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书朋:扎根乡村教育,致力物理课改 (十四)

02.课改在路上——回归,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莱州市玉皇中学  潘书朋

创新教育关键词:智慧复演

课改策略9:“擦亮创新教育的三大理论武器”之“智慧复演”

【高端引领】2016年3月20日,山东省创新教育研究院在潍坊高新区北海学校举行了“学校规划与变革力提升”研讨会,省教育厅张志勇副厅长做了“寻找打开未来教育之门的钥匙”的高端引领报告,其中张厅长在谈到“擦亮创新教育的三大理论武器(生命教育、智慧复演、活动建构)”中,再次谈到了“智慧复演”一词,关于什么是“智慧复演”,张厅长做了以下简单的阐述:

“什么是智慧复演?”我说,很简单——

让儿童经历人类知识的生产过程,就是智慧复演。

让儿童在经历人类知识的生产过程中感悟、体验人类知识建构的智慧,这就是学习,这就是高阶思维的学习。

让儿童在感悟体验人类知识生产智慧的过程中重新建构自身的认知结构,这就是能力学习。

【专家思考】崔成林:(思考)随着高考、中考试题的变革,我们发现听不懂课的孩子越来越多……解决更多学生听不懂的问题,必须采用“按需分层”了……“思维碰撞”培优,“按需分层”辅困,两条腿走路,我们的课堂改善才能双翼展翅,真正飞起来。此外,再一次嘱咐:让深度学习发生,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一味讲解、机械训练这些浅表学习解决不了问题!

【课标解读】关于“课程目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做出了如下的解析: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观察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能通过实验收集数据,会利用多种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

3.经历信息处理过程,有对信息的有效性、客观性做出判断的意识,经历从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的过程,尝试解释根据调查或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案例背景】我们一线的教师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为何孩子们做了那么多的习题,自己也给孩子们讲了很多遍,为何我们的孩子就会很快忘记,下面这段话就是取自一个孩子QQ空间的话语:

看到以前的卷子,哎,这道题我做过,哎,这些题我都做过,哎,可是,怎么做勒?( ·ิ_·ิ)

其实类似这样的疑惑,不仅孩子们有,我们做教师的何尝没有这样的体会。何至如此,就在于其实很多知识只是“灌“孩子”的大脑,只是为了机械性地应付各种考试。这种“反教育”的做法,其弊端越来越凸显。鉴于此,在张厅长和各位课程专家的引领与指导下,我以“创建家庭实验室”为切入口,引导孩子们利用身边的器材开始进行“物理实验探索”之旅……

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一节课时,其中“惯性与质量的关系”的学习,基本上都是教师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孩子们也仅仅是依靠机械性记忆。这种死记硬背的做法,很快就显现出其弊端,有的孩子不理解,甚至误认为“惯性与速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为此,我果断改变了以往的做法,引导孩子们动起手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探索,以下就是本周孩子们探索的一些典型案例……

【案例展示】

  案例1:探究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报告

初三二班阚振忠、孟彦甫

实验目的:探究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材料:塑料板、小车、5g砝码、纸张、笔、书本

实验过程:

1.把不加砝码的小车放到塑料板上,松手使其滑落。

2.在小车上加上5g砝码,重复第一步。

(温馨提示:扫面上面的二维码 ,就可以观看实验操作的视频。)

实验现象:加砝码的小车比不加砝码的小车滑的远。

实验结论: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实验反思:第一次做实验时砝码太重,导致小车底部接触了纸张使摩擦力增大影响实验(后来换了个小车)。第二次角度过大使小车滑出纸张。

教师点评:你们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了“惯性与质量关系”的探索,值得鼓励和肯定。在这里给你们的实验提出一点改进的建议:对于探索规律的实验,一般要进行三次实验,你们的实验进行了两次,是否可以再增加一次实验,从而让实验的规律更具有普遍性。另外,对于实验过程的描述是否可以更加规范详细一些,期待你们更出色的表现。

2016-03-27 17:14:13

案例2:探究惯性与质量关系实验报告

初三二班徐小龙

实验目的:探究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器材:两个易拉罐(一个装有水,一个为空的),一张白纸,桌子。

实验步骤

1.将两个易拉罐标记为A,B(有水的为A,无水的为B)

2.将白纸铺到桌面上留出大部分伸到桌外,将两个易拉罐并排放在同一位置.

