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蟠桃会

在写这篇之前,我们先来看段视频,这是评剧名家马泰在《红色联络站》中的一段唱:三月三里来三月三
一曲评剧《红色联络站》的选段听完之后,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三月三。

1

先说这段唱,描绘了三月初春的美好景色“三月三里来三月三,清明佳节艳阳天,春光无限好,微风拂人面,白云悠悠荡,桃李遍满山,对对飞紫燕,绿柳垂河边”。这里提到三月三清明佳节艳阳天,我们都知道三月三传说的蟠桃会,怎么又跟清明节连上了呢?很多戏曲作品是这样的,其实就是在民间也有这种说法,可能三月三赶上清明的缘故吧,但不见得每年都会遇到清明。
三月是春天中最美的季节,很适合踏青赏景,所以古时人们就很重视,甚至定节来庆贺。最早就有上巳之称,有消除不祥和招魂之意。上巳的意思是说三月的地支遇到上旬巳日。这是周时的节令,后汉时虽然还是沿袭周节令,据后汉书节令记载,已无招魂之举了,而有洗洁之事,魏以后将上巳改为三月三延续至今。唐代三月三为嬉戏之日,《酉阳杂俎》上说“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戴之,可免虿毒”《天宝遗事》载“三月三日,宫中诸妃,悉扑蝶以为戏”
三月三也叫重三,又俗称田鸡报,《九县志》载:午前鸣,高田熟,午后鸣,低田熟。意思是青蛙在中午前鸣,地势高的的庄稼先熟。唐诗亦有“田家无五行,水旱补蛙声”,以田鸡补旱涝,可谓历史悠久。
这一天可以把荠菜花放在灶上,可驱虫蚁,家里儿有女的都会戴荠菜花,以祈清目,故荠菜花亦称明眼花。民间也有戴荠菜花之会,称为野菜会。
北京东便门内大桥南端有蟠桃宫,为北京著名庙会之一,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到初三开放三天,热闹非凡。三月三是清朝春天最盛的一个庙会,那时候北京护城河里的水很多,可通船,所以游人多从崇文、朝阳两门乘坐小船前往,沿岸杨柳抽丝尽收眼底,往蟠桃宫诚心诚意烧香不多,而逛的游人多。天津的风俗是去卞庄子的福寿宫烧香,女人们的梳头、裹脚也是在此日实行,花场会在这天栽种花木。
虽然三月三不见得在清明,但剧中往往把清明加入了三月三,比如《打侄上坟》中,陈员外与夫人上坟时,有段原版“三月三正清明,家家户户上坟茔”,讲述的就是三月三清明节上坟的事。

除此之外还有《艳阳楼》也是讲述蟠桃会的故事,故事大概就是高俅之子高登仗势横行南阳,清明日赴蟠桃宫的蟠桃会游玩,掠走了前来上坟的徐世英之妹徐佩珠,囚于艳阳楼上,徐世英在追赶途中,遇到前来蟠桃宫游玩的花逢春、秦仁、呼延豹,三人拔刀相助,徐佩珠被同众仙赴蟠桃盛会的金刀圣母救走,花逢春等人合力将高登打死。其中花逢春、高登等多次提到蟠桃宫、三月三蟠桃会,徐母命兄妹二人出门,也是清明上坟。

京剧中有单独三月三的应景戏,就是《蟠桃会》,西王母大宴群仙,嫦娥和八仙都来庆寿,宴会之后,返回途中,因过海,韩湘子的花篮被猪婆龙抢去,于是吕洞宾请来二郎神拿住猪婆龙,夺回花篮。这个故事出自小说《四游记》的东游记,明代教坊人所编制的戏曲。

