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语文学不好,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两点^_^ 2024-06-10 13:00:15 逻辑思维又称抽象思维,通常被认为是理科生应当具备的能力,而文科生主要靠形象思维“生存”。朱光潜用一篇《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从美学角度回答了这个问题。学理的植物学家“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而文科生此时正“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那股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学好语文应该既能感受其精神还能知晓其科属。这两种能力的核心力,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即类比和对比的能力。一切问题,无不在考查人这两种能力;所有语文题,都是以考查这两种能力为目标。譬如孔融见到大小不一的梨子,他先对比出大小优劣,再由己及人,类比出另一些人。谁吃大的谁吃小的才符合家庭和社会伦理,自己既能吃到梨,还能受表扬。“让”的行为经过这番逻辑推理,才顺理成章。再譬如一个学生打破了窗玻璃,在班主任面前,无论承认与否,都要经过快速的“两比”。类比:过去类似事件怎样被处理的,学生如己者谁经过此窗……对比:我这班主任和别班主任处理问题有何不同,这窗玻璃和上周那破了的哪个洞大……学生不是每天都打破窗玻璃,但这种思维却是每天都在训练的,上课做题都需要这种逻辑推理能力——类比和对比。而出题人,一样在考查你的这两种能力,这这应该是做题的思路。以某地某题为例——问题的核心是,三方面措施,范围是材料一、二。两则材料是近1500字的阅读量,6分三条答案,既要简明还不能遗漏。但只要将题干中世界粮农组织给“粮食安全”下的定义与问题一对比就会发现,“保证粮食安全的诸多(已经简化为三个)方面条件”,其实就在定义里面,关键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安全营养-食物偏好。三个关键词正好互不包容,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同类可比,正好就是三个措施。带着关键词去1500字里去组织语言,就容易多了。读题,分析题干,给的条件既是范围,还是引导。从“对比”中发现线索,在“类比”中组织答案,这种简答题大可迎刃而解。再举一例赏析题——问题:本文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水草一样袅袅娜娜地荡漾在天空。”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好?这是常见的原句、改句表达效果对比鉴赏题。更明显地在考查学生的对比能力,我们把这种题称为“找不同”。原句改句不同处,就是答题的要点。本题两处不同:“袅袅娜娜”的单独成句以及句中位置;“海底”一词的删留。4分的题,两点答案,一是句式问题,二是修辞问题。而这两个问题同属于表达效果一大类,答案内部形成同类比从关系。三举文学类文本鉴赏题—读题可知:问的是小说特点而非散文的特点。小说构成的三要素如果发生变化,小说就发生了变化。小说三要素排列如下: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我们便可以推断,一定是它们三个发生变化了。题干中“小说”→“散文”的变化,对应着三个要素的变化分别是:人物怎样了,故事情节怎样了,环境描写怎样了。运用文学常识,联系原文(刘亮程《一个人的名字》)可知:小说里的人物众多,描写得都不很清晰;故事情节很少,甚至中断;环境描写(此处用人物的活动营造的是社会环境)却很明显。将上述推断的变化的否定词语换一下,答案要点就明确了:虚化人物、淡化情节、营造意境。组织答案的过程,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环环相扣,水到渠成。有人说,认真不是态度,而是能力。学好语文,首先要会读题做题。不做题的语文只是将文章的总体鉴赏能力融合在一起了,而一张试卷只不过将各部分分开而已。这种鉴赏能力,其实只是低一层级鉴别能力而已,只要认真读题,用好两种比对能力,语文考试当不在话下。 赞 (0) 相关推荐 语文阅读怎么刷题才有效?手把手地教家长 咨询网课作文请加微 sisitao7788 最近有空,与群里家长的聊天也多了些.家长们的问题还挺集中.不是头疼孩子的作文,就是对阅读的失分太多抓狂. 作文我讲得太多了,写过文章,录过视频,还有网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