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谋划策,小心谨慎,否则事情失败,别人就会认为你出的是馊主意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魏纪一(公元223年)
【事由】当初,文帝曾经询问贾诩:我想要征讨不服从命令的人,来统一天下,吴、蜀两国应该先讨伐哪一个呢?贾诩回答说:征讨他国,首先应该在军事上权衡,完成统一的根本大计,则当推崇道德教化。
陛下顺应时势,接受汉朝的禅让,统治全国,倘若推广文教、道德来安抚人心,静观其变,那么平定天下并不难,吴、蜀虽然是蕞尔小国,但是地势险要,倚仗长江天险,刘备有雄才伟略,诸葛亮善于治国,孙权善于辨别虚实,陆逊(原名陆议)精通兵势。
蜀汉据守险要,吴国泛舟江湖,我们难以在短期内打败他们,用兵之道,是先了解取得胜利的途径,然后再出战,根据敌人的力量,任命将领,这样才能做到每战无误。
我私下分析我们的文臣武将没有人是刘备、孙权的对手,即使陛下亲自前往,也未必一定有战胜的把握,从前虞舜在朝廷上作战争的舞蹈,有苗部落就归服了,我认为陛下目前应首先修明文治,然后施以武力,文帝没有听从出动大军,最终没有取得功绩。
【解析】

1、静观其变

魏文帝询问贾诩,意思是说吴、蜀这两个小国不听话,导致魏国无法统一江山,现在我要统一江山,吴、蜀两国应该先讨伐哪一个呢?贾诩并没有正面回答。
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思考,要么攻打蜀国,要么是吴国,贾诩则采取折中的方法,建议魏文帝推广文教、道德来安抚人心,以静观其变,话中的意思建议暂时不要攻打。

2、不蹚浑水

贾诩作为著名的谋士,这么说肯定有他的原因,那么贾诩为何要这样说呢?不何目的呢?其实贾诩已经详细分析了当下的局势,蜀吴两国已经占据了地势险要的地方。
所以说不管是攻打蜀国,还是东吴,成功的概率都不高,因此不敢正面回答,不正面回答,其实就是不想蹚这浑水,否则到时候如果战败,魏文帝就会认为贾诩智谋不给力。

3、避免过失

魏文帝心想,你贾诩作为谋士,我让你给我建议,你却给我出这馊主意?看来你的智谋也不咋地,智谋不给力要你何用?到时候就会对贾诩有看法,贾诩也害怕这个局面。
所以不敢作正面回答,否则如果失去魏文帝的信任,贾诩的日子就难过了,领导信任你,你是红人,领导不爽你,你就是黑人,贾诩的身份地位,离不开魏文帝的宠爱。

4、避重就轻

魏文帝之所以这样问,其实已经有攻打蜀吴的想法,询问贾诩,其实就是想征求他的意见,贾诩既不想蹚浑水,又不敢直接拒绝魏文帝,因此只能通过高大上的话,避重就轻。
通俗讲就是官话,表面上说了一大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好像很有道理,其实并没卵用,如果魏文帝坚持要攻打蜀吴,到时候如果失败,那么就与贾诩无关,也就怪不了贾诩。

5、以史为鉴

出谋划策,需要小心谨慎,因为具有一定的风险,根据人性严以待人,宽以待己的规律,别人采取你的策划,如果事情失败,就有可能怪罪于你,认为你出的是馊主意。
那么如何避免出现这样情况呢?其实可以借鉴贾诩的方法,你来找我出谋划策,我不会拒绝你,但也不会直接给出建议,我只说空话(官话),做个假动作,然后把球踢回给你。
不拒绝的前提是,寻求帮助的人具备一定价值,如果不具备价值可以拒绝,因为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无谓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给别人出谋划策的前提,就是要保护自己的利益,只有保护自己的利益,才有资本帮助别人,否则自己都自身难保,用什么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也要量力而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