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十不治之人
中医
十不治之人
1、不信中医的人。
2、对医师有疑虑的人。
3、自以为是的人,又要吃西药又要吃中药的人。
4、懂一点简单中药,对医师处方指指点点的人。
5、拿到处方,不按时吃的人。
6、拿到处方,到了药房抓药,听药师说处方用量太大,这个药相反,那个药有毒等,立刻就决定不拿药了,或回头来问医师处方问题,此类患者不要治。
7、不听医师建议的人,以为光吃药,不用忌口就可以的人。比如:肝硬化是由喝酒引起,吃中药后,仍然不戒酒,怎么可能会好呢?
8、重复问同一问题的人。表示病人对医师不信任。不可治。
9、有病乱投医的人。有了重病,只要别人说什么好,就立刻去做,结果乱吃一大堆药,此类人没有主见,见风是雨,不要治。
10、平时吃一大堆不必要的药或维生素的人。生病时来看医师,随身携带一药囊,并请求询问医师何药可吃,何药不可吃,这类人除了本身疾病外,又自己增添许多本来根本不存在的问题给医生,千万不要看。
以上十种人,奉劝所有中医师,不要去治,此类病人你就算是治好也不会感谢你,他会认为你是蒙到的,治不好就都是你的错,从不会去检讨为什么自己会得此病,别人为什么没有此病,只会怪医生不好。
但是如果他们是去看西医时,态度就一百八十度转变了,完全听西医的话,就像宠物一样,主人喂食什么就吃什么,就算结果是死于西医之手,他们也不会去怪罪西医。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谈到病有六不治
1、“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
2、轻身重财,二不治也;
3、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
4、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
5、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
6、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意思是说这六种情形没法医治:
1、为人骄傲任性,不讲道理,是第一种不治;
2、不爱惜身体,却拼命追求财富的,是第二种不治;
3、衣着不知增减,饮食不知节制,不适合身体需要的,是第三种不治;
4、阴阳和脏气的脉象已经飘忽不定,是第四种不治;
5、形体瘦弱,不能服药的,是第五种不治;
6、相信巫术而不相信医术的,是第六种不治。
人生病,又兼有以上六种情形中的一种的,就极难医治了。所谓不治,并不是医生不会治疗,而是不可能治愈。
除第四、第五种情形以外,都是患者自取其辱,不是医生无能。
艾灸
治未病,防病于未然
艾灸,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调阴阳、扶正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养生美容之功效。
灸法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养生保健,因此流传很广。艾灸的主要作用归结为以下几点。
温经散寒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作用,气行则血行,气 止则血止,血气在经脉中流行,完全是由于“气”的推送。朱丹溪说:“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因此,凡是一切气血凝涩,没有热象的疾病,都可用温气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灵枢·刺节真邪》记载:“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 调,弗能取之”。《灵枢·禁服》亦云:“陷下者,脉血结于中,血寒,故宜灸之”。
灸法正是应用其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痹的作用。通过热灸对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以温经散寒,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灸法可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效果甚为显著。
行气通络
经络将人体连接成有机的整体,分布于人体各部,内联脏腑,外布体表肌肉、骨骼等组织。
正常的机体,气血在经络中周流不息,循序运行,如果由于风、寒、暑、湿、燥、火等外因的侵袭,人体或局部气血凝滞,经络受阻,即可出现肿胀疼痛等症状和一系列功能障碍,
因此,灸治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平衡机能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疮疡疖肿、冻伤、癃闭、不孕症、扭挫伤等,尤以外科、伤科应用较多。
扶阳固脱
人生赖阳气为根本,得其所则人寿,失其所则人夭。正如《素问·厥论》所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
阳气衰微则阴气独盛,阳气不通于手足,则手足逆冷。凡大病危疾,阳气衰微,阴阳离决等症,用大炷重灸,能祛除阴寒,回阳救脱。
《伤寒论》指出:“少阴病吐痢,手足逆冷……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下痢,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无脉者,灸之”。说明凡出现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由于艾叶有纯阳的性质,再加上火本属阳,两阳相得,往往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阳举陷
由于阳气虚弱不固等原因可致上虚下实,气虚下陷,出现脱肛、阴挺、久泄久痢、崩漏、滑胎等,《灵枢·经脉》篇云:“陷下则灸之”,故气虚下陷,脏器下垂之症多用灸疗。关于陷下一症,脾胃学说创始者李东垣认为“陷下者,皮毛不任风寒”。
灸疗不仅可以起到益气温阳,升阳举陷,安胎固经等作用,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如脱肛、阴挺、久泄等病,可用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
拔毒泄热
历代有不少医家提出热证禁灸的问题。但古今医家对此有不同见解。在古代文献中亦有“热可用灸”的记载,灸法治疗痈疽,就首见于《黄帝内经》,历代医籍均将灸法作为本病证的一个重要治法。
金元医家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医学入门》则阐明热症用灸的机理:“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
《医宗金鉴·痈疽灸法篇》指出:“痈疽初起七日内,开结拔毒灸最宜,不痛灸至痛方止,疮痛灸至不痛时”。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表明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
防病保健
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到;在“犬所啮之处灸三壮,即以犬伤法灸之”,以预防狂犬病。
《备急千金要方》有“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说明艾灸能预防传染病。
《针灸大成》提到灸足三里可以预防中风。民间俗话亦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三里灸不绝,一切灾病息”。灸足三里、中脘,可使胃气常盛,而胃为水谷之海,荣卫之所出,五脏六腑,皆受其气,胃气常盛,则气血充盈;命门为人体真火之所在,为人之根本;关元、气海为藏精蓄血之所,艾灸以上穴位可使人胃气盛,阳气足,精血充,从而加强了身体抵抗力,病邪难犯,达到防病保健之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