3.用适中的速度拉动白纸,观察现象。

4.快速的拉动白纸,观察现象。

实验视频:(温馨提示: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就可以观看实验操作的视频。)

实验现象:用适中的速度拉动试白纸时,只有B易拉罐倒下。快速拉动白纸时,两个易拉罐都直立在原地不动。

实验结论:不管质量大小,物体都具有惯性。且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物体的惯性与质量有关。

实验原理:两个易拉罐原来都为静止,压在下面的纸被拉动,易拉罐由于惯性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因B易拉罐质量小,惯性小容易改变运动状态,在适中速度下很难保持静止,所以倒下。

实验注意事项:

1.虽然为适中速度但不易过慢,否则可能出现易拉罐被拖到现象。

2.一定要水平抽白纸,否则易拉罐可能倒下。

反思与交流:

实验中用不同速度抽出白纸,惯性与速度是否有关呢?设计实验

实验中都是用易拉罐底面接触纸,那么用顶面做呢,探究惯性与接触面积的关系?设计实验

教师点评:你的报告我仔细看了,太棒了!你在最后提出了两个问题,惯性与速度、接触面积是否有关?这是两个很好的问题,也是历年学习的难点,你是否可以设计实验并探究是否有关?另外,注意语言的叙述:惯性与质量有关,不能颠倒顺序。

希望你针对提出的两个问题,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加油!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期待您更精彩的表现!

(2016-03-27 19:51:02)

案例3:探究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实验

3.9 秦菡璐 3.12 杨启玥

实验器材: 木板、小车、砝码(10克、50克)

实验过程: 将小车从木板滑下,记录小车滑出的距离;将10克、50克砝码分别依次放到小车上面同一高度处,重复以上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质量越大,小车的惯性越大,小车滑出的距离越远

实验感受:这次实验让我们感受到理论源于实验,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回归实验。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刻地记住了理论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

教师点评:很高兴看到你们两个通过合作学习,一起探究出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尤其是通过三次实验进行探究,符合物理实验探究规律的要求。

另外,在这里提出以下两个问题,需要你们进行思考:

1.为何三次实验需要从同一高度滑下?

2.通过这三次实验,你们探究出“物体的惯性与质量大小有关”,那么“物体的惯性是否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希望你们设计实验,并探索出“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的速度是否有关”?

期待你们有更精彩的表现!加油!宝贝们!

学生答复:

1.是为了控制变量——控制的是小车的速度不变
2.下周一起继续探究——猜想:第二问的实验是应该将木板依次抬高,记录数据,就可以得出结论。

(2016-03-27 20:22:49)

案例4:探究物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由误差所产生的思考

初三九班王雅睿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刻度尺

实验过程:将小车在不装物体,装90g物体,装190g物体,250g物体时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小车运动距离依次为:42cm,40cm,43cm,42cm

从理论上分:小车的运动距离应逐渐加大

(温馨提示: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就可以观看实验操作的视频。)

我的思考:由于压力变大,会使摩擦力变大,所以会减小小车运动的距离。

则需要在增加砝码时,每次加入20克,尽量避免摩擦力所产生的误差。

每次加入20克后,小车运动距离依次加大,小车质量越大,其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时间越长,距离越大,由此可得,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实验感悟:在设计实验或出现误差时,应从多方面考虑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尤其在做的实验时,要对物体进行全面受力分析,后实验,减小误差。思考要多方面,多角度。

