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详细,高血压病的中医药治疗(含中成药),为自己和家人收藏
高血压病,中医典籍中常以“眩晕”、“头痛”、“中风”等病论述,其中以“眩晕” 论述最多。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素问·五脏生成篇》:“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 “上气不足”则发眩晕。
《灵枢·海论》篇有“髓海不足”之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 等,认为是因虚致病。
汉代张仲景在对眩晕病因病理的认识及辨证施治上,在《内径》基础上进行了发挥,他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所载方剂小半夏加茯苓汤、泽泻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为临床治疗高血压病痰浊中阻证、脾虚湿阻证、脾肾阳虚证所常用。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依据,开了“因痰致眩”及其治疗的先河。
元代朱丹溪主要倡导痰火致眩学说。《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不作眩”的提法。曰:“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湿痰者,多宜二陈汤。又或七情郁而生痰动火,随气上厥,此七情致虚而眩运也。”除了痰火以外,丹溪亦阐述了淫欲过度,吐衄崩漏等因虚致眩的机理。
(长按图片3秒,识别进群)
病因病机
高血压病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病理生理过程,不是单一因素,而是由素体、精神、饮食、七情、劳欲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所致。体质的阴阳偏盛或偏衰,禀赋不足,脏腑亏损等为发病的内因,高度精神紧张、劳倦过度或强烈精神刺激等是发病的常见因素。恣食肥甘或烟酒过量或嗜食咸味而聚湿生痰,助阳化火又是不可忽视的促发因素。
高血压病的基本病因病机为本虚标实。
虚:肝肾阴虚,水不涵木;
心脾两虚,气血不充;
肾精不足,髓海失荣。
实:肝阳上亢,阳化风动,气血上充;
痰浊中阻, 阻塞脉道,上蒙清窍;
瘀血内生,涩滞血脉,遏伤脏腑。
总之,高血压病病位以肝、肾、心、脾为重点,其中又以肝肾为主。
病变初期,常表现为肝阳上亢,心神不宁 ,以实证为主的症状。如:头晕,头痛,失眠等,或症状缺如,而仅以血压升高为表现。
病变中期,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常表现为肝肾阴虚或肝阳上亢,或阴虚阳亢、或痰瘀痹阻。以本虚标实为主。症状为眩晕、头痛、心悸、气短、项强、肢麻等。
病变晚期,常表现错综复杂,阴阳气血俱虚,风火痰瘀作祟,以本虚或本虚标实为主。症状为眩晕、头痛、健忘、痴呆,甚至昏迷,心悸气短,胸闷胸痛,下肢浮肿,半身不遂等。
一、七情内伤
因肝“在志为怒”,疏泄气机,主生发条达。怒则气上,而血随气逆,上冲于脑,发为眩晕头痛。谢观云:“怒则伤肝,肝气不顺,上冲于脑,令人头痛。”甚则“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二、饮食不节
人体的精神气血都有五味所资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若嗜食肥甘厚味,过度饮酒,则易伤脾聚湿,生痰蕴热,酿成痰热之患。痰蒙清窍或痰热生风,发为眩晕或中风。元·朱丹溪指出:“头风之病,多见于嗜酒之人。”
三、疲劳过度
疲劳过度包括体力过劳和脑力过劳,而后者又是引起高血压病的主要因素。因心主血藏神,乃君主之官,统领人的一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若精神紧张,思虑过度,首先会伤耗心之阴血,进一步导致心阴虚心火旺,内扰心神。若房室不节,色欲伤肾,导致肾精损耗太过,精虚则阴虚,阴虚则阳浮,形成本虚标实之候。临床上高血压病多发生于四十岁以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此时本已向衰,若不知保养而房室太过,则必加速阴液亏耗。
四、久坐少动
