梓庄村的关帝庙,与十里河关帝庙最为接近,那么,南磨房乡南楼梓庄村关帝庙有没有可能是十里河关帝庙?

  值得一提的是,南磨房乡南楼梓庄村关帝庙如今还被修缮保留。不少老北京人对南楼梓庄村比较熟悉,村子附近有条大柳树路,村东侧有比较大一处集贸市场,而且定日开有“鬼市”,很是热闹,在北京城里小有名气。而在村子西侧,南磨房乡京哈高速与东四环交叉处的一块绿地里,还保留有一处庙宇,名曰:关王庙。

  据载,这里原先并没有关王庙。本世纪初,楼梓庄村改造时,将村里的一座关王庙迁至此处。当时那座庙仅存主殿三间,残存珍贵壁画约20平方米。在搬迁时,壁画经专业人员揭取并清洗后复原墙壁之上。根据史料,民国时,关王庙坐落“南郊广渠门外楼子庄村一号”,建于明代,康熙年重修,房屋十七间,土房三间,小庙一间。

  再翻看《朝阳区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表上记载着南楼梓庄村关帝庙的保存情况:“现存大殿三间,殿内残留壁画。”根据“残留壁画”这个显著特征,南楼梓庄村关帝庙与楼梓庄村关王庙或为同一庙宇,只不过不同时期称呼不一样。当然,这不是文章的重点。重点是,它是十里河关帝庙吗?

  笔者再次翻看清末地图,当时已有十里河、楼梓庄两个地名,其位置至今几乎没有变化,十里河与楼梓庄相距有五六里地,《燕京岁时记》应该不会把两者混为一谈。更关键的是,在关于楼梓庄关王庙的史料中,并没有发现与唱戏相关的建筑和描述。

  过了几日,笔者在中国书店翻阅到一本北京档案馆编辑的《北京寺庙历史资料》。在这本书中,笔者终于找到了十里河关帝庙的内容。书中记载,根据《1936年第一次市寺庙总登记》的资料,十里河关帝庙坐落于广渠门外十里河三十五号,建于明代,它属于募建。登记时,关帝庙有房屋二十四间,山门三座,戏楼一座。庙里还有佛像四十尊,石狮子两个,石碑七座,还有数十棵树,由此看来,这座关帝庙规模应该比楼梓庄关王庙要大。而且十里河关帝庙有“戏楼一座”,这也与《燕京岁时记》中“梨园献戏,岁以为常”的记载非常吻合。

  有了这些材料,笔者通过北京市档案馆查找到了当年登记时的档案。档案显示,1936年,一位名为性海的僧人还在此做住持。由此可见,十里河关帝庙在当时的确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寺庙。只不过,通过现有材料无法确定“十里河三十五号”具体位置。

  后来,笔者在《1928年北平特别市寺庙登记》中又找到了十里河关帝庙的记载,当时的门牌号为十里河一号。这是一条有价值的线索。1928年和1936年两次登记时,门牌号码排序出现了变动,而且号码跨度如此之大,可以推测,关帝庙就在路口,要么在东口,要么在西口。因为只有在路口,才有可能在1928年登记时,门牌号为一号,而后来门牌排序的方向发生了变动,第一个变成了最后一个,即一号变成了三十五号。

  前几日,笔者在潘家园旧货市场闲逛,发现了一本名为《北京朝阳档案史料》的书籍,在该书《文物古迹调查登记表》一栏中再次找到了十里河关帝庙的记录。

  这是一份1958年12月26日的调查表,也就是说在1958年,十里河关帝庙还有留存。其位置一栏这样写:朝阳区红光人民公社十里河西头。笔者再次查阅地名志中关于十里河的记载,“村西北为南三环东路”“大羊坊路沿村落北部穿过,为西北东南走向。”根据这些信息,十里河关帝庙的位置范围可以缩小至十里河地铁站(东三环南路东侧部分)一带。当然,这也只是笔者个人的猜测,也欢迎对十里河关帝庙历史有了解的读者提供更多信息。

  根据1958年的调查登记表,当时关帝庙正殿已烧毁,还有山门一座,石碑五块(两块字迹不清),两个石狮子以及石香炉。根据登记表记载,有一块碑上有“合仁永义挥鹿会众于乾隆三十年庚寅陆月吉日公益戏台”“戏房三间,寝宫左耳”等字样,这也佐证了这处关帝庙“梨园献戏,岁以为常”的历史。(彭泽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