教师点评:雅睿,你的这次实验最大收获,就应该是失败之后的思考,以及做出的改进。其实物理规律的探索就是在不断地失败,改进,失败,再改进,再实验,这就是我们张志勇副厅长倡导的一种学习方法——“智慧复演”。

(2016-03-27 21:46:37)

【案例反思】以上四个案例是教师提出了要求之后(请你利用身边的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探究物体的惯性与其质量的大小是否有关?”),孩子们在家里立刻动起手来,设计出了不同的方案,值得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一些孩子开始思考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具有思考力的问题。趁此机会,我及时进行了点评和指导,在孩子们进行完探索之后,趁势引导——“物体的惯性大小与运动的速度是否有关?”……

以下是孩子们进行完实验探索之后,又进行的交流思考:

实验完以后,我们要反思。

(未完待续)

个人简历: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教育科研方法专题工作坊主持人,烟台市初中物理学科德育专家。发表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收录,作讲座多次。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0)

相关推荐

  • 浅析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改进(2)||教学实验研究

    浅析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改进 湖南省保靖民族中学 1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作用与地位 牛顿第二定律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必修1>中的第四章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该实验是 ...

  • 探究式教学法的尝试

    郑金山 一.问题的提出 1.未来社会所强调的素质 我们正处在一个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数字化以及社会矛盾复杂化的时代,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一个历史条件下,要求人们得会学习.会推理 ...

  • 潘书朋:扎根乡村教育,致力物理课改 (二十一)

    结束语:幸福就是守着孩子们好好过日子 莱州市玉皇中学  潘书朋 在历经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之后,我需要静下心来重新思考自己今后的路该如何走下去.的确,自己和很多老师一样,一度被周围的名和利所困惑,似乎我 ...

  • 潘书朋:扎根乡村教育,致力物理课改 (十六)

    03.成长在研修--研修,伴我一路幸福走来           莱州市玉皇中学  潘书朋 谈到研修,想必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名词了.每年暑假都要进行的全员远程集中研修,以及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的校本研修,我 ...

  • 潘书朋:扎根乡村教育,致力物理课改 (十五)

    02.课改在路上--回归,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莱州市玉皇中学  潘书朋 创新教育关键词:思考力 课改策略10:撰写反思型实验报告 目前我们一线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没有思考力了,不会提出 ...

  • 潘书朋:扎根乡村教育,致力物理课改 (十三)

    02.课改在路上--回归,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莱州市玉皇中学  潘书朋 创新教育关键词:课程学习 课改策略8:建构高阶思维产品导向的课程学习 阳春三月,相约鸢都.2016年3月19日至20日,山东省创新 ...

  • 潘书朋:扎根乡村教育,致力物理课改 (十二)

    02.课改在路上--回归,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莱州市玉皇中学  潘书朋 创新教育关键词:科学探究                   课改策略7:让科学探究优化习题训练 或许是长期以来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 ...

  • 潘书朋:扎根乡村教育,致力物理课改 (十一)

    02.课改在路上--回归,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莱州市玉皇中学  潘书朋 创新教育关键词:深度学习 课改策略6:在课后探索性实验中进行创客式学习 除了课前家庭小实验,课堂实验探究之外,教师还可结合当地条件 ...

  • 潘书朋:扎根乡村教育,致力物理课改 (十)

    02.课改在路上--回归,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莱州市玉皇中学  潘书朋 创新教育关键词:做中学             课改策略5:课后作业尝试解决机械化.单一化的弊端 物理作业内容的选择应注意加强与生 ...

  • 潘书朋:扎根乡村教育,致力物理课改 (九)

    02.课改在路上--回归,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莱州市玉皇中学  潘书朋 创新教育关键词:动感课堂 课改策略4:课堂教学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关于学生实验,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

  • 潘书朋:扎根乡村教育,致力物理课改 (八)

    02.课改在路上--回归,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莱州市玉皇中学  潘书朋 创新教育关键词:课前家庭小实验 课改策略3:课前家庭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有力保障 家庭是学生进行小实验很好的场所,有一些小实验就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