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反思与改进
今天上午第二节在8.4班上了一节示范课,现在将本节课自己最初的设计思路,以及通过课堂教学反馈的情况进行认真反思,并且将课时教学设计加以修改:
1.课堂导入有待改进。
最初的设计思路:在本节课的导入设计自己最初的设计思路是----采用播放一段“大连海洋馆海豚表演”的视频。
课堂反馈及修改:从今天的实际上课效果来看,学生一开始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涨,究其原因是由于最初提供的视频,学生感觉比较常见,没有多大的新鲜感。鉴于此,将课堂导入的视频进行调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飞行员抓子弹”的故事进行导入。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导入,既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兴趣,又为学习本节课的难点之一——“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做了很好的铺垫。
2.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得出的改进。
最初的设计思路:机械运动的概念得出最初是运用课本提供的四幅图片,完全按照课本提供的思路进行课堂设计。
课堂反馈及修改:在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图片进行分析,可是从课堂学生的反应情况来看,学生反应平平,最初也很难得出机械运动的概念。仔细分析以后,决定给学生展示视频,可以极大增强视觉效果。
(1)首先给学生展示一些运动现象,例如:地球同步卫星、神舟十号的升空、奥运会比赛场景等。
(2)机械运动的概念引出:给学生提供“足球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物体在运动,哪些物体是静止的?运动的物体有何特点?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让学生认识到机械运动的特点就是“物体位置的变化”。
设计意图:激起学生的欲望,认识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为学习参照物和速度打下基础,还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教育。
3.关于“参照物”中“观察与实验”的实验指导。
最初的设计思路:最初采用“刻舟求剑”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小实验,从而得出“参照物”的概念。
课堂反馈及修改:在学习参照物的概念时,利用“刻舟求剑”的故事引入,接下来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实验“。在这一环节上感觉处理有些欠妥当,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应该交代清楚:课本当做 “舟”,笔帽当做“剑”,笔的位置当做“记号”。
设计意图:以故事的形式导入起到激发兴趣的目的,所进行的小实验实际上是进行“刻舟求剑”的模拟操作,既可以解答求剑不成功的原因,又可以顺利得出从参照物的概念。
4.关于“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的设计改进。
最初的设计思路:结合课本提供的图片进行“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的分析。
课堂反馈及修改:
(1)给学生提供“乘坐火车的场景”视频,而后提出“为什么乘客会产生错觉?”通过讨论,认识到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引导学生举例进行这一难点的突破。
(3)在学习了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以后,照应开头,分析法国飞行员能够抓住子弹的道理。
设计意图: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可以将知识点进行强化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