后来武旦根据这个故事,又加工改编了一出《蟠桃会》,也是从八仙赴瑶池参加蟠桃会开始,散会后,八仙各擎法宝航海漂行,韩湘子落在后面,正在手托花篮航海之际,不经意间被龙女瞥见,因爱韩湘子的花篮,遂将韩湘子摄入水晶宫中,故此戏又名《水晶宫》,吕洞宾急招天兵天将,与龙女大战,龙女不敌,将韩湘子放出,其花篮也得归还。《蟠桃会》最精彩的是阎岚秋(九阵风)饰演龙女潇洒之至,并有传家的技巧,不是一般的武旦。九阵风之后,以朱桂芳、宋德珠、李金鸿最有名。
实际上还有一出失传的《蟠桃会》,东方朔家贫,常因缺粮与妻争闹,想找朋友借贷,又莫不可免,得知王母在瑶池摆宴款待众仙,东方朔即去西天,支开管桃园的人,偷吃一颗蟠桃,不料被监守神发现,捆至王母处,东方朔以其滑稽之态百般狡辩,王母很高兴,不加其罪,反而设宴款待,东方朔赐别王母而回。这个戏也叫《东方朔偷桃》《瑶池会》,早已不见舞台,该剧是《吟凤阁传奇》中一折,题名为《偷桃捉住东方朔》。
除此之外,还有《神仙世界》,群仙正庆蟠桃会,忽然铁拐李嘲笑二郎神的妹妹与人私通,于是,二郎神下界,把三圣母封锁在华山内,后来三圣母之子劈山救母。
1939年郎舅之争最激烈的时,6月25日李万春在哈尔滨的中央大舞台演出《神仙世界》《宝莲灯》《劈山救母》,包括《芒砀山》《大蟒山》《送红灯》《红闱考》《蟠桃会》《天台山》《沉香亭》《蓟州堂》《宝莲灯》《清水池》《二郎庙》等情节,全剧长达二十刻,李万春前饰刘彦昌,老生应工,跑雨时有持伞跌扑的动作,这个动作相当难,后来李瀚祥曾拍摄《野猪林》选场,录下了这个高难动作,并截取片段放在了《艺样万春》的纪录片里,使我们有幸能见到这个绝技。
李万春同时饰演全部沉香,前文后武,各种充分妙点,与毛庆来饰演的二郎神有数场新型开打。
还有一出是与蟠桃会有关的猴戏,就是《安天会》。王母娘娘办生日宴,大宴群仙,群仙各献敬意,好不热闹,唯独没请孙悟空赴蟠桃会,于是把御花园蟠桃吃尽,又大闹瑶池,玉帝没办法,只能派天神下地捉妖。
这是一出昆曲剧目,也叫《偷桃盗丹》,又叫《闹天宫》,前面的偷桃,后面的对打,都非常精彩,杨月楼杨小楼父子均以此成名,陶显庭的天王,郝振基的猴王也是绝响,他们之后尤以李万春颇有其神韵。

135

三月三不只是蟠桃会,民间还有花田会,所谓花田,顾名思义就是种花的良田,引深就是花市的意思。每年春暖花开,人们都会走出家门赏花玩景,领略大自然的独特魅力,因此也有了一出《花田错》。
《花田错》最早为梆子的剧目,只演到周通抢亲,荀慧生又根据《水浒传》的故事,增加了鲁智深大闹桃花村的情节,取名《花田八错》,又叫《桃花村》,旧本比较拖沓,解放后又进行了加工整理,使之更完整合理,成为荀派的代表作,留下的资料也多,就不多说了。
最后说一出《麻姑献寿》,也发生在王母宴请各路仙人的蟠桃会,百花、牡丹、芍药、海棠四仙子,邀请麻姑同赴瑶池赴会。麻姑献酒,王母命麻姑向众仙歌舞行酒,又命玉女向园中摘取蟠桃,各赐一枚,尽欢而散。这出戏是梅兰芳编演的剧目,除去部分唱段外,已鲜见舞台。
忽然想到,很多前辈艺人都已作古,三月三王母寿辰日,会不会安排演一天的大戏呢?可以先由厉慧良《艳阳楼》开场,然后叶盛章《瑶池会》阎岚秋《蟠桃会》李万春《偷桃盗丹》杨小楼《安天会》荀慧生童芷苓《花田错》郝寿臣《桃花村》,压轴是马连良姜妙香李多奎马富禄《打侄上坟》,大轴是梅兰芳《麻姑献寿》,此曲也只应天上有。

精 彩 回 顾

梨园拾趣 之 形形色色冬赈戏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元旦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腊八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打春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祭灶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年关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封箱封台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新春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开台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上元节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闹花灯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龙抬头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寒食清明

(0)

相关推荐

  • 上巳节,古人的“诗词大会”

    今日是农历三月初三,在古代被称为上巳节,每到这一天,人们纷纷来到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被称为祓禊,也叫春浴日.文人墨客们更是邀约曲水流觞.赏景赋诗,魏晋王羲之作<兰亭集序>,记 ...

