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丑角的艺术魅力
京剧丑角在戏剧中,可喻为肴馔中的“作料儿”。就京剧丑角的艺术特色而言,就是插科打诨,亦庄亦谐,幽默滑稽、自然成趣。丑角演员在舞台上以唱、念、做、打等多种艺术手段,展示出与其他行当截然不同的神情、韵味、风格和风采。
首先,丑角有其独特的唱腔。丑角唱法与老生唱法有着相同之处,又有着质的区别。两者除了腔调及吐字、归韵的“尺寸”、“力度”、“劲头儿”有所不同外,风格、技巧等方面也不尽相同。老生的演唱讲究韵味醇厚,苍劲挺拔,高亢激昂、荡气回肠。而丑角在演唱的技巧上,则着重于唱腔的起承转合,勾、挑、滑、抹,谐趣花俏,声情并茂。
京剧丑行有“丑角三大士”,即萧长华、郭春山、慈瑞泉三位前贤。我是一名京剧丑角演员,说来还是郭春山的再传弟子。我的恩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和元,虽师承郭春山先生,但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同时追求并汲取萧长华“萧派”艺术的风格与特点。因此,我有幸得到恩师“萧派”与“郭派”艺术的真传,在唱腔的字、声、韵、味等诸多方面也受益匪浅,并用于长期的舞台实践中。
演唱时,我力求做到严格按照字音韵律的起向,重字、重味、重韵、重情、毫不含糊。特别是在唱腔细微之处的处理上,注重唱腔的艺术风格与人物的心理特性相吻合,运用挑、滑、勾、抹、收、放等多种演唱技巧,使唱腔极富韵味且华彩非凡。如京剧《审头刺汤》是汤勤的“金乌坠玉兔升满天星斗”一段二黄原板,我做到认真把握吐字、行腔、行韵的每一个环节。其中的“坠”字、“升”字、“斗”字等诸多字的演唱,我均着意地突出了软硬“擞儿”结合,轻重音儿有致,挑、滑、勾、抹、收、放音并用的演唱技巧,使唱腔极富跳跃性与谐趣性。从而,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剧中人汤勤因阴谋得逞而引发的“不由得汤表备我喜在心头”得意忘形之心境。
其次,说说丑角念白的艺术特色。戏班儿有句话“千斤话四两唱”,这对丑角来说恐怕最为合适。念白是丑角最重要的基本功。丑角的念白有京白、韵白、京韵白和方言白之分,与其他行当的念白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丑角念白的艺术特色,在于清新明快,爽脆响堂,“喷口儿”有力,“贯口儿”流畅。此外,“擞板儿”也是京剧丑角演员常用的一种独特的念白方式。京剧丑角的“擞板儿”,是由鼓板来伴奏,有着固定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丑角的“擞板儿”能使观众直接、便捷、准确无误地,从演员嘴里获得有关人物及剧情发展的相关信息,同时也使观众在听觉上获得一份韵律俏美的艺术享受。
再谈丑角表演的艺术特色。丑角表演的特点,除了程式化的身段动作外,主要还感动巧妙地运用手、眼、身、步等艺术手段,准确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以突现人物性格。丑角在舞台上,以双腿弯曲为站姿。文丑双腿稍曲,根据所塑造的不同人物,来决定双腿弯曲的程度;如《群英会》中的方巾丑蒋干,在见周瑜一场时,双腿弯曲的幅度就要大得多,以增添人物的形神气韵与儒雅风度。武丑的站姿多为“子午式”,前腿稍曲即可。另有表现人物天生矮小则用蹲姿,也叫“矮子”,并以蹲式行走,又称“走矮子”。如京剧中的武大郎、王英等角色。丑角的身段招式,如“山膀”、“云手”、“亮相”等诸多程式化舞台动作的幅度与样式,均以小巧伶俐且精俏帅美而见长。丑角的面目表情,惯以眼、鼻、口、颊的有机配合,加之头、颈、身、手、足的协调一致,艺术性地塑造出性格各异,栩栩如生的舞台人物形象。
丑角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步、精、气、神、韵,均为主要的表演技巧。所有技巧的合理运用,对准确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则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掌握前贤流派风格的前提下,结合人物的性格而活用技巧则是塑造人物的关键所在。这一点我深有感触。在长期的舞台生涯中,我成功地塑造《群英会》“蒋干”、《法门寺》“贾桂”、《女起解》“崇公道”、《望江亭》“杨衙内”、《秋江》“艄翁”、《铁弓缘》“陈母”等诸多的舞台艺术形象。特别是1988年,锦州市京剧团晋京演出,我在《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一剧中饰演“穆瓜”,受到了广大观众乃至京城艺术专家的赞赏。首都戏剧界权威人士、著名戏剧评论家、全国戏剧梅花奖资深评委苏明慈先生如是说:“我看了锦州京剧团演出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这个(饰演)穆瓜的演员,在北京这么一个大地方,看了这么多的丑儿,也包括咱们已经列入名丑之列的一些同志,我就觉得没有他的那个气度那么大。他是一个'大丑’,是一个很端庄的那么一个丑,要说流派是'萧派’式的那种丑角,其实'穆瓜’按说是可以演得比较油的那么一个角色,但我觉得他庄谐之间掌握的分寸是比较好的。”
作者:黄宪光
文章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