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20去朴返侈贫富相去

题文诗:

衰世俗以,巧诈伪,饰众无用,贵远方货,

珍难得财,不积于,养生之具.天下,

天下.滑乱万民,以清为浊,性命飞扬,

皆乱以营.贞信漫澜,人失情性.于是乃有,

翡翠犀象,黼黻文章,以乱其目;刍豢黍粱,

荆吴芬馨,以嚂其口;钟鼓管箫,丝竹金石,

以淫其耳;趋舍行义,礼节谤议,以营其心.

于是百姓,糜沸豪乱,暮行逐利,烦拏浇浅,

法义相非,行利相反.虽十管仲,弗能治也.

富人车舆,衣纂锦绣,马傅旄象,帷幕茵席,

绮绣绦组,青黄相错,不可为象.贫人则夏,

被褐带索,含菽饮水,以充肠饥,以支暑热;

冬炀灶口,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其为编户,

齐民无异,贫富相去,犹君与仆,不足以论.

夫乘奇技,伪邪施者,自足乎,一世之间;

守正修理,不苟得者,不免乎,饥寒之患,

而欲民之,去末反本,源,而壅其流.

雕琢刻镂,伤农事也;锦绣纂组,害女工也,

农事,女工,则饥之本,而寒之原.

饥寒并至,能不犯法,干诛,古今未闻.

【原文】


  衰世之俗,以其知巧诈伪,饰众无用,贵远方之货,珍难得之财,不积于养生之具。浇天下之淳,析天下之朴,牿服马牛以为牢。滑乱万民,以清为浊,性命飞扬,皆乱以营。贞信漫澜,人失其情性。于是乃有翡翠犀象、黼黻文章以乱其目;刍豢黍粱、荆吴芬馨以嚂其口;钟鼓管箫、丝竹金石以淫其耳;趋舍行义、礼节谤议以营其心。于是百姓糜沸豪乱,暮行逐利,烦拏浇浅,法与义相非,行与利相反。虽十管仲,弗能治也。且富人则车舆衣纂锦,马饰傅旄象,帷幕茵席,绮绣绦组,青黄相错,不可为象。贫人则夏被褐带索,含菽饮水以充肠,以支暑热;冬则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形,而炀灶口。故其为编户齐民无以异,然贫富之相去也,犹人君与仆虏,不足以论之。

夫乘奇技、伪邪施者,自足乎一世之间;守正修理,不苟得者,不免乎饥寒之患,而欲民之去末反本,是由发其原而壅其流也。夫雕琢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工者也。农事废,女工伤,则饥之本而寒之原也。夫饥寒并至,能不犯法干诛者,古今之未闻也。

【译文】

而衰败的社会风俗完全不同,大家凭着智巧而弄虚作假,矫饰各种无用的器物,有意珍贵远方的奇货,珍惜难以得到的财宝,却不积聚生活必需品;淳厚的民风被破坏得乱七八糟,纯朴的民性被破坏得支离破碎,牛马被关进栏圈后也没人管理;百姓被弄得心神不定,是非被颠倒,清澈变混浊,人们就像风中蓬草,被刮得飞扬躁乱;忠诚信义的品德流失殆尽,人也跟着失去善良本性。于是社会出现了另一幅情景,用翡翠、犀牛角、象牙和美丽的花纹图案来迷惑人的眼睛;以牛羊犬猪、面米细粮和各种风味小吃来满足人的食欲;用钟鼓管箫、丝竹金石等乐器来淫荡人的耳朵;又以讲究礼仪形式、各种流言蜚语来搅乱人的心神。这样,百姓被搅得纷扰狂乱,日夜为利益奔波追逐,人变得烦躁浅薄,礼法和道义相违,德行和利益冲突,这样的社会,即使有十个管仲也无法治理好。

富人的车辆外用彩绣的车衣围裹,马则用旄牛尾和象牙作装饰,车上的帷幕和褥垫都配用绣绘丝织品,各种色彩交错着,无法形容它的华丽。而穷人夏天穿着粗布短衣,索着粗麻绳,吃豆类食品,喝凉水来填饱肚子,以便能熬过酷暑;冬天则穿着破烂的羊皮衣,粗布衣袍无法遮蔽身体,只得蹲在灶炉口取暖。所以同是编入户籍的人,会出现如此大的贫富差别,就如同君主和仆人的差别,这真的使人无法比较和言说。