  • 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人间也有?来看芮城蟠桃古会!

    说起来蟠桃,你最先能想起什么? 是孙膑给母亲返老还童的神果?是孙猴子大闹王母蟠桃会?是<神异经>里让人心驰神往让人延年益寿的果子? 还是祝寿用的面团捏出的面塑?或者只是一种桃属的普通桃子? ...

  • 封神演义:7位神仙曾去过王母蟠桃宴,2位身份特殊,1位意料不到

    封神演义中,有7位神仙去过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他们为何有这种殊荣? 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历来在民间津津乐道. 蟠桃宴来自王母娘娘诞辰,每年都会举办一次.但这里指的应该是天上的一年,所谓天上一天地上一年, ...

  • 【阅读依美悦读丨散文】依美《又是一年三月三》

    [阅读悦读·散文]依美<野有蔓草,我有你> 文/依美 [作者简介]依美,出生河北,现居河南郑州.九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多次获国内现代诗歌奖.作品散见<诗选刊><诗潮> ...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祀神

    每年阴历的三月十八日,是戏曲界恭祝祖师爷的日子,各戏园子歇工祭神.梨园行所供的祖师爷,一般被称为老郎神,究竟老郎神是谁?有说是优孟,有说是唐明皇,也有说是二郎神,还有说是唐莊宗,即使梨园界的前辈们,也 ...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寒食清明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寒食清明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端午

    时光荏苒,转瞬又到了端阳节.北平旧俗最重视年节,被看做是一年中最快乐的事,正月.五月.八月三节最为注重.人们都会放假休息,市面也很繁华. 五月节称为端阳节,这个节的名字很多,据<荆楚岁时记> ...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祭关圣

    阴历五月十一是关圣帝君圣诞,北京正阳门外关帝庙,由各界善士,在五月十一就开始庆祝,这种祭祀形式,已有上百年历史,在清初为五月十一.十二两日,除民间庆祝外,各公署也会庆祝,这天各公署会放假一天,禁止梨园 ...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龙抬头

    灯节之后的习俗就是"雍和宫打鬼". 打鬼为蒙古旧俗,所以只有京都的喇嘛庙有,一般是正月二十三演鬼,二十四.二十五正式打鬼,当时北京有黄寺.黑寺和雍和宫三座喇嘛寺,也只有雍和宫是正月 ...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闹花灯

    上元节为农历新年的最后一个节,不仅民间重视,就是梨园行也是相当重视的,清时,各茶馆为应节,于节前就已经约请好五城子弟票友来场消遣皮黄大鼓,所唱之曲也是多偏重于元宵节. 而各戏院也是争演应节戏,一般戏班 ...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上元节

    上元节又称灯节,也称元宵节,还叫元夕节,其意味正月十五为新年以来第一个月圆,故称元宵,所以都很重视.元宵节始于何时,没有明文记载,但<太平御览>所载<史记·乐书>曰:" ...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开台

    旧时戏班新年前封箱封台,然后就都回家过年了,戏班恢复演戏一般是正月初一,演出之前要先开台,开台也有一定的规矩程式的.       最早的开台前,按旧例还有净台,并唱净台咒"罗里达" ...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新春

    按照旧俗腊月二十三祭灶称为小年下,除夕被称为大年下,现在似乎都不这么称了,有时也会听到老人们会说大年下的,应该泛指春节了. 旧俗除夕这天不拘昼夜,京津称除夕为三十儿晚晌,<燕京岁时记>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