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知识讲堂(三)
1、“合句”的方法有几种,比如:合题,也叫做题结。这就是以前我们一直要求的方式,给全诗作一个总结。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稍微离题一点,从“意”上去写合。给前面未尽之意,作个概述。或在前面的基础上提出新意。在不太过偏离的情况下,给意做个扩展。就象王维的“更上一层楼”。
还有种方法,是以事为证。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大家在写合句的时候,要根据前面交代的内容,确立一个中心,明确是以什么为主。可以以自己为主,可以以景为主,也可以以情为主。
大家在决定以什么为主的时候,一定要参考前面的起句、颌联和颈联,特别是要参考颈联和起句。
合句就是合一篇始终之意。始:开始 终:终结。
2、再交流下具体创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大家都知道创作中情景要清楚明了,其实具体写作过程中,题是最重要的。在这个原则指导下的情与景,都是要为之服务的。具体到用情或景,必须考虑这个原则。
我们以前的作业都是要求先景后情,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强化起承转合的掌握,能更快的理解起承转合。但是这并不是规定,不这样写就不行。等大家完全掌握好后,就不再作这样的死要求了。
简单的交流下第八句,也就是合句的后半部分。它必须要符合整体的精神,用一句话,对整个作品作个概括。最好是在概括的同时,还具有新意。或体面、或达理、或警示、或沉着……等等。如果能以“一意”贯“N意”,当然更好。总之,合句要见“意”。若能以景喻“意”当然比直接用情更佳。用景或情,可以明、可以暗、也可以半明半暗。
如李白的诗句:“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个就是不尽之“意”,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在这一点上,填词和写诗是一样的,不可以无意,也不可以故“意”。“意”是在前面的起句、颌联、颈联的基础上生长。如果把起句、颌联、颈联看作是栽培、发育和成长的过程,那么,合句就是果实!
3、一直以来都要求大家每天读唐诗。现在交流下如何读诗。
从起、承、转、合来读唐诗。
大家在平时读的时候,可以稍微留意一下,以加深自己对起、承、转、合的理解,掌握得更为全面。
我们平时在创作的时候,就特别需要注意这一方面的问题。力求表达清楚、明白。字义,一定要清楚,前后要连贯、首尾要呼应。起句,一要说清楚写的是什么,二要为下一句留下伏笔。
大家会发现,七律的句子,两个词组连在一起,这样就不是连贯。词组之间,应该有连接的字或连接的词组。
换句话讲,四个字不可以全部是名词。如果前四字都是名词,后面三个字,就很难安排了。因此,各词性的字,应该是交替进行的。用来连接名词的,是动词或是连接词。
这样来构思,任何一个句子都很容易写出来。
在每句的最后,留下伏笔,为下一句作准备。这样,连接就会很自然,就不会出现断裂的情况。一句一句连下去,七律就完成了。大家一定注意不可以四个名词连续用。如果这样用,后面就会没有安排的空间,怎么写也不会写好。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大家看下前面四字,就不全是名词。
另外,大家要特别注意颔联和颈联。如果颔联前二字是名词,那么颈联前二字就不要使用名词。要有所区别。
比如:静夜兰香,静就不是名词。浪淘沙,淘就不是名词。大家在给自己取名字的时候,都明白这一点。相信写诗的时候,自然就更容易做到。
4、律诗的一些概念
(1)先说“老干体”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这就是老干体。极力歌颂国泰民安的,没有多少实质,可观赏价值的。
老干体,具备律诗的一切特征,起承转合全部到位,因为,律诗800多年来,就没有新调。老干体的句子是口号型的。
(2)“伪诗”,也具备律诗的一切特征。
起承转合、章法什么都不少,区别就在于:内容。
凡不符合“诗言志”的,但拥有律诗的其他全部特征,这就是“伪诗”。诗言正、诗言志,内容上离开这些,就属伪诗。
伪诗的代表作,魏晋诗、以及唐朝杜牧的作品中,相对较多些,包括唐伯虎等才子为青楼楚馆写的那些诗,都属于伪诗。杜牧在扬州流连青楼写的那些东东,也属于伪诗
比方说,今天有个诗人,去夜总会,为应招小姐写的诗,虽然其完全符合律诗的所有特征,但这样的诗,就是伪诗
伪诗和老干体,都符合律诗的全部格律。除了内容以外。
(3)、“象诗”,象诗,同样具备律诗的所有格律特征
区别在于内容空洞,写了一堆,完全脱离实际的东东,无病呻吟。无病呻吟,就是象诗的特征
(4)玄诗。也就是算命诗。也讲究起承转合,也有章法,但其远离“诗言志、诗言正”,这类算命的诗,就是玄诗。
(5)诗:区别于刚才所说的这四种类型的因素就是内容。
诗的内容是正面的,是和谐的,符合礼义廉耻等道德规范。诗,连同刚才所交流的这四个类型都遵守基本的格律。
刚才说的五种,属于水平比较高的,下面,再说另外的如果连格律都不遵守,那就连“象诗”也谈不上了。
(6)再说一种比前面所说的五种要差劲些的“四不象诗”。
四不象诗:也具备律诗的基本格律特征,讲究起承转合和章法,它的区别,也是在内容上。它的内容是乱七八糟的,是东拉西扯的,没有明确的主题。平仄、压韵等等,什么都正确,就是主题不明显。
诗--老干体--伪诗--玄诗,这四类,都有具体的内容,都符合格律的所有特征。
(7)再有就是打油诗。
打油诗:也具备格律的基本特征,区别是什么呢?打油诗非常白话、内容诙谐,是旧体诗的一种。传说是张打油创的,他惯用俗语,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
打油诗最早起源于唐代民间。这类诗一般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时暗含讥讽,风趣逗人。