那些凭着奇异技巧、伪诈歪邪门道的人,却能在世上过着富裕的日子;而那些品行正道、不肯苟且得利的人,却免不了饥寒的灾患,在这种社会不公平的情况下,要想使人民摒弃末业、返归农业根本,这就像掘开了水源却又堵塞了水流一样。社会有意导向雕琢刻镂,必然迫使农民弃农从工,妨碍了农业生产;社会讲究服饰秀美,必然致使妇女精于刺绣,也必然妨碍了一般意义上的纺织业。这农事荒废、纺织受损,必然会有饥寒出现。饥寒一旦降临,人们能不触犯法令和禁令,这是从古到今都没有听说过的事。

(0)

相关推荐

  • 丽春农事

    寻芳绿遍午时天.点绛枝花一片燃. 拾得嫣红池倒影,农家都在插秧田.

  • 大寒|“大寒”遇“腊八”,农事有讲究

    北京时间1月20日4时40分 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到来 "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 此时节天气依旧寒冷 朔风独啸,蜡树银山 常出现大风降温或降雪 巧的 ...

  • 宽心,贫富,计较,放下

    感悟人生精选2021-03-13 12:49:46 宽心,贫富,计较,放下 宽心,贫富,计较,放下 宽心,贫富,计较,放下 宽心,贫富,计较,放下 (美文.鸡汤.三农.农村.正能量)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21仁鄙在时利害在命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21仁鄙在时利害在命 题文诗: 仁鄙在时,故不在行,利害在命,而不在智. 败军之卒,勇武遁逃,将不能止;胜军之陈, 怯者死行,惧不能走.故江河决,沉冲一乡, 父子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9各乐所安天下均平

    题文诗: 重生者不,以利害己;立节者不,见难苟免; 贪禄者不,见利顾身;好名者不,非义苟得. 此相为论,譬冰与炭,犹钩与绳.何时而合. 若以圣人,为之中则,兼覆并之,未有可是, 可非者也.飞鸟主巢,狐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8取行各异皆得所便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8取行各异皆得所便 题文诗: 世称古人,多高其行,并世而有,与古同者, 而弗知贵.非才下也,时弗宜也.故六骐骥, 或四駃騠,以济江河,不若窾木,处世然也. 立功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7事周于世务合于时

    题文诗: 道德之论,譬犹日月.江南河北,不能易指; 驰骛千里,不能易处.取舍礼俗,犹居室宅, 东谓西家,西谓东家,皋陶为理,不定其处. 故取舍同,诽誉在俗;意行虽钧,穷达在时. 成汤周武,累行积善,人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6度量公行法苛民诈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6度量公行法苛民诈 题文诗: 北人无择,诽舜自投,清泠之渊,而其不可, 以为世仪.鲁般墨子,以木为鸢,三日不集, 而其不可,使为工也.高不可及,莫为人量; 行不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5四民分业因人制宜

    题文诗: 治世之体,其易守也,事易为也,其礼易行, 责易偿也.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农工商, 乡别州异,农农言力,士士言行,工工言巧, 商商言数.士无遗行,农无废功,工无苦事, 商无折货,各安其性,不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4体道反性不化待化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4体道反性不化待化 题文诗: 老子有曰:治大国也,若烹小鲜.为宽裕者, 曰勿数挠;为刻削者,致其醎酸.宾有见人, 于宓子者,宾出宓曰:宾有三过:望我而笑, 其是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3虚静形君至是无非

    题文诗: 剞销锯陈,而非良工,不能制木;庖丁用刀, 十九年刀,如新剖硎.乃由游乎,众虚之间. 若夫规矩,钩绳也者,此巧之具,非所以巧. 故瑟无弦,虽师文者,不能成曲;徒弦也者, 则不能悲,弦者悲具,非 ...

  • 《淮南子》卷11齐俗训诗解12道一行异得民心均

    题文诗: 王乔赤诵,吹呕呼吸,吐故内新,遗形去智, 抱素返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欲学其道, 而不得其,养气处神,而仅放其,一吐一吸, 时诎时伸,其必不能,乘云升假.五帝三王, 其轻天下,其细万物,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