生命在于运动,人体每天需要适当的活动,气血才能流畅,脾胃得健,耳聪目明,精力充沛,才能延年益寿。若久坐少动,过度安逸,易使人体气血不畅,脾胃功能减弱,久之则神疲力竭,气血运行不畅,易罹患疾病。同时久坐少动,又嗜食肥甘,体内多余热量不能充分利用,则易化痰生湿,壅阻气机,表现为体质肥胖,动则气短,头昏脑胀。《素问·宣明五气论》指出:“久卧伤气”。
五、年龄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时年龄是一个很重要的不可变因素。年过半百或步入老年时期,“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 ,“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如不注意合理调养,“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极易使肝肾亏虚,精血衰少,阴虚而阳亢,水少而火炽,变生痰、火、瘀、虚的复杂症候,易患眩晕头痛、胸痹心痛、中风偏瘫等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高血压病因痰所致,应注意
①辨部位:明确痰浊停聚的部位,是阻于中焦,滞于经络,还是蒙蔽清窍。
②明虚实:知痰之所发,缘于虚损,失于运化,抑或湿邪直中,停聚成痰。
③分寒热:痰之所病,依其素体盛衰,阴阳从化,或湿痰为患,治以温药和之,佐以健脾和胃;或痰热作祟,治以化痰清热,佐以熄风泻火。
对于高血压病因瘀所致,应注意:
①辨瘀滞病位:知其或在头,或在心,或在经,或在络,以利审证求因。
②辨病性寒热:知其血瘀成因或因寒或因热,以利辨证施治。
③辨虚实偏盛:知其或因正虚致瘀,或因邪实阻滞,以利补泻适中。
通过调畅血行,活血通络,祛除瘀滞,使血行气畅,改善重要靶器官血液供应失衡,最终达到血压下降、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辨证分型方法
在辨证分型上,一般采用八纲辨证分型、脏腑辨证分型以及综合分型。
临床常用的辨证论治
在临床治疗时,如果只管降压不管其他,反而会加剧血压升高而不降,贵在从病人整体出发,注重脏腑间生克制化规律,通过调整全身的机能活动,促进心、脑、肾等脏器病理改变的恢复,机体气机升降、阴阳调节趋于平衡,血压也就自然而然地下降。下面介绍几种临床常用的辨证论治。
一、肝阳上亢
症状:面部潮红,烘热,头晕,头痛,项强,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此法能够平熄肝阳,潜降肝火,缓解高血压病的交感神经兴奋症候。
方药:天麻钩藤饮或龙胆泻肝汤。常用药物:天麻,白蒺藜,菊花,钩藤,石决明,白芍,羚羊角,代赭石。
二、肝肾阴虚
症状:头晕目眩,腰酸耳鸣,遗精,咽干,五心烦热,面红目赤,口渴欲饮,失眠多梦,舌红降,脉弦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或一贯煎。常用药物:生地,知母,山萸肉,杜仲,枸杞子,丹皮,北沙参,川楝子。
三、痰湿阻络
症状:胸闷,恶心,肢体沉重,肌肤麻木不仁,头晕,目眩或头重如裹,倦怠多梦,纳呆,舌淡胖,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治法:平肝化痰,祛湿通络。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或茯苓杏仁甘草汤。常用药物:白蒺藜,天麻,钩藤,半夏,白术,泽泻,瓜萎皮,车前子,丹参。烦热呕恶,胸闷,苔黄,脉弦滑加天竺黄,黄连;身重麻木加胆南星,僵蚕;纳呆加焦三仙或鸡内金等。
四、气虚血瘀
症状:头晕头痛,神疲乏力,失眠健忘,胸闷气短,面色暗,舌质淡暗或紫暗,边有齿痕或有瘀斑,苔白,脉弦细。
治法:益气活血,佐以平肝疏络。此型病人的治疗应在活血化瘀的同时更应注意治气。因为治瘀之基础应再调气,化瘀之根本应在益气,其气虚又以心、脾气虚为主。因此补气常重用黄芪。
方药:补阳还五汤或血府逐瘀汤。常用药物:生黄芪,太子参,党参,川芎,丹参,益母草,泽兰,鸡血藤。
五、心肾不交
症状:眩晕头痛,心烦不寐,耳鸣健忘,腰酸梦遗,口干,舌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方药:黄连阿胶汤或交泰九。常用药物:北沙参,麦冬,龟板,白芍,山萸肉,白蒺藜,珍珠母,灵磁石,生龙牡,石决明。阴虚明显加天冬,玉竹,鳖甲等。
六、阴阳两虚
