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肩关节半脱位常见方法

1、 矫正肩胛骨的姿势

良肢位摆放:仰卧位时,患侧肩胛骨下垫枕,使其处于前伸位,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和手指伸展;患侧卧位时,患侧肩前伸,前屈,伸肘,前臂旋后;健侧卧位时,患侧肩和上肢充分前伸,肘关节伸展。坐位时,在患肢前方放置一平桌,将患肢托起,站位或行走时,治疗师应对患肢充分保护,避免自然下垂。Bobath式握手:双上肢伸展充分上举,多次反复进行,卧位、坐位均可。向患侧翻身:抵抗肩胛骨向后缩。活动肩胛带:患者取坐位,双上肢放在体侧,主动耸肩,治疗师站在患者的后面,一手放在腋下,在耸肩时给予适当辅助。当该动作完成时,治疗师可在患肩上加阻力,令其完成耸肩动作。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栗刚

2、 刺激肩周围稳定肌的活动和张力

牵拉反射:治疗师一手支撑住患臂伸向前,另一手轻轻向上拍打肱骨头,肘的牵拉反射使三角肌和冈上肌的肌张力和活动性增加。快速刺激:在冈上肌、三角肌、肱三头肌上由近及远做快速快速摩擦或以冰块刺激。患侧负重:患者取坐位,头转向患侧,健手协助控制使患侧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屈,患手放在坐位臀部水平略外侧,让躯体向患侧倾斜。关节挤压: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方,患侧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治疗师一手放在肘关节处,另一手握患难与共手,手掌相触,沿上肢纵轴,向肩关节处施加压力,患者予以对抗,让患者体会在此过程中的感觉,逐渐学会抵抗治疗师手。

3、 保护肩关节全范围无痛性被动活动度

肩胛胸廓关节运动:治疗师一手固定肱骨近端,另一手固定肩胛下角,被动地完成各个方向运动。肩关节屈曲、外展运动:治疗师一手扶持肩胛骨,另一手固定上肢,按肩肱关节与肩胛胸廓关节2 :1的运动比例向前上方运动,肩关节运动过程中,要将肱骨头向关节窝处挤压。

肩关节半脱位的致因目前考虑主要有四个方面:

a、以冈上肌为主的肩关节周围肌肉的机能下降;

b、肩关节囊本身的松弛,破坏及长期牵拉延长;

c、肩胛骨周围肌肉的瘫痪、痉挛及脊柱直立的影响所致的肩胛下旋;

d、冈下肌和三角肌后部都有明显的萎缩,并且不能使松弛的关节囊紧张,我们针对其致因采取多种康复措施。

良好肢位:避免了异常肌张力的形成和强化,同时也保护了肩关节囊和韧带不继续松弛和发生继发性损伤。在坐位和站立位或行走时尽可能不用吊带,吊带妨碍患肢的活动,增加屈肌张力,不利于支撑姿势,妨碍正常步态。

矫正肩胛骨的位置:通过矫正肩胛骨的位置使关节盂位置正常,以恢复肩部原有锁定机制,如向患侧翻身,矫正及控制引起肩胛骨下降、后缩、下旋等所引起肩周围肌力失衡现象。被动纠正“翼状”肩胛。双手交叉上举;促进肩胛骨前伸,通过牵拉反射,增加三角肌和冈上肌的张力和活动。主动耸肩活动,增加肩胛上提肌的张力和活动,缓解了肩胛下提肌痉挛,从而对抗肩关节下旋。

刺激肩周围肌群的活动:我们应用神经促通术及上肢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快速刺激,加强感觉信息的输入,使肩周围肌肉产生兴奋,从而诱发肌肉活动。通过牵拉反射,诱发正常肌力产生,改善了肩周围肌肉力量对比,使痉挛肌肉得到抑制,瘫痪肌肉得到改善,增加了肩关节的稳定性。关节挤压,使患者肩、肘、腕关节接受本体感觉刺激,抑制异常运动模式引出并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同时也是诱发肌肉反应,强力挤压促进关节周围肌肉协收缩,轻微挤压抑制痉挛肌肉,使屈肌痉挛得到缓解。

肩关节被动活动:应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下进行,被动活动肩关节时,弛缓期肩关节有被动活动范围要控制在正常活动度的50%,随着肌力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加,无论在治疗中,还是在日常生活转移过程中,治疗师及家始终应牢记加强对患肩的保护,千万不可牵拉患侧上肢,以防加重脱位,造成肩痛,增加治疗难度。

偏瘫患者肩关节半脱位采取早期康复治疗,肩关节半脱位的治愈率明显高,这是因为早期康复治疗充分保护了偏瘫肩关节的正常肢位,使偏瘫上肢的康复并非走一般模式,即“软瘫——痉挛——分离”,而是“软瘫——分离”的运动模式。缩短康复时间,提高上肢运动功能,减少误用征、废用综合征的发生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