咏雪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就是张打油的打油诗。在当时一鸣惊人,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到神态。全篇看不到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纸上。遣词用字,贴切传神,通俗易懂。其格调诙谐幽默,张打油由此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
在现代打油诗就成了许多人讽刺和取乐的工具,在内容和题材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开始以其来反映现实生活,用来反映人民的意志、要求和愿望,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点,但其艺术风格没有改变。任何社会,任何时代,只要有可笑可恨的事情发生,就会有幽默风趣、冷嘲热讽的打油诗应运而生。
打油诗的魅力就在于:其具备趣味性、知识性和故事性,还有就是通俗性。这就是打油诗。
5、“五言”,虽《诗经》中就有,但属于少数,属于个别情况。真正开始的时间,大多数人同意的说法,始于汉朝,到今天仍流传下来的完整的有59首。这就是汉五言59首的来历。
6、《诗概》中说“七言出汉乐府,罗事实,出柏梁体”。
解释一下这个柏梁体、罗事实。收集事实、陈述事实。
汉朝元封三年,皇帝造一高台,取名“柏梁台”,也就是个殿。说是高台,实际按今天的标准,很矮。这个台的通途,就是拿来大伙写诗的。按照当时的标准,今天群里的每一位朋友,都能“上坐”。就是佳宾。
7、最早的律,出自汉朝“乐府”。兮字可以用来压韵,宋诗里就有。
8、由楚辞发展而来的骈体,就是去掉了楚辞七言中的“兮”字。因此,就说楚辞应该算是六言。反对的观点是汉朝把“兮”字,换成了具有实际意思的字。
骈体因为属于诗歌。归在汉乐府中。骈体也属于诗歌。
从汉朝,一直到唐朝,赋都归在诗歌类。诗歌,是个很大的概念。包括赋、骚体、诗经、歌、行、词、五言七言等等。唐朝把词,也归在诗歌里。
9、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 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巨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不是岳飞所作,只是借了岳飞的名而已。下面,就一一剖析,为什么不是岳飞所做。剖析的观点,纯属黄伟一个人的看法,没有代表性。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这是第一句。岳飞戴的是头盔,冠,通常为文人饰物。如果是岳飞,怒发冲的是盔,不是冠。此疑点一。
疑点二:凭阑处(也作凭栏处)。从这三个字看,地点,应该是一个庭院,肯定不是军营。潇潇雨歇。从气候来看,不是冬天。
疑点三:靖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
作为臣子的岳飞,我们知道,是不可以直呼皇帝的名号。岳飞是不可能把“靖康”二字,填进作品中去。直呼名号,罪至诛九族。
疑点四: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贺兰山,在岳飞打仗的牛头山之西北方向。岳飞,打的是金,方向为东北。作业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的岳飞,没理由打仗会把方向搞错。如果岳飞把部队带往贺兰山,去踏破。那么,中原将拱手让给兀术,宋朝被灭的时间,会更早。因此,岳飞要踏破的,当然就不是贺兰山,山海关还差不多。
疑点五: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唐朝指北方的少数民族。
匈奴:汉代西北方向的少数民族。今欧洲的匈牙利,那么,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胡还是匈奴,都是比喻。不是真指。
如果是岳飞,那么,他要饥餐的,是金人的肉。渴饮的,是兀术的血。与胡和匈奴,扯不上关系。更何况,岳飞那个时候,匈奴早就被打跑,迁徙去了欧洲。
此词,更象是明末清初的人所填。满清,大家都知道,就是宋时金国人。满清开始称金,明朝称其为“后金”。有人愤恨满清入关,借岳飞来发作,更符合实际情况。
10、“诗言志”,孔子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这话,两千多年来,一直为诗界所遵循。
白话点儿讲就是诗是抒发内心,歌咏,是吟唱心中的声音。
这一点反映到平时具体的作品中就是构思的时候在脑海里要有个具体的框架。大致的要自问下我要用主题表达什么?需要用什么样的景来表达?心情是什么样的?声音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孔子在后面讲到:足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其中,而英华发外。
这句话不仅对前人,就是对我们今天写诗也有很大的帮助。
这话白话一点讲就是说:情感深厚,文采就会鲜明,气度宏大就会变化神奇。和顺的情感在内心,外在的表现就是美好的神采。这些就是诗言志、歌咏声的含义。
那么,这些结合在具体的作品中表现出的就是诗味。也就是起、承、转、合和音节方面把握的不错了。
一首好的作品光有起、承、转、合还很不够,在现有的“诗味”的基础上让作品的味更浓郁。
11、今天要说的“诗味”,不再是起、承、转、合,而是在起承转合基础上的。
这个“诗味”指的就是:不同内容,所呈现出的不同格调、韵味。同时,包含在其中的潜藏的作者的创作心理。“功夫在诗外”,相信大家对这话大多数都不会陌生。今天说“诗味”目的就是在具体的创作中要先有诗味,然后再写诗。而不是以前那样,作品出来了有诗味就有,无诗味就无。
一首作品,是作者自己对主题的解读,是一种创作的体验。并把内心的感受包含在这体验中。
人生百态、酸甜苦辣等等。这些都是用眼睛明确看到的“味”。从作品角度出发,更应该具体体现出“味外之味”。也就是除作品本身可明见的含义之外的延伸意义。这个延伸的意义是广义的。是超出本来的味,成为更大更广的味。
具体用一个字来说诗味要达到什么程度,那就是“美”!
