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st-World世界公正信念

在社会生活中,很多人会用恶毒的言论指责受害人,比如乞丐在街头行乞会被指责为懒惰;强奸案的受害者会被指责为穿着暴露;富二代不管因为什么事上新闻都会被归因为他的富二代身份。为什么如此恶毒的事情却在生活中如此普遍?

原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心理学解释是世界公正信念。

1965年,美国心理学家Lerner首次提出世界公正信念(Belief in a Just World,BJW):个体有一种需要:相信他们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得其所应得,所得即应得。

该理论认为:不幸的人所遇到的不幸都是“咎由自取”,而幸运的人则收获着他们的奖励。于是,经历过财产危机的个人很可能是自己让自己深陷困境的;盗窃案的被害人没有保护好他们的财产;招致殴打的伴侣一定是先刺激了对方;穷人注定过不上好日子······这个理论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理论。

因此如果受害人是个洁身自好的人,却遭受了伤害,这个原则就被违背了,人们便陷入自我怀疑的境地,由此而感受到强烈的不安全感。为了缓解不安全感,大脑必须找一个理由来调节认知进而消除因“世界公正信念”被违背而带来的恐慌,于是就会不自觉地去扭曲被害者的形象来保护自己的价值观。这些看似公正实则荒谬绝伦的理论就出现。

我们其实忽略了很多意外,是无法设防的。有谁会想到阻碍公正的正是我们期待的世界公正信念。不过好在任何一枚硬币都有其两面,只要我们愿意理性分析,世界公正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威胁、重建公正的内心秩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