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回忆“鄂伦春鹿场”:因为忘关门导致鹿跑了,反而破解难题

知青下乡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干农活,累就不说了,主要是无聊。

上海知青张坤运气不错,分配到了鄂伦春人的鹿场,远离了面朝“黑土”背朝天的生活,当上了“鹿倌”。

在他印象中,鹿场有两件事最难忘,一是割鹿茸,他一见到就要头晕,二是驯养梅花鹿,自己靠着几块豆饼和一场意外,居然实现了梅花鹿的放养,着实出乎人的意料……

(以下内容由知青回忆整理,文中人物系化名。)

跟张坤同一批下乡的上海知青,全都分到了黑龙江爱辉县(今黑河爱辉区),有的去了农场,有的去了林场,张坤运气比较好,去了鹿场。

新生鄂伦春乡的养鹿场,在知青去之前,一直是以捕捉为主,饲养为辅。

按照鄂伦春人千百年的习惯,每年的冬季,猎人进山捕捉马鹿,这是一种仅次于驼鹿的世界第二大的鹿,雄鹿能长到400斤左右。

抓到了就赶回鹿场圈养,等到夏天割鹿茸,产小鹿,秋天配了种就等过冬。

鄂伦春人是天生的猎手,因为人数比较少,精力有限,所以打得鹿多,养的鹿少,知青去了之后,才把养殖的规模扩大了。

当地老乡曾经警告过张坤:“鄂伦春人好客,热情,但是喜欢喝酒,公社担心他们喝太多,就不让供销社卖酒给他们,要是他们让你代买酒,你可别答应。”

“喝点酒而已,不会出什么事吧?”

“你不知道,鄂伦春人都有枪,喝了酒之后,情绪激动,枪走火容易出事。现在只有逢年过节才发酒给他们,但喝之前必须派人把他们的武器收起来。”

“原来还有这样的说法。”

张坤原以为到了鹿场,会有很多鄂伦春同事请他代买酒,但没想到,根本没人提这茬儿,可能是因为鹿场的工作太多了,顾不上。

张坤刚进鹿场没多久,就赶上了夏天的割鹿茸。

鄂伦春人老莫告诉张坤:“小张,你来时间也不短了,明天割鹿茸(鹿角),你也学学。”

张坤十分兴奋,头一天晚上辗转反侧睡不着,想象了很多割鹿茸的画面,但他唯独没猜到,自己居然在割鹿茸时几乎晕倒。

知青宿舍离鹿场有两里地,张坤早上天不亮就跟几个知青出发了,他们以为自己能先到一步,没想到老莫他们早就等在那里了。

老莫先给知青们讲了割鹿茸的技术要点,然后说:“嘴上说的没有上手实在,你们来一把就知道了。”

有人赶了一头马鹿过来,远看将近一人高,知青们有点紧张,老莫嘱咐说:“千万注意安全,按我说的做。”

当时没有动物麻醉,全靠工具压住马鹿,张坤心里没底,不知道能不能完成任务。老莫朝着张坤点了点头,给他打气,让他放松。

赶鹿的人用工具把马鹿困住,老莫大喊一声:“上!”

众人一拥而上,压住大马鹿,不让它动,老莫说:“小张扶住鹿角。”

张坤赶紧握住七八十厘米长的鹿角,毛茸茸的,说不出什么感觉。老莫拿出了准备好的锯子,对着知青说:“鹿角就算咱们不割,它们也会自动脱落,而且养殖场里的鹿如果不割鹿茸,雄鹿互相攻击,会造成危险。”

说完,他伸出一个指头,放在鹿角的根部,可以看出一道明显的分界线,老莫说:“割鹿角的地方,要距离根桩一指,不能太靠下。”

老莫非常迅速地用锯子割下了鹿茸,张坤没想到,鹿角根部突然冒出了大量鹿血,既像拧开了水管,又像砸烂了西瓜。

张坤晕血,看到鹿血喷射而出,竟然站立不稳,马上要晕倒,旁边人赶紧扶住了他。

老莫纳闷地说:“这孩子见不得血啊?也怪我,没给他说过。”

割了鹿角,大家数一二三,一起松手,大马鹿一跃而起,跑回了窝棚。

因为自己的小问题,张坤基本告别了割鹿茸的技术活儿,不过树挪死人挪活,他倒是在梅花鹿饲养上立了功。

1975年,公社派人到外省学习,带回来一个新消息:鹿可以进行放养。

鄂伦春人祖祖辈辈都是圈养鹿,没有试过放养,知青们刚弄明白圈养,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立刻提出要放养梅花鹿。

张坤因为割不了鹿茸,主动要求承担放养梅花鹿的任务。

一开始,他每天蹲在鹿棚,观察鹿的习性,不停地在鹿面前晃悠,目的是为了打消鹿对人的恐惧,后来,他不定时进入梅花鹿的棚子,手里拿着豆饼(大豆榨油剩下的渣子)。一见有吃的,梅花鹿就围上来。

这就跟朋友串门一样,每次都带点礼物,时间久了,双方的感情就建立了。

熟悉之后,张坤即便伸手去摸鹿,它们也不躲,为了增加交流的效率,张坤还带上了哨子,只要一吹,梅花鹿就会向他靠拢,他就把豆饼拿出来,人和鹿形成了互相信任的关系。

虽然跟鹿已经算朋友,但张坤心里还是没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放养,毕竟把它们放出去了,要是不回来跑进了林子,那可是大损失。

最后梅花鹿放养的实现,实际上是个意外。

有一次喂完了豆饼,张坤走的时候没有把圈门关好,几十头梅花鹿一晚上时间全跑了。

第二天一大早有人敲门,对张坤说:“晚上有老乡看见鹿场有鹿跑出去了,你看看是不是你养的。”

张坤拿起哨子,揣上一兜子豆饼就出门了,他登高一看,目之所及,草甸子里分散着很多梅花鹿,有的在吃草,有的在漫步,确实是自己养的梅花鹿。

其他人赶来后,忧心忡忡地问:“这些鹿还能回来吗?咱们去抓的话,它们会跑吗?”

张坤说:“先别抓,我试试哨子。”

他拿起哨子,放进嘴里,心里既有点期待,还有些忐忑,养了那么久,喂了那么久,今天就是考验的时刻了。

“嘟……”

哨子一响,梅花鹿们都昂起头,不疾不徐地朝着张坤这里奔来,他赶紧把豆饼拿在手里,梅花鹿们就像往常一样,细嚼慢咽地吃起豆饼。

张坤把梅花鹿赶回圈里,带上了门,他知道自己成功了。

从那时起,张坤每天早上把梅花鹿放出去,任它们在草甸子上漫游,到了下午再全部招回来,放养的鹿不知道是因为心情好还是运动量大,全都长得十分健壮。

鹿群越来越大,鹿茸的质量也越来越好,张坤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鹿能手。

他喜欢每天跟鹿群在草甸子优哉游哉的时光,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1977年春天,大批知青开始返沪,张坤也离开了。

他在新生鄂伦春乡鹿场里待了7年,2500多个日日夜夜,见识了驼鹿、马鹿、梅花鹿,虽然养鹿的生活清苦、劳累、远离繁华,但一想到那些在草甸子上散步的日子,他还是十分满足,那是永远不后悔的青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