中国因为有诗,因此,美学观念和主张,远远早于西方数百年,差不多近千年的时间。
那么,具体到创作中,怎么才能够使诗味更浓郁呢?这就需要,心与境的和谐。
具体来说,也就是景语与情语的和谐。它们应该是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在作品中反映出来。这个统一,是和谐而不是矛盾。
具体到创作中,不同的题目,使用不同的景语。那么因为不同的景,就必须要结合不同的情语。这样,就能使诗味更浓。
同时这也要求在具体的作品中,作者的内心与作品描述的景必须相融合。景必须是自然的,不可违背自然。
比如,句子中有明月那就不能同时出现乌云。也就是必须是自然的。情就体现在起句、承句的自然中。
于自然中见性情,这样,转的时候也就轻松多了。笔下的作品自然就和谐浑成。把自然之趣与情之绪合理的结合在一起。
如果能在合理的基础上更巧妙的结合,那就当然更加完美。
12、下面再说下“1”论与不论的问题。
咱们的作业一直是八句的律句。那么,“1”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论呢?我的建议是:首先我们看看如果平均分配的话,那么这个“1”就应该有4个平声4个仄声,一共八个。如果是44分配,那就完全正确。如果是35分配,其中有一句不论,这是可以的。但如果是26分配,这就得仔细考虑了。除非万不得已,最好不要用26分配。如果是17分配,作业直接就打零分。如果是08分配,毫无疑问:负100分。因此,选择44或35分配,是最合理的。
13、“诗味”。诗味之美妙,是建立在自然之道基础上的美。那么不自然,当然也就不美。也没法美。
诗不可空洞。空洞则无物。无物则不自然。因此充实的作品才会美。
充实就必须有自然、有真实的内容。不真实的就不是自然。充实之后就有光辉。作品体现出的美就是大美。
庄子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因此,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表现在起句和承句中的,写进作品里的自然之物,就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相关?会不会抵触或矛盾?如果相关,相互间能不能互补?这个互补,又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就是我们在起句和承句中,必须考虑进去的。
具体说来,在不犯题的情况下,可以衬托、可以比喻、也可以旁击。使用不同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景。
而写出的景语可以由内向外,可以从左到右,也可以上瞰下仰等等。可以采用的办法很多。可以正喻,可以反喻,可以明喻,也可以暗喻。有题,就很容易写出起句。有了起句,换个角度,自然就有了承句。结合景,转的时候用情语。当然也就很自然。这样整体下来,整首作品就会自然流畅。
如果不结合景,就会有断裂的嫌疑或现象。
另外说一下,最后一句叫做合句(或尾联,有对仗情况下),正确的说法是:合句。两千多年来,它都被叫做“合句”。在网络里,有“结句”一说,那是谬误。即便不是谬误,也是二十一世纪的发明,是未被承认的发明。
以前说的诗味是在格律,具体就是起承转合和音律、韵律大家都做得完美的情况下的诗味。这个诗味,是因为遵循格律,而带来的诗味。
今天特别的交流起句和承句,目的就是请大家在原来的诗味基础上,创作出更加浓郁的诗味。
原来的诗味,是因为有格律,按照格律去创作,自动产生的。今天说的诗味,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创作出的诗味。因此,今天就特别的强调了起句和承句。
建议大家今天交流的内容多看看,目的在于提高大家起句和承句的写作能力。因为,大家差不多在格律上,都不至于出现什么大的错误,基本上都能做到四平八稳。所以,今天交流的目的,就是在以前的基础上,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