症状:头晕目眩,心悸少寐,胃寒怕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面浮肢肿,大便溏薄,小便清长。
治法:滋养肝肾,温补肾阳。
方药:大补元煎或济生肾气丸或金匮肾气丸。常用药物:生地,山药,枸杞子,杜仲,山萸肉,制附片,鹿角胶。
(长按图片3秒,识别进群)
常用降压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一、安宫牛黄丸:
组成:牛黄、水牛角、天麻、郁金、冰片等。
功效:清心凉肝,熄风潜阳,平肝降压,安宫定惊。用于心脑郁热,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心悸不宁,咽干夜渴,肝阳上亢,头痛项强,身热面赤,眩晕欲呕。主要用于高血压、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
二、复方杜仲片:
组成:杜仲、夏枯草、钩藤、益母草等。
功效:清肝降压。主治肝阳上亢见有热象的高血压病,头晕、头痛、心烦、耳鸣等。
三、复方钩蜜片(复方钩蜜降压片)
组成:钩藤碱、蜜环菌、夏枯草、菊花、山楂、桑寄生、首乌、女贞子、石决明、向日葵盘、牛膝、黄精、酸枣仁、葛根。
功效:滋补肾阴,平肝潜阳,息风定惊。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头目眩晕等症。
四、降压冲剂:
组成:臭梧桐根、罗布麻、钩藤、野菊花、吴茱萸、槐米。
功效:平肝潜阳,降血压。
五、降压袋泡茶:
组成:夏枯草、茺蔚子、决明子、黄芩、钩藤、茶叶。
功效:清肝凉血,降压。主治肝热,肝火上炎所致的高血压病。
六、局方牛黄清心丸:
组成:当归、川芎、甘草、山药、杏仁、大枣、白术、柴胡、阿胶、干姜、白芍、人参、神曲、肉桂、麦冬、蒲黄、黄芩、大豆黄卷、牛黄、麝香、冰片、羚羊角、朱砂、雄黄、桔梗、茯苓、防风等。
功效:清心化痰,镇惊祛风。用于痰、热、风所致之高血压。
七、龙胆泻肝丸:
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
功效:清肝热,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之高血压。
八、脉君安:
组成:葛根、钩藤等。
功效:平肝熄风,解痉止痛,降血压。用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高血压。
九、脑得生:
组成:三七、川芎、山楂、葛根、红花。
功效:醒脑开窍,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用于痰瘀互阻之高血压。
十、脑立清丸:
组成:磁石、赭石、珍珠母、清半夏、酒曲(炒)、牛膝、薄荷脑、冰片、猪胆汁(或猪胆膏、猪胆粉)。
功效:平肝潜阳,醒脑安神。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心烦难寐及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
十一、牛黄降压丸:
组成:牛黄、羚羊角、珍珠、冰片、郁金、黄芪、白芍、水牛角粉、雄黄、党参、草决明等。
功效:清心化痰,镇静降压。用于肝火亢盛,头晕目眩,烦躁不安,痰火壅盛之高血压。
十二、清脑降压丸:
组成:夏枯草、黄芩、生地、决明子、磁石、钩藤、地龙、珍珠母、丹参、槐米、当归、牛膝、水蛭。
功效:清肝泻热,熄风潜阳,化瘀生新。用于肝阴不足,肝阳偏亢,风邪内生,血压偏高所致的病证。
十三、全天麻胶囊:
组成:天麻。
功效:平肝熄风止痉。用于肝风内动之高血压。
十四、松龄血脉康胶囊:
组成:葛根、珍珠层粉等。
功效:平肝潜阳,镇心安神,活血化瘀。用于肝阳上亢或阴虚阳亢,气滞血瘀等证所致的头痛、眩晕、心悸失眠、颈项强痛、口苦口干、耳鸣健忘、中风等证。
十五、天麻定眩片:
组成:天麻、野菊花、杜仲、杜仲叶、川芎。
功效:平肝熄风,补肾通络。
十六、天麻钩藤冲剂:
组成:天麻、钩藤、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用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高血压。
十七、心可舒片:
组成:山楂、丹参、葛根、三七、木香。
功效:活血散瘀,舒心降压,扩张血管,降低胆固醇。用于冠脉供血不足,心功能不全引起的高血压、冠心病。
十八、愈风宁心片:
组成:葛根。
功效:解痉止痛,活血通脉。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疼痛等症。
本文作者: 刘宗莲