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热气腾腾的生活奔走,就只有容颜和心态被碾皱
年,其实是一盏大红灯笼,平等而吉祥,点亮了这个让我们共同长大的时刻。年,其实是一个裁缝,拿着一把有365个小格的尺,度量着我们的生命。年,其实是不停旋转的石磨,不为热气腾腾的生活奔走,就只有容颜和心态被碾皱。正月初六,对不少人而言,年,将至尾声。这“年”,对你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话初六
“马日”挹肥(yì féi)送穷
传说中,女娲创造万物,先造六畜,后造人,因此“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
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因为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初六这天大扫除,祭拜厕所神明,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故称“挹肥”。
《岁时广记·人日》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北京等地保留有正月初六送穷鬼的风俗。这天,家中主妇要把节日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神。
旧时,农民也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而当日凌晨四点多钟,油盐店、干果店、绸缎庄等均由“掌柜的”带领全体伙友们,给供在店铺正中的全神像册、“天地三界十八佛诸神”上香叩首。然后将这些神码、“钱粮”和香根请到当街,放在芝麻秸、松木枝架子上一焚,谓之“送神”。
这时,鞭炮齐鸣,伙计们都猛劲地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屋里屋外响成一片,谓之“响响当当,大吉大利”。这时便有乞丐们来唱“喜歌”,掌柜的少不得要赏他们几个“喜钱”。在祝福的气氛中,店铺打开了护窗板,露出了早已贴好的“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红对联,正式营业。
话说年
《过年的心情和表情》作者/毕淑敏
年最朴素的意义——你,又长大了一岁。
过年时人的表情和心情,各不相同。怀旧是一种,怅然凝视的。收到礼物是一种,欣喜而感动的,或许还有得陇望蜀。总结经验教训是一种,庄严且若有所思,也许夹杂着忿忿不平。洗心革面下决心从头再来的又是一种,捶胸顿足咬牙切齿……其实这都是年的附加值,和年无关。
年最朴素的意义只有一种——对每个人来说,又长大了。这一条,不管你乐意不乐,年都专横地让你受纳。
长大这个词,似乎专宜少儿。你对一个小孩子说“长大”,那是夸奖。你对一个老太婆说“长大”,就是揶揄。不知从哪个年龄段始,人们不再说长大,改用了它的升级版:“老了”。我瞎估摸——这个分水岭,大约是在20岁到30岁之间吧。你对一个40岁的人说。哈!你又长大了。除非你是他爷爷,不然他跟你急。
年翩然而过,碾皱的是你的容颜和心态。
无论无论你怎么看等年,年总准时而顽强地站在一旁,等着晤见你。只要你活着,就会匆匆赶到它的前面前,预备相逢。
它像高速路上的里程表,不动声色地提醒着我们,你离出发地愈来愈近远,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就算你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乱走一气,也同样。年决不姑息回避。时间履带,不惧油价疯涨,它自有动力。年留下花纹翩然而过,碾皱的是你的容颜和心态。
中国古代说到人的发展,很有些惟年龄是举的专横。比如说“四十不惑”。不能提前到“38”吗?或更超前些,干脆“29”?从前的人,“人到七十古来稀”,现在平均寿命提高了,不惑的年龄也该提前了吧?不惑来自什么?经验吗?苦难吗?见多识广吗?照此推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多走多思多想多吃糠咽菜倒海翻江,把一年当做两年甚至几年来过,跑步进入不惑,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
然而,不成。人的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见减少,反倒是越来越多了。到了过年,就像从本子的最后一页往前翻,会看到很多错漏和疏忽的地方,打着红叉。
年就像失手滚下坡的铁环,越旋越快,拦不住的……
年其实是一个裁缝,拿着一把有365个小格的尺,度量着我们的生命。已经过去的年,就不会再回来了。
要它回来,只有两个法子。一是在照片中,你看到的是年的复印件,原件已被毫不留情地销毁。另一个瞬间是在梦中,那是年的幻象,像斑斓锦鲤,你看得清它的鳞,滑溜溜地根本抓不住。
听人说,对时间的感觉,同你已经享用过的年龄成反比。此话说起来拗口费解,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同样的时间对不同的人,比例感到不一样。
比如说幼儿,从2岁到3岁,这一年只相当于走过已有生命的5%,他觉得漫长。若对一个81岁的老人来说,却只是他已经度过生命长度的八十分之一,也就1.25%,岂不是如一个哈欠?
所以,年就像失手滚下坡的铁环,越旋越快,拦不住的。年这个不以人的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让人无言。
约束了吃,年味就淡了,薄了。
年要有仪式感。这种仪式感,过去多集中在扫房祭祖和如何吃上面。现在,屋子虽然还要扫,因为双层玻璃密闭性能好,加上吸尘器功能强大,还有隔三差五不断装修,房屋焕然一新的洁净感,几乎变成常态,不再属于年的专利。祭祖这件事,日益的公众化。人们不再拘泥一家一户的祖先,每年公祭了黄帝炎帝和大禹们,怀念和祭奠的热情提前集体释放了。
于是,只剩下了团聚和吃。亲朋们围拢一处红酒绿推杯问盏,年成了食物和酒精的阅兵式。可惜,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顿顿都吃好东西,大伙儿的口头禅是“天天都跟过年似的”,食品多了,一不留神就吃出糖尿病和“三高”。
年节前,报纸的保健版如临大敌,急赤白脸地提醒大家不要淹醉了肝胆,累疲了肠胃……闹得年好像成了凶地。年被剥夺了吃的快感和美感,成了瘦肉型的年。约束了吃,人们不知道用什么来彰显年,年味就淡了,薄了。
年平等而吉祥,不同的只是我们的心情。
团聚是永远需要的,吃却需要节制,我们要创造出新的仪式,来纪念这个让我们共同长大的时刻。
年其实是一个轻声的提醒,你已经在人生路上又拓展了一步,距离终点又近了些。如果把年比喻成衣服,你已脱去羽绒服,不知不觉中穿上春的绿夹衣了。
如果把你原本就在仲夏,马上就到沉甸甸的秋了,请准备好你的镰刀。也许有人会说,如果我马上要进入生命的冬至呢,等待我的岂不是滴水成冰?别忘了冬天有雪,雪兆丰年,你可以在白色的原野下安睡,期待生命的又一种轮回。
不管位于生命的哪一个季节,年都是值得善待的。成长会一直持续,直到苍茫一刻。无论对于3岁还是81岁,年都是平等而吉祥的,不同的只是我们的心情。
文字来源:央视新闻(图片综合网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