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书朋:做自己的摆渡人

做自己的摆渡人

文/潘书朋

你的经历很重要,你经历的事也很有价值,你的反思可能会有独特的发现,无论是对自已还是对教育事业,都可能是一份特别的财富。你提笔写作时,为什么把自已忘了?

——吴非

别人的经验只能作为参考,切不可生搬硬套。

其实我们在平日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都有一个思维定式,那就是喜欢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习惯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做法。可是当看了吴非老师的这篇博文以后,感到茅塞顿开,自己把最应该研究的问题竟然给忽略了。在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何换到自己身上就行不通呢?

记得齐白石大师告诫弟子的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老先生的这句话对于现在的我们何尝不是一句忠告。别人的经验可以学习,可是如果一味生搬硬套只能让自己走进死胡同。必须要走出属于自己的新路,才会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一味模仿别人,不如仔细研究自己

对于别人我们或许能够研究很透彻,也会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可是对于自已我们往往看不透,这也是制约自己成长发展的障碍。一个人一生最大的失败之处就是无法读懂自己,一味地模仿别人只会让自己“东施效颦”。如期每天都在学着模仿别人,何不静下心来仔细研究自己。

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天都在和学生打交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实践活动,尤其是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是别人无法感受的。即使同一节课在不同班级授课,自己的体会也是不同的。为何不能及时捕捉这些灵感的思维火花,这些别人无法理解的独特发现都是自己一笔宝贵的财富。然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同经历和收获,只要不断反思,及时积累下来,自己就会发现自己其实也是很出色的。

不断反思,读懂其实很优秀的自己

自从暑假远程研修之后,自己的确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我的蜕变。尽管每天的教学工作都很繁忙,以前总会给自己找一些推脱的理由。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不断学习和反思,似乎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应该走的路。

曾经看过俞敏洪老师写的一篇博文——“真正做事情的人是不会抱怨的”,仔细想想以前自己或许把精力浪费无谓的抱怨之中。可是身边的环境是自己无法改变的,别把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之上。与其为那些遥不可及的名利而劳神分心,何不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正是由于想清楚了自己要做的事情,明白了要做的事情。那就让自己心静如镜,每天让自己沉醉在课堂教学中,和我的学生一起感受愉悦课堂带来的幸福。每节课上完都要做好反思总结,让每一节课都奏出美妙的和铉之音。

反思着,成长着,快乐着,幸福着。

作者简介:潘书朋,中学物理教师,扎根乡村教育25年,任教毕业班16届,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教育科研方法专题工作坊主持人,烟台市首批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多次获市优质课、示范课,地级优质课,曾获市教学能手,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市先进教研组长,在《光明日报》、《教育家》、《当代教育家》、《中国教师报》、《中国教师》、《中学物理》、《中学生报》、《德育报》、《新课程评论》、《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教师博览》等国家、省级刊物、教育网站上发表发布教育教学论文50余篇,《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等两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收录,作公益讲座多次。致力于“让物理教学回归实验室”的课题研究,所申报的教育部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荣获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荣获中国STEM教育协作联盟评选的“首届中国最美科学教师专家提名奖”,2017年荣获大国良师优秀奖(光明日报社主办),2018年10月入选《教师博览》人物志。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