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花开——王逸之春季石门坊写生作品
活动合影
王逸之
山东省临沂市人,中学高级教师。
师从陈天强教授;
临沂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
临沂市摄影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会员;
油画作品多次参加省市级展览、获奖;
多幅油画作品被临沂市美术馆、山东凤凰艺术馆、
中国美术市场报等机构和友人收藏。
写生作品欣赏
有关绘画的思考(二)
物象(关注物体本身)、表象(关注画面本体)、意象(关注画家心迹,有抽象的意味)是绘画关注的不同境界。
物象,即客观事物,它有形状、颜色,是具体可感知的,是物体的形象。主要是指物体的基本结构:形体结构、解剖结构和透视结构。
表象(represntαtion),是外物的呈现方式,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知形象。是感性认识的高级形式。还可以从对许多个别事物的知凫中抽取某些共同方面形成一般表象,也可以把知觉要素任意组合成虚构成的表象。
表象是对感觉的、知觉的重组和加工,接近于理性的认识,仍是感性的具体形象。
意象,源于《周易.系辞》“立象以尽意”之说。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之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这种形象可以通过抽象来升华达到更有深度的意象。
绘画这条道,注是一条不平一些的探索之旅,也是精神的冒险之旅,走上这条路,就注定要与孤独时刻相伴。
绘画,就要不停的思索,只有时刻在绘画语言上不断探寻,结合个人的独特的感受,逐渐形成一个人的绘画风貌,并且把这种绘画风格做到极致,才可以算是一个好画家。一个画家有了哲学的高度,也才能在绘画上有所造诣,而创立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
在绘画语言探索的过程中,是精神决定物质的。画家的审美格调与高度,决定了绘画的层次。在这个过程中,捷径就是思想与行为的勤奋!也充满各种诱惑,要有不断的取舍。
我正在试图完成从光影的明暗向绘画的黑白灰的转变,从研究物体的形体改为研究画面构成,从而关注画面的结构;从印象色彩自然的冷暖向画面结构色彩冷暖的转换;从研究物体的体积与空间向画面平面性转换……
在这个打破重组的过程中,我遇到了瓶颈,有时竟寝食难安。感谢身边的师长与画友的顾励与点拔,也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当代名家以及西方绘画大师的相关理论,以及对相关绘画作品的研读,才逐渐拔云见雾,柳暗花明,绘画的思路渐次清晰,体现在画面上,也开始不幽变换着新的面貌……
我是想运用感性的表达,把理性的绘画原理(黑白灰、点线面与色彩),通过视觉的物象,唯美的呈现在画面上……
在这个转换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新的矛盾,包括绘画语言的矛盾性。体现在画面上,即画面的不成熟感、生涩感。也正是这些绘画探索的稚拙的痕迹,才能流露可贵的绘画性。
绘画就像一个魔盒,当你解决一系列问题,而走到一个新的高度时,会有新的问题不断呈现,或许这也正是绘画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绘画艺术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作茧自缚、成蛹破茧,经过艰难蜕变而羽化成蝶…… 而我正在作茧的路上……
王逸之于2019